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泵试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919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浆泵试车装置,属于泥浆泵试车设备领域,包括设置在泥浆泵一侧的泥浆罐,所述泥浆罐上分别设置有出浆口和回流口,所述出浆口和回流口上分别设置有泥浆出口管和泥浆回流管,所述泥浆出口管远离出浆口的一端与泥浆泵的进口相连,所述泥浆回流管远离回流口的一端与泥浆泵的出口相连,所述泥浆罐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泥浆罐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泥浆罐的顶板并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直接在泥浆罐内配置泥浆且便于保持泥浆均匀的优点。

Mud pump tes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浆泵试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泥浆泵试车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泥浆泵试车装置。
技术介绍
泥浆泵是石油钻采用的一种装置,是一种钻井过程中使高压泥浆循环的大功率设备,它将泥浆罐中的静态泥浆变为高压、高速泥浆为钻井服务。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监督、控制泥浆泵的压力、排量和功率,并须保持其工作的稳定性。目前国内有多个厂生产泥浆泵。但是,如何通过自主检测所生产的泥浆泵是否符合用户要求,一直是各生产厂的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1225265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泥浆泵的试车装置,有一测试基座,它的一端与齿轮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齿轮减速箱的输入轴与交流变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交流变频电机的电力输入端与变频控制器的电力输出端连接,变频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它的水箱侧下部和顶部分别与排出管路和吸入管路的一端口连通;吸入管路上依次装有截止阀、压力表,排出管路上依次装有带传感器的排量测试器、自动控制闸阀、截止阀和带传感器的压力表;自动控制闸阀的控制电机的电力输入端与变频控制器的电力输出端连接。上述泥浆泵的试车装置操作简单,拆装简捷,能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记录数据,可以对泥浆泵的性能进行全面检测,为用户提供使用依据,为泥浆泵性能的提高带来设计依据。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泥浆泵进行试车时,需先配置泥浆溶液,再将配置好的泥浆加入水箱中,步骤较为繁琐,且泥浆加入水箱后泥浆内的固体颗粒易沉入泥浆溶液的底部,造成溶液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浆泵试车装置,具有可直接在泥浆罐内配置泥浆且便于保持泥浆均匀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泥浆泵试车装置,包括设置在泥浆泵一侧的泥浆罐,所述泥浆罐上分别设置有出浆口和回流口,所述出浆口和回流口上分别设置有泥浆出口管和泥浆回流管,所述泥浆出口管远离出浆口的一端与泥浆泵的进口相连,所述泥浆回流管远离回流口的一端与泥浆泵的出口相连,所述泥浆罐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泥浆罐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泥浆罐的顶板并与搅拌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粘土和水加入泥浆罐中,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泥浆罐内的搅拌杆旋转,对泥浆罐内的粘土和水进行混合,形成泥浆,然后启动泥浆泵进行试车,试车过程中泥浆从出浆口经泥浆出口管进入泥浆泵内,进入泥浆泵后经泥浆回流管从泥浆罐的回流口重新进入泥浆罐,实现泥浆的循环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搅拌盘,每个所述搅拌盘均沿自身圆周方向分布有搅拌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片在搅拌杆转动的过程中对泥浆罐内的水和粘土进行混合,从而得到泥浆,在泥浆泵试车过程中,在搅拌叶片的搅拌作用下泥浆中的固体颗粒不易沉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泥浆溶液保持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靠近搅拌盘的一端设置有燕尾块,所述搅拌盘上沿自身厚度方向开设有供燕尾块放置的燕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搅拌叶片时,将搅拌叶片上的燕尾块从搅拌盘上沿燕尾槽的长度方向插入,搅拌叶片上的燕尾块与搅拌盘上的燕尾槽相配合,对搅拌叶片位置进行固定,更换搅拌叶片时,将燕尾块沿燕尾槽的长度方向滑出,至搅拌叶片完全脱离搅拌盘,再将新的搅拌叶片装入即可;燕尾块和燕尾槽的配合方便了搅拌叶片的安装,同时,由于各个搅拌叶片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在搅拌叶片磨损后可单独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盘上且位于燕尾槽的上方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转动设置在燕尾槽一侧的转动杆和设置在燕尾槽另一侧的容纳块,所述容纳块内开设有供转动杆放置的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叶片安装完成后,将转动杆转动至燕尾槽开口处对燕尾块进行阻挡,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搅拌叶片在转动过程中发生上下窜动,从而提高搅拌叶片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刷体,所述刷体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搅拌叶片远离搅拌盘的一端、并与泥浆罐的内壁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对泥浆罐进行清理时,将刷体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搅拌叶片上,刷体上开设有与搅拌叶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安装孔,安装时直接将刷体套设在搅拌叶片上,安装方便,清理前先将泥浆罐内的泥浆从底部放出,从泥浆罐的顶部冲入清水,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搅拌叶片旋转,安装在搅拌叶片上的刷体在搅拌叶片转动的过程中对泥浆罐侧壁的残留泥浆进行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件为螺纹销,所述搅拌叶片上开设有供螺纹销插设的螺纹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刷体上的螺纹销插入搅拌叶片的螺纹孔内,实现对刷体的固定,螺纹销定为方便且连接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叶片上且位于螺纹孔的一侧铰接设置有用于封堵螺纹孔的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体与搅拌叶片进行安装时,打开盖板将螺纹销插入螺纹孔,在刷体未安装在搅拌叶片上时,将盖板关闭,对螺纹孔进行封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泥浆进入螺纹孔内造成螺纹孔堵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泥浆罐的外壁上环向分布有多个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上延伸并与泥浆罐的顶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推动顶板向上移动,使顶板带动搅拌杆上移,以便于对刷体进行拆装以及对搅拌叶片进行更换。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泥浆罐内设置搅拌杆和搅拌叶片,实现对泥浆罐内泥浆的配制,在泥浆泵试车过程中持续搅拌,方便了保持泥浆的均匀性;2、本技术通过燕尾槽和燕尾块实现搅拌叶片和搅拌杆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对搅拌叶片的更换;3、本技术通过设置刷体方便了对泥浆罐侧壁的清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泥浆凝固在泥浆罐的侧壁上造成清理不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搅拌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视图;图4是图2的B部放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泥浆罐;11、出浆口;12、回流口;13、泥浆出口管;14、泥浆回流管;15、顶板;2、泥浆泵;3、搅拌杆;31、伺服电机;32、搅拌盘;321、燕尾槽;33、搅拌叶片;331、燕尾块;332、盖板;34、限位件;341、转动杆;342、容纳块;35、刷体;36、紧固件;4、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泥浆泵试车装置,包括设置在泥浆泵2一侧的泥浆罐1,泥浆罐1上分别设置有出浆口11和回流口12,出浆口11和回流口12上分别设置有泥浆出口管13和泥浆回流管14,泥浆出口管13远离出浆口11的一端与泥浆泵2的进口相连,泥浆回流管14远离回流口12的一端与泥浆泵2的出口相连。如图1、2所示,泥浆罐1内设置有搅拌杆3,搅拌杆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浆泵试车装置,包括设置在泥浆泵(2)一侧的泥浆罐(1),所述泥浆罐(1)上分别设置有出浆口(11)和回流口(12),所述出浆口(11)和回流口(12)上分别设置有泥浆出口管(13)和泥浆回流管(14),所述泥浆出口管(13)远离出浆口(11)的一端与泥浆泵(2)的进口相连,所述泥浆回流管(14)远离回流口(12)的一端与泥浆泵(2)的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罐(1)内设置有搅拌杆(3),所述泥浆罐(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杆(3)转动的伺服电机(31),所述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穿过泥浆罐(1)的顶板(15)并与搅拌杆(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浆泵试车装置,包括设置在泥浆泵(2)一侧的泥浆罐(1),所述泥浆罐(1)上分别设置有出浆口(11)和回流口(12),所述出浆口(11)和回流口(12)上分别设置有泥浆出口管(13)和泥浆回流管(14),所述泥浆出口管(13)远离出浆口(11)的一端与泥浆泵(2)的进口相连,所述泥浆回流管(14)远离回流口(12)的一端与泥浆泵(2)的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罐(1)内设置有搅拌杆(3),所述泥浆罐(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搅拌杆(3)转动的伺服电机(31),所述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穿过泥浆罐(1)的顶板(15)并与搅拌杆(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试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上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搅拌盘(32),每个所述搅拌盘(32)均沿自身圆周方向分布有搅拌叶片(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浆泵试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33)靠近搅拌盘(32)的一端设置有燕尾块(331),所述搅拌盘(32)上沿自身厚度方向开设有供燕尾块(331)放置的燕尾槽(321)。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春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汉金鹏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