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器断端处置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240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49
一种脏器断端处置器具具有: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并具有远位端和近位端的细长的可挠性的第一带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并具有远位端和近位端的细长的可挠性的第二带部、具有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的第一棘爪的第一锁定部,第一锁定部形成于第二带部的远位端,第一带部的远位端和第二带部的近位端接合,并且在第一带部的外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能够与第一棘爪啮合的棘齿,通过使棘齿与第一棘爪啮合而形成扁平的环,并通过该环紧缚脏器而结扎在脏器断端开口的管或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脏器断端处置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脏器断端处置器具。更详细而言,涉及用于在肝脏、胰脏等脏器的局部切除中防止产生各种并发症的、侵害较少的脏器断端处置器具。
技术介绍
作为肝脏肿瘤或者胰脏肿瘤的有力的治疗法,已知肝或者胰切除术。胰脏由被称为胰头部、胰体部、胰尾部的三个部位构成。胰头部与十二指肠相接,胰尾部与脾脏相接。在胰体部或者胰尾部的切除术中,通过例如被称为自动缝合器的设备,与胰脏的切离的同时进行封闭断端的处置。但是,在基于自动缝合器的切除术后,断端的封闭以较高的比例松开,从而产生胰瘘。另外,对于基于自动缝合器的切除术而言,在断端的封闭中,由于较多的钉贯通胰实质组织,所以无法避免胰实质损伤、胰管损伤。在非专利文献1中,作为胰尾部切除后的处置方法,列举了以将断端切成楔形并结扎胰管进而将创面彼此接合的方式进行封闭缝合的方法(鱼嘴法)、通过结扎线捆扎断端的胰整周的方法(集束结扎法)及结扎胰管并进一步通过浆膜或者大网膜覆盖截面的方法等。除此以外,还已知有切离小肠壁并通过小肠壁缝合被覆胰断端的方法、通过纤维蛋白糊贴附聚乙醇酸制的无纺布的方法等。在它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脏器断端处置器具,具有:/n细长的可挠性的带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并具有远位端和近位端;及/n锁定部,具有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的第二啮合部,/n锁定部形成于带部的远位端,/n带部在远位端与近位端之间具有弯曲部,且在弯曲部与近位端之间具有用于与第二啮合部啮合的第一啮合部,/n在使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啮合了时,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内凹的弯曲部的扁平的环,并通过该环紧缚脏器而结扎在脏器断端开口的管或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4 JP 2017-1612011.一种脏器断端处置器具,具有:
细长的可挠性的带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并具有远位端和近位端;及
锁定部,具有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的第二啮合部,
锁定部形成于带部的远位端,
带部在远位端与近位端之间具有弯曲部,且在弯曲部与近位端之间具有用于与第二啮合部啮合的第一啮合部,
在使第一啮合部与第二啮合部啮合了时,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内凹的弯曲部的扁平的环,并通过该环紧缚脏器而结扎在脏器断端开口的管或者腔。


2.一种脏器断端处置器具,具有:
细长的可挠性的第一带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并具有远位端和近位端;
细长的可挠性的第二带部,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并具有远位端和近位端;及
第一锁定部,具有由生物体内分解吸收性聚合物构成的第一棘爪,
第一锁定部形成于第二带部的远位端,
第一带部的远位端和第二带部的近位端以弯曲的方式接合,
并且在第一带部的外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能够与第一棘爪啮合的棘齿,
在使棘齿与第一棘爪啮合了时,形成具有至少一个内凹的弯曲部的扁平的环,并通过该环紧缚脏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兼田裕司
申请(专利权)人:学校法人自治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