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及其加工方法、散热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2413226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其包括相变散热板和多个散热片,相变散热板包括相互盖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有封闭腔体,封闭腔体内充注有相变工质,第一基板朝远离第二基板的方向通过热轧、吹胀工艺形成有管路面,散热片焊接在管路面上,管路面上形成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横向管路和纵向管路,相邻的两个纵向管路之间的距离为W,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D,W=n*D,其中n为正整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将焊接部与管路面进行焊接,使发热器件与相变散热板的平整表面充分接触,散热性能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该翅片式相变散热板的加工方法以及带有该翅片式相变散热板的散热模组。

A fin type phase change heat sink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and heat sink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及其加工方法、散热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
,特别地,涉及一种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及其加工方法、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设备和器件向小型化、集成化、高效化的快速发展,器件性能和散热量不断增大,并带来热流密度分布不均匀、局部热流密度极大、热量聚集在局部区域、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现有的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其包括相变散热板和焊接在相变散热板的散热片,其中,相变散热板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具有管路且凹凸不平的管路面。为了便于焊接,在焊接散热片时,通常将散热片焊接至相变散热板的平面,如此,发热器件与管路面贴合,由于相变散热板的管路面不平整,导致发热器件与相变散热板的管路面不能充分接触,散热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翅片式相变散热板;还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该翅片式相变散热板的加工方法;更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该翅片式相变散热板的散热模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翅片式相变散热板,所述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包括相变散热板和相互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包括相变散热板和相互连接的多个散热片,所述相变散热板包括相互盖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有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内充注有相变工质,所述第一基板朝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通过热轧、吹胀工艺形成有管路面,所述多个散热片焊接在所述管路面上,所述管路面上形成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横向管路和纵向管路,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管路之间的距离为W,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D,W=n*D,其中n为正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包括相变散热板和相互连接的多个散热片,所述相变散热板包括相互盖合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有封闭腔体,所述封闭腔体内充注有相变工质,所述第一基板朝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通过热轧、吹胀工艺形成有管路面,所述多个散热片焊接在所述管路面上,所述管路面上形成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横向管路和纵向管路,相邻的两个所述纵向管路之间的距离为W,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D,W=n*D,其中n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面包括平面和胀形面,所述平面为第一基板远离第二基板的表面,所述胀形面为凸设于所述平面表面的所述横向管路和所述纵向管路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式相变散热板还包括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散热片顶部的连接部,和连接在所述散热片底部的焊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焊接部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夹角为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焊接在两个所述纵向管路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式相变散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焊接在纵向管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