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椅具坐部的调整装置,主要是利用摆动其操作件,而能调整移动架,使椅具坐部达到调整效能,当实施往上摆动操作件时,其操作件的卡止部是离开固定架的齿槽,当移动架到达欲固定调整位置,即放开操作件,而使操作件的卡止部二切面能顺利卡入于齿槽内定位,使移动架能调整定位于固定架,不但省力且又达到有效的定位功效,使能达到椅具坐部前后调整的使用效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具坐部的调整装置,主要是利用摆动操作件, 使操作件的卡止部能离开固定架的齿槽,以及当固定调整时,操作 件的卡止部二切面能顺利卡入于齿槽内定位,使能达到稳定控制摆动以及 达到较佳椅具坐部调整的使用效能。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6说明所示,为公知椅具的坐部活动调整装置的外观图, 其包括一移动架40、 一固定架50、及一操作机构60,其中,移动架40 与固定架50是以套合方式配置,该固定架50被固定在椅脚的一预定位置 不动,移动架40是供椅具的坐部底面结合,其与固定架50之间构成配合 关系使相对于固定架50可以进行轴向位置的改变,并通过操作机构60 的驱动使移动架40与固定架50之间构成干涉而定位;其中,该移动架 40至少具有两相对侧边并分别构成一框槽41用以对应固定架50,且其中 一框槽41上设有一供操作机构60介入的操作孔;该固定架50至少具有 两相对侧缘为前述移动架40的框槽41所包含,且其中一侧具有以多数齿 部构成间隔的多数齿槽;该操作机构60至少具有一作用端及一操作端, 其被依附在前述移动架40设有操作孔的框槽41外侧,该作用端的端部构成一斜切面伸入操作孔且落于固定架40其中一齿槽41,并在操作机构60 与移动架40之间以一扭簧70构成连结,使该作用端的斜切面抵住齿槽的 底部,然而,公知的椅具的坐部活动调整装置,是利用扭簧产生的扭力抵 住齿槽底面达到固定架与移动架的紧实结合关系,当扭簧在长时间未使用 之下,则容易产生卡污或生锈而导致操作件无法扭转的问题,并丧失其扭 力效果,容易导致无法提供椅具的坐部调整,为其缺点。所以,本技术人有感于常用椅具坐部调整结构于使用时所衍生 的种种缺点,本技术人经观察其缺失,经过多次试作及实验,并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利用摆动操作件的原理达到一种椅具坐部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椅具坐部调整装置,利用摆动操作件 来调整移动架,以克服公知椅具坐部调整结构于使用时,当扭簧在长时间 未使用之下,则容易产生卡污或生锈而导致操作件无法扭转,无法提供扭 力进行操作的缺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手段是一种椅具坐部的调整装置,其是设置于椅具坐部的下方,主要是由一移动架、 一固定架、 一操作装置结合而成,其中移动架的两侧端形成有一匸形槽,匸形槽的一侧前方底部供组设一n型座,n型座端部下方设有 螺孔供螺丝锁设于移动架的匸形槽前方底部螺孔位置,该匸形槽是提供穿 入设置一固定架;该固定架两侧形成有多数齿槽;又,移动架的一侧设置有一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是具有一操作件,操作件一端设有一杆件,杆件尾端设有一卡止部,该卡止部延伸端形成有 一导切面其另一侧亦形成有一斜切面,杆件上设有至少一相对应的剖槽, 其中一剖槽设有孔位,且杆件后段下方设有一孔槽并于内部设有一导柱;再者,该操作装置设置于移动架的一侧边时,其移动架的预定位置 设有一螺孔固定座,于螺孔固定座后方设有一卡孔使操作件的卡止部能卡 设其中,而操作装置是以螺固组件穿入杆件的孔位以及锁设于移动架的螺孔固定座,并使其杆件的剖槽能稳定卡设于在n型座内部空间,并又于移动架c形槽顶部的预定位置设有一限位孔是配合一n形座的一端卡部组设,并在C形座内侧底部设有一凸部是提供固定一弹簧的一端部,而弹簧 的另端能固定于杆件的孔槽的导柱,又于匸形槽底部设有一螺孔底座,以及c:形座另端设有孔位是供螺丝锁设于匚形槽的螺孔底座;通过此,当欲调整椅具坐部位置时,可摆动操作件使移动架能动作 调整,并利用操作件的卡止部二切面能顺利卡入于齿槽内定位,使移动架 能调整定位于固定架,使达到椅具坐部调整装置的较佳使用型态。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技术的一种椅具坐部的调整装置,当使用者欲将椅具坐部调 整适当位置时,往上摆动操作件,其操作件的卡止部是离开固定架的齿 槽内,当移动架到达欲固定调整位置时,即放开操作件,而使操作件的卡 止部能限位于固定架的齿槽内,使能达到椅具坐部调整的使用效能,其是 利用摆动操作件的原理,不但省力且又达到有效的定位功效,亦可改善公 知椅具坐部调整结构其扭簧在长时间未使用之下,则容易产生卡污或生锈 而导致操作件无法扭转的问题,导致实用性不佳的现象。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的移动架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外观图-, 图4一1:是第4图的卡止部局部剖视图; 图4一2:是第4图的卡止部另一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公知的立体外观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技术:移动架——10螺孔--------m卡孔--------113螺孔--------121螺孔固定座-13螺固组件-一-15卡部--------161螺丝--------163弹簧--------165匸形槽----—11限位孔--一—112n型座——--12螺丝------—122螺孔底座一—14匸形座--一—16孔位———162凸部------—164固定架---—20齿槽-------21操作件-----31剖槽-------321孔槽-------323卡止部-----33导切面-----331操作装置一-30杆件-------32孔位-------322导柱-------324斜切面-----332公知移动架-----40固定架——50 扭簧-------70框槽-------41操作机构一-60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 2所示说明,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 图, 一种椅具坐部的调整装置,其是设置于椅具坐部的下方,主要是由一 移动架10 、 一固定架20、 一操作装置30结合而成,其中,移动架10 的两侧端形成有一匸形槽11,匸形槽11的一侧前方底部供组设一n型座 12, n型座12端部下方设有螺孔121供螺丝122锁设于移动架10的匸形 槽11前方底部螺孔111位置,该匸形槽11是提供穿入设置一固定架20; 该固定架20两侧形成有复数齿槽21;又,移动架10的一侧设置有一操 作装置30,该操作装置30是具有一操作件31,操作件31—端设有一杆 件32,杆件32尾端设有一卡止部33,该卡止部33延伸端形成有一导切面331其另一侧亦形成有一斜切面332,杆件32上设有至少一相对应的 剖槽321,其中一剖槽设有孔位322,且杆件32后段下方设有一孔槽323 并于内部设有一导柱324,再者,该操作装置30设置于移动架10的一侧 边时,其移动架10的预定位置设有一螺孔固定座13,于螺孔固定座13 后方设有一卡孔113使操作件31的卡止部33能卡设其中,而操作装置 30是以螺固组件15穿入杆件32的孔位322配合锁设于移动架10的螺孔 固定座13,并使其杆件32的剖槽321能稳定卡设于在n型座12内部空 间,并又于移动架10匸形槽11顶部的预定位置设有一限位孔112是配合 一匸形座16的一端卡部161组设,并在匸形座16内侧底部设有一凸部 164是提供固定一弹簧165的一端部,而弹簧165的另端能固定于杆件32 的孔槽323导柱324,又于匸形槽11底部设有一螺孔底座14,以及匸形 座16另端设有孔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具坐部的调整装置,其是设置于椅具坐部的下方,是由一移动架、一固定架、一操作装置结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移动架的两侧端形成有一ㄈ形槽,ㄈ形槽的一侧前方底部供组设一ㄇ型座,ㄇ型座端部下方设有螺孔供螺丝锁设于移动架的ㄈ形槽前方底部螺孔位置,该ㄈ形槽提供穿入设置一固定架;该固定架两侧形成有多数齿槽; 又,移动架的一侧设置有一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具有一操作件,操作件一端设有一杆件,杆件尾端设有一卡止部,该卡止部延伸端形成有一导切面其另一侧亦形成有一斜切面,杆件上设有至少一相对应的剖槽,其中一剖槽设有孔位,且杆件后段下方设有一孔槽并于内部设有一导柱; 再者,该操作装置设置于移动架的一侧边时,其移动架的预定位置设有一螺孔固定座,于螺孔固定座后方设有一卡孔使操作件的卡止部能卡设其中,而操作装置以螺固组件穿入杆件的孔位以及锁设于移动架的螺孔固定座,并使其杆件的剖槽能稳定卡设于在ㄇ型座内部空间,并又于移动架ㄈ形槽顶部的预定位置设有一限位孔配合一ㄈ形座的一端卡部组设,并在ㄈ形座内侧底部设有一凸部提供固定一弹簧的一端部,而弹簧的另端能固定于杆件的孔槽的导柱,又于ㄈ形槽底部设有一螺孔底座,以及ㄈ形座另端设有孔位供螺丝锁设于ㄈ形槽的螺孔底座; 通过此,当欲调整椅具坐部位置时,摆动操作件使移动架能动作调整,并利用操作件的卡止部二切面能顺利卡入于齿槽内定位,使移动架能调整定位于固定架,使达到椅具坐部调整装置的较佳使用型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连,
申请(专利权)人:益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