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支座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呈螺纹结构,且导杆的左端设置有转盘,所述导杆上套合有皮带,且皮带的下端套合有第二电机,所述导杆的右端设置有垫座,且垫座的上端设置有导带,所述导带上均匀分布凹槽结构,且导带内套合有第一转轴。该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采用储料框上的开口结构内设置有拨轮,这样通过拨轮就可将储料框内的扁筷进行拨动,接着扁筷通过储料框上的缺口掉落到导杆,接着扁筷通过导杆上的凹槽可进行等距运输,接着扁筷可掉落到垫座上通过导带将扁筷继续进行输送,这样就可有效的避免扁筷运输时产生散落的情况。
A processing device of flat chopsticks against scatt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扁筷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专利技术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条棍,可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形状或方或圆各异,多用作餐具,而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则是对上述筷子进行加工的一种设备。现在市场上的扁筷在进行加工时容易产生散落,然后导致加工停止的状况,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场上的扁筷在进行加工时容易产生散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支座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呈螺纹结构,且导杆的左端设置有转盘,所述导杆上套合有皮带,且皮带的下端套合有第二电机,所述导杆的右端设置有垫座,且垫座的上端设置有导带,所述导带上均匀分布凹槽结构,且导带内套合有第一转轴,并且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支座上侧设有储料框,储料框右侧通过连接扣固定有拉带,拉带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拉带压在扁筷上。优选的,所述支座的下端设置有框架,且框架内设置有第二电机,并且框架上开设有料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套合连接有连接件,且连接件设置有两个,并且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上套合有连接件,并且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左端设置有储料框,且储料框内设置有扁筷,所述储料框上设置有开口结构,且储料框上的开口结构内设置有拨轮,所述拨轮下端设置有支座,且拨轮上连接有第一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采用储料框上的开口结构内设置有拨轮,这样通过拨轮就可将储料框内的扁筷进行拨动,接着扁筷通过储料框上的缺口掉落到导杆,接着扁筷通过导杆上的凹槽可进行等距运输,接着扁筷可掉落到垫座上通过导带将扁筷继续进行输送,这样就可有效的避免扁筷运输时产生散落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第一转轴、导带和第三电机侧视图。图中:1、储料框,2、第一电机,3、拨轮,4、转盘,5、框架,6、皮带,7、第二电机,8、支座,9、导杆,10、垫座,11、扁筷,12、第一转轴,13、连接架,14、第三电机,15、导带,16、连接件,17、第二转轴,18、料槽,19、拉带,20、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包括支座8,支座8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支座8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9,支座8的下端设置有框架5,支座8和框架5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框架5内设置有第二电机7,框架5和第二电机7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并且框架5上开设有料槽18,此结构使得在进行扁筷11加工时,扁筷11通过导带15向右侧进行移动,导杆9呈螺纹结构,且导杆9的左端设置有转盘4,导杆9左端和转盘4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导杆9上套合有皮带6,且皮带6的下端套合有第二电机7,导杆9的右端设置有垫座10,垫座10下端和框架5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垫座10的上端设置有导带15,导带15上均匀分布凹槽结构,且导带15内套合有第一转轴12,第一转轴12上套合连接有连接件16,且连接件16设置有两个,并且连接件1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13,此结构使得在扁筷11加工时,通过第三电机14可将第一转轴12进行带动,接着第一转轴12可将导带15进行带动,然后导带15可将扁筷11向右侧进行挤压滚动,第一转轴1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转轴17,且第二转轴17上套合有连接件16,并且连接件16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架13,连接架13的左端设置有储料框1,连接架13和储料框1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且储料框1内设置有扁筷11,储料框1上设置有开口结构,且储料框1上的开口结构内设置有拨轮3,拨轮3下端设置有支座8,且拨轮3上连接有第一电机2,此结构使得在进行扁筷11加工时,可将第一电机2进行启动,接着第一电机2可将拨轮3进行带动,然后拨轮3可将储料框1内的扁筷11进行拨动,接着扁筷11可通过储料框1上设置有开口结构处掉落到导杆9上,接着在将第二电机7进行启动,然后第二电机7可将皮带6进行带动,接着皮带6可将导杆9进行带动,然后导杆9上的扁筷11会随着导杆9上的凹槽进行等距移动,接着移动中的扁筷11可被传递到垫座10上,然后将第三电机14进行启动,接着第三电机14可将第一转轴12进行带动,然后第一转轴12可将外壁上套合的导带15进行带动,接着导带15在转动的过程中可将扁筷11在垫座10的表面上向右进行推动,然后被推动的扁筷11可掉落到料槽18内,接着通过料槽18在进入到下一个加工机构中,这样扁筷11在运输的过程就可有效的避免散落的情况,并且第一转轴12上连接有第三电机14,第一转轴12和第三电机14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此结构使得该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采用储料框1上的开口结构内设置有拨轮3,这样通过拨轮3就可将储料框1内的扁筷11进行拨动,接着扁筷11通过储料框1上的缺口掉落到导杆9,接着扁筷11通过导杆9上的凹槽可进行等距运输,接着扁筷11可掉落到垫座10上通过导带15将扁筷11继续进行输送,这样就可有效的避免扁筷11运输时产生散落的情况,支座8上侧设有储料框1,储料框1右侧通过连接扣固定有拉带19,拉带19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20,拉带19压在扁筷11上,扁筷11是长条型,利用拉带19压住其中段,并且通过配重块增加拉带19的下压力完成对扁筷11的压紧避免其散落。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然后将准备好需啊哟进行加工的扁筷11放入到储料框1内,可将第一电机2先进行启动,接着第一电机2可将拨轮3进行带动,然后拨轮3可将储料框1内的扁筷11进行拨动,接着扁筷11可通过储料框1上设置有开口结构处掉落到导杆9上,接着在将第二电机7进行启动,然后第二电机7可将皮带6进行带动,接着皮带6可将导杆9进行带动,然后导杆9上的扁筷11会随着导杆9上的凹槽进行等距移动,接着移动中的扁筷11可被传递到垫座10上,然后将第三电机14进行启动,接着第三电机14可将第一转轴12进行带动,然后第一转轴12可将外壁上套合的导带15进行带动,接着导带15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8),所述支座(8)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支座(8)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9),所述导杆(9)呈螺纹结构,且导杆(9)的左端设置有转盘(4),所述导杆(9)上套合有皮带(6),且皮带(6)的下端套合有第二电机(7),所述导杆(9)的右端设置有垫座(10),且垫座(10)的上端设置有导带(15),所述导带(15)上均匀分布凹槽结构,且导带(15)内套合有第一转轴(12),并且第一转轴(12)上连接有第三电机(14),所述支座(8)上侧设有储料框(1),储料框(1)右侧通过连接扣固定有拉带(19),拉带(19)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20),拉带(19)压在扁筷(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8),所述支座(8)上开设有通孔结构,且支座(8)上的通孔结构内设置有导杆(9),所述导杆(9)呈螺纹结构,且导杆(9)的左端设置有转盘(4),所述导杆(9)上套合有皮带(6),且皮带(6)的下端套合有第二电机(7),所述导杆(9)的右端设置有垫座(10),且垫座(10)的上端设置有导带(15),所述导带(15)上均匀分布凹槽结构,且导带(15)内套合有第一转轴(12),并且第一转轴(12)上连接有第三电机(14),所述支座(8)上侧设有储料框(1),储料框(1)右侧通过连接扣固定有拉带(19),拉带(19)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20),拉带(19)压在扁筷(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散落的扁筷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8)的下端设置有框架(5),且框架(5)内设置有第二电机(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英,袁志业,
申请(专利权)人:蓝山县鑫旺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