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120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05
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浆泵、第二浆泵、第一浆管、第二浆管、出浆桶、滤网、第一泥浆池、第二泥浆池和桩孔,第二泥浆池上方设有第二浆泵、出浆桶和滤网,第二浆泵通过第二浆管与桩孔连接,出浆桶下方设有滤网,出浆桶的一端与第一浆管连接,第一浆管通过第一浆泵与第一泥浆池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使用,进行泥浆循环净化充分提高泥浆使用率,达到优质泥浆效果;同时减少了泥浆池内捞渣次数,减少了设备的使用时间;而且节约使用施工场地,减少施工场地开挖回填,具有节约项目成本的效果。

A mud circulation system for percussion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
本技术属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泥浆循环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冲击钻钻孔是使用钻锤靠自重将岩石或砂砾砸碎,通过泥浆正循环方式将钻渣带出至孔外。为提高钻孔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需要将泥浆内钻渣清除,一般通过沉淀的方式进行清渣,完成钻孔作业。传统做法需设置多重沉淀池,耗时长、占地面积大、且沉淀池及泥浆池不可以动,辐射桩孔范围有限,泥浆池使用完成后还需进行回填增加工程量。另有一种使用泥浆分离器进行泥浆净化施工工艺,虽说泥浆净化效果较好,但泥浆分离器价格高,体积大且质量重,移动或安装不方便。传统泥浆循环系统将泥浆通过泥浆泵注入孔底,泥浆携钻渣自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以此循环完成钻孔。但此方法沉淀效果差,且必须定期安排挖机挖取沉淀池中的钻渣,然后重新补充泥浆。不仅施工时间加长,又增加机械设备费用,且开挖泥浆池占用较大施工场地。如中国专利号为:201621300802.5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包括泥浆池、沉淀池、泥浆净化器、进浆管、出浆管、第一泥浆泵、第一护筒、第二护筒;所述泥浆池与进浆管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进浆管的出口端与第一护筒连通,所述第一护筒与第二护筒通过泥浆管连通,所述第二护筒与出浆管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出浆管的出口端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排浆管依次与第一泥浆泵、泥浆净化器及泥浆池连通;所述第一护筒、第二护筒分别埋设于泥土中,第二护筒设置在第一护筒的一侧,该第二护筒内设有钻头。本钻孔灌注桩泥浆循环系统可降低清孔成本、实现泥浆自循环,同时,可改变被泥浆循环明沟破坏的现状,使施工场地不仅整洁,也可以被充分利用。但是该技术节约项目成本较差,减少设备使用时间较差。又如中国专利号为201420755868.8公开了一种滤网式泥浆循环装置,它包括携渣泥浆管、泥浆过滤溜槽、集渣箱、循环泥浆箱及循环泥浆管,携渣泥浆管固定在泥浆过滤槽顶部,所述的泥浆过滤溜槽通过支撑架与集渣箱成一定角度,泵入的携渣泥浆从泥浆过滤槽中从上而下流过,通过滤网将泥浆与钻渣分离,无渣泥浆直接流入循环泥浆箱中,钻渣在重力作用下滚入集渣箱,通过运渣车人工外运处理,以此完成泥浆与钻渣的分离,循环泥浆管设置于泥浆循环箱底部,通过虹吸原理自行流入施工桩位中参与循环。该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完成携渣泥浆中钻渣与泥浆分离、钻渣外运及清浆循环,使用方便,节约施工成本,确保施工安全。但是该技术没有提出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存在泥浆循环净化和提高钻进效率不佳以及项目成本浪费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浆泵、第二浆泵、第一浆管、第二浆管、出浆桶、滤网、第一泥浆池、第二泥浆池和桩孔,第二泥浆池上方设有第二浆泵、出浆桶和滤网,第二浆泵通过第二浆管与桩孔连接,出浆桶下方设有滤网,出浆桶的一端与第一浆管连接,第一浆管通过第一浆泵与第一泥浆池连接。进一步的,出浆桶为钢管,钢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第一浆管连接,侧面设有朝下出浆孔。进一步的,滤网为钢丝网,滤网倾斜设置于第二泥浆池上,倾斜角度为45°。进一步的,滤网下方伸出第二浆池外。进一步的,第一浆泵和第二浆泵为立式渣浆泵。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所述循环系统解决泥浆循环过程中钻渣过滤的问题,提高施工进度,减少设备投入,特别是对施工场地因狭小或其他原因无法开挖泥浆、沉淀池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解决办法,且该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可循环使用,转移方便。通过使用所述循环系统,达到优质泥浆,提高钻进效率的效果;而且减少了设备使用时间;节约使用施工场地,减少施工场地开挖回填,同时可循环使用,节约项目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循环系统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循环系统泥浆过滤系统大样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浆泵、2-第二浆泵、3-第一浆管、4-第二浆管、5-出浆桶、6-滤网、7-第一泥浆池、8-第二泥浆池、9-桩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针对传统泥浆循环系统的缺陷,提供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实现泥浆高效利用,解决场地受限的钻孔桩施工。如图1-2所示的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浆泵1、第二浆泵2、第一浆管3、第二浆管4、出浆桶5、滤网6、第一泥浆池7、第二泥浆池8和桩孔9,第二泥浆池8上方设有第二浆泵2、出浆桶5和滤网6,第二浆泵2通过第二浆管4与桩孔9连接,出浆桶5下方设有滤网6,出浆桶5的一端与第一浆管3连接,第一浆管3通过第一浆泵1与第一泥浆池7连接。进一步的,出浆桶5为钢管,钢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第一浆管3连接,侧面设有朝下出浆孔(图中未示)。进一步的,滤网6为钢丝网,滤网6倾斜设置于第二泥浆池8上,倾斜角度为45°。进一步的,滤网6下方伸出第二浆池8外。进一步的,第一浆泵1和第二浆泵2为立式渣浆泵。本技术所述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是,第二浆泵2架设在第二浆池8内并与第二浆液管4连通,通过第二浆液管4向桩孔9底部输送泥浆,泥浆及钻渣被带至桩孔9孔口,再通过第一浆泵1泵送至与第一浆管3连通的出浆桶5,并通过滤网6过滤,将钻渣过滤排放至第二浆池8外,避免含大颗粒钻渣的泥浆流入第二浆池8,以此循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浆泵、第二浆泵、第一浆管、第二浆管、出浆桶、滤网、第一泥浆池、第二泥浆池和桩孔,第二泥浆池上方设有第二浆泵、出浆桶和滤网,第二浆泵通过第二浆管与桩孔连接,出浆桶下方设有滤网,出浆桶的一端与第一浆管连接,第一浆管通过第一浆泵与第一泥浆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浆泵、第二浆泵、第一浆管、第二浆管、出浆桶、滤网、第一泥浆池、第二泥浆池和桩孔,第二泥浆池上方设有第二浆泵、出浆桶和滤网,第二浆泵通过第二浆管与桩孔连接,出浆桶下方设有滤网,出浆桶的一端与第一浆管连接,第一浆管通过第一浆泵与第一泥浆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钻泥浆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桶为钢管,所述钢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晓楠宋蕊锋吴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