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4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调整定位装置,其包含有:一操作钮、一连接件、一弹簧及一插销,其中操作钮内面中空,以在其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具容置槽的中空柱体,该容置槽并呈连续的齿状,使每一齿槽间均能成为一凸出的抵止块,而容置槽底端则再开设有一锁结孔,连接件为一中空管体,其中空部两端是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外方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则形成有与容置槽呈相配合形状的组立部,让连接件可以滑动式的形态组设在容置槽内,及该组立部的每一齿槽间均形成为一凸出的挡止块,每一挡止块端面偏同一侧处则均再设有一适深的缺口,插销一端为具有导弧面的插置部,另端则设呈锁结柱。(*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整定位装置」,尤指其是应用在座椅或桌子 上,让椅背、椅座或桌面的使用高度,能随着使用者的喜好而自行调整。
技术介绍
如图8及图9所示,是为目前公知常见的调整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 70包含有 一操作钮71、 一连接件72、 一弹簧73及一插销74,其中, 操作钮71内面中空,以在其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具容置槽711的中空柱体, 该容置槽711并呈六边形,底端则开设有一锁结孔712,连接件72为一中 空管体,其中空部两端是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 721与第二开口 722,且该 第一开口 721的直径是大于第二开口 722的直径,而弹簧73的径向宽度 则介于第一开口 721与第二开口 722的直径间,使弹簧73可从第一开口 721置入,而抵止在第二开口 722的内面上,又连接件72外方一端是设置 有外螺纹723,另一端则形成有与容置槽711呈相配合形状的组立部724, 使连接件72可以滑动式的形态组设在容置槽711内,插销74—端为具有 导弧面的插置部741,另端则设呈锁结柱742,且该锁结柱742的径向宽 度是小于第二开口 722的直径,而插置部741则小于第一开口 721但大于弹簧73,使当插销74以锁结柱742穿过弹簧73,并与锁结孔712相螺锁 时,将能令弹簧73的另端抵止在该插置部741的内面上。通过上述结构,其定位装置70是配合一外套体80使用,外套体80 并枢套在主架管90的管壁外,让外套体80能在主架管90上自由滑移, 且该外套体80与主架管90的相对侧上是分别形成有一螺纹孔柱81与多 数的定位孔91,让定位装置70能利用连接件72的外螺纹723锁入于螺纹 孔柱81,而固定在外套体80上,其插销74的插置部741则能顺势插入于 定位孔91,而让外套体80连同其上的对象可通过定位装置70而限止于此 高度,又当该对象欲做调整时,是将操作钮71往外拉动如图IO所示,让 插销74能被带动而位移,其插置部741相对脱离出原本的定位孔91,再 将该拉动力持续保持,并上、下移动定位装置70及外套体80至想要的高 度后,即可放开操作钮71,让插销74能受到弹簧73弹性回复的推抵,而 再度卡入于另一定位孔91内,如此,即完成调整的动作;但,因为其调 整时,需一直施力将操作钮71往外拉,若不慎将操作钮71松开,则需要 重新拉动,故在使用的便利性上仍有改善的空间。所以,如何针对上述公知调整定位装置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 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调整定位装置,在使用上十分便利,以 克服公知调整定位装置,在调整时,需一直施力将操作钮往外拉,若不慎 将操作钮松开,则需要重新拉动的缺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调整定位装置,其包含有 一操作钮、 一连接件、 一弹簧及一插 销,其中,操作钮内面中空,以在其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具容置槽的中空柱 体,该容置槽并呈连续的齿状,使每一齿槽间均能成为一凸出的抵止块, 而容置槽底端则再开设有一锁结孔,连接件为一中空管体,其中空部两端 是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 ,且该第一开口的直径是大于第二开口 的直径,而弹簧的径向宽度则介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直径间,使弹簧 可从第一开口置入,而抵止在第二开口的内面上,又连接件外方一端是设 置有外螺纹,另一端则形成有与容置槽呈相配合形状的组立部,让连接件 可以滑动式的形态组设在容置槽内,及该组立部的每一齿槽间均形成为一 凸出的挡止块,每一挡止块端面偏同一侧处则均再设有一适深的缺口,插 销一端为具有导弧面的插置部,另端则设呈锁结柱,且该锁结柱的径向宽 度是小于第二开口的直径,而插置部则小于第一开口但大于弹簧,使当插 销以锁结柱穿过弹簧,并与锁结孔相螺锁时,将能令弹簧的另端抵止在该 插置部的内面上,通过此,以得到调整定位。本技术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技术提供调整定位装置,其利用抵止块与缺口的相互卡止,而 固定在挡止块上,将不需要在操作钮上一直施加拉动力,且当拉动的力量 移除时,亦不需要重新拉动,以达使用的较佳便利性。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4:是本技术的拉动状态图5:是本技术旋动操作钮的状态图6:是本技术操作钮与连接件相互卡止固定的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上、下移动的状态图8:是公知的立体组合图r :图9:是公知的立体分解图10:是公知的拉动状态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技术部份操作钮---一IO容置槽_一一一11抵止块---—12锁结孔_ —一一13连接件—— 一20第一开口一——21第二开口一一—22外螺纹一_—一23组立部---—24挡止块—一一一25缺口----—251衬块---一 —26弹簧----—30插销---一一40插置部---—41锁结柱—一——42外套体---一50螺纹孔柱—一_51主架管---一60定位孔—_一一61公知部份定位装置———70操作钮---一71容置槽一 ———711锁结孔---—712连接件一一——72第一开口一一一721第二开口 ———722外螺纹---—723组立部一一——724弹簧----—73插销---——74插置部---一741锁结柱一一——742外套体一 ———80螺纹孔柱———81主架管一一——90定位孔---一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首先,先请由图l及图2所示观之,其包含有 一操作钮IO、 一连接件20、 一弹簧30及一插销40,其中,操作钮10内面中空,以在其中间 位置处设有一具容置槽11的中空柱体,该容置槽11并呈连续的齿状,使 每一齿槽间均能成为一凸出的抵止块12,而容置槽11底端则再开设有一 锁结孔13,连接件20为一中空管体,其中空部两端是分别形成有第一开 口 21与第二开口 22,且该第一开口 21的直径是大于第二开口 22的直径, 而弹簧30的径向宽度则介于第一开口 21与第二开口 22的直径间,使弹 簧30可从第一开口 21置入,而抵止在第二开口 22的内面上,又连接件20外方一端是设置有外螺纹23,另一端则形成有与容置槽11呈相配合形状的组立部24,让连接件20可以滑动式的形态组设在容置槽11内,及该 组立部24的每一齿槽间均形成为一凸出的挡止块25,每一挡止块25端面 偏同一侧处则均再设有一适深的缺口 251,插销40 —端为具有导弧面的插 置部41,另端则设呈锁结柱42,且该锁结柱42的径向宽度是小于第二开 口22的直径,而插置部41则小于第一开口 21但大于弹簧30,使当插销 40以锁结柱42穿过弹簧30,并与锁结孔13相螺锁时,将能令弹簧30的 另端抵止在该插置部41的内面上。通过上述结构,其定位装置是配合一外套体50使用,外套体50并枢 套在主架管60的管壁外,让外套体50能在主架管60上自由滑移,且该 外套体50与主架管60的相对侧上是分别形成有一螺纹孔柱51与多数的 定位孔61 (请同时由图3所示观之),让定位装置能利用连接件20的外螺 纹23锁入于螺纹孔柱51,而固定在外套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定位装置,包含有:一操作钮、一连接件、一弹簧及一插销,其中,操作钮内面中空,以在其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具容置槽的中空柱体,容置槽底端则再开设有一锁结孔,连接件为一中空管体,其中空部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外方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端则形成有组立部,插销一端为插置部,另端则设呈锁结柱,其特征在于:    操作钮的容置槽设呈连续的齿状,使每一齿槽间均能成为一凸出的抵止块,连接件的组立部与容置槽呈相配合的形状,让连接件以滑动式的形态组设在容置槽内,且该组立部的每一齿槽间均形成为一凸出的挡止块,每一挡止块端面偏一同侧处则均再设有一适深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连
申请(专利权)人:益典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