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充电唤醒电路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国标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如图1所示,慢充桩与车辆充电接口除交流线缆连接外,还存在两个识别信号端口,分别为CP信号(ControlPilot控制信号)和CC信号(ConnectionConfirm充电连接信号),其中CC与PE间为纯电阻性,CP为PWM波。在充电枪插入车辆接口后,首先BMS被唤醒,通过对比检测点3的电压值,判断CC信号是否符合要求,并判断出充电桩线缆供电能力,同时BMS通过输入检测检测点2的PWM波的占空比确定该充电桩输出功率,配置完成后BMS控制闭合S2开关,充电桩K1,K2开关相继闭合,车辆开始充电。由于电动汽车慢充新国标在电网与车载充电机之间增加了一种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进行一定的充电使能控制。这就导致电池管理系统(BMS)无法在需要充电时被通常只有12V的车载充电机的低压辅助电源唤醒。现有大多数BMS的唤醒源都来自于CC信号,而CC信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充电唤醒电路,通过CP信号作为信号源控制唤醒电池管理系统BMS,其特征是:包括控制信号处理电路Z3和唤醒信号输出电路Z1,/n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Z3包括顺序串联的电容C1、二极管D1和MOS管Q1的栅极G,所述电容C1与二极管D1的阳极A之间并联有接地的电阻R1;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K与MOS管Q1的源极S间还并联有接地的电容C2,MOS管Q1的源极S接地;/n所述唤醒信号输出电路Z1包括MOS管Q2,所述MOS管Q2的源极S与车载辅助电源相连,MOS管Q2的栅极G与MOS管Q1的漏极D相连,MOS管Q2的漏极D输出高电平信号到电池管理系统B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充电唤醒电路,通过CP信号作为信号源控制唤醒电池管理系统BMS,其特征是:包括控制信号处理电路Z3和唤醒信号输出电路Z1,
所述控制信号处理电路Z3包括顺序串联的电容C1、二极管D1和MOS管Q1的栅极G,所述电容C1与二极管D1的阳极A之间并联有接地的电阻R1;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K与MOS管Q1的源极S间还并联有接地的电容C2,MOS管Q1的源极S接地;
所述唤醒信号输出电路Z1包括MOS管Q2,所述MOS管Q2的源极S与车载辅助电源相连,MOS管Q2的栅极G与MOS管Q1的漏极D相连,MOS管Q2的漏极D输出高电平信号到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唤醒信号;
所述MOS管Q1为NMOS,所述MOS管Q2为PMO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充电唤醒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滤波电路Z5,所述滤波电路Z5包括电阻R7、二极管D3和电容C3,所述二极管D3阴极K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相连,二极管D3阳极A通过电阻R7与MOS管Q2的漏极D串联,所述电容C3一端接地另一端并联在二极管D3的阳极A与电阻R7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充电唤醒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唤醒保持电路Z2和解除唤醒电路Z4,
所述唤醒保持电路Z2串联在MOS管Q2的漏极D与MOS管Q1的栅极G之间,MOS管Q2的漏极D输出高电平信号后通过唤醒保持电路Z2同时持续的加载到MOS管Q1的栅极G;
所述解除唤醒电路Z4包括MOS管Q3,所述MOS管Q3的漏极D与唤醒保持电路Z2的输出端并联在MOS管Q1的栅极G上,MOS管Q3的栅极G与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下电信号输出口相连,MOS管Q3的源极S接地;所述MOS管Q3为NMO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文,刘欣,叶剑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