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97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在该室外机本体的前面的两侧配置有进风口,在前面中央部配置有排风口,在排风口的后方依次设置有热交换器、节流孔及1个向心风扇,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从向心风扇的叶片的外周吸入,通过节流孔及热交换器从排风口排出。这种室外机可实现在一面吸排气,可紧靠墙面进行安装,其内部结构紧凑,可实现尺寸小型化。(*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该室外机具有做冷暖空调用的热泵。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的结构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一般的情况是,该室外机具有这样的送风回路,该送风回路从风流的上游侧开始依次配置有U型热交换器22、电动机23、室外风扇20及前面格栅27,其中,室外风扇20被节流孔21围住;在室外风扇2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配置有控制用的电气装置部25和压缩机26,风扇用的电动机23由电动机支架24固定。另外,除上述的室外机的结构以外,还有一些方案,例如,在特开平5-215367号公报、特开平3-213928号公报及实开昭62-100425号公报等日本专利文献中都公开了一些室外机的结构。也就是说,特开平5-215367号公报的室外机是单面吸排气的室外机,该室外机使用环流风扇,在上面有排风口,而在下面有进风口,在进风口的下游侧,依次配置的热交换器、环流风扇及排风口构成送风回路。另外,在特开平3-213928号公报的室外机中,进风口和排风口处于同一面的上部和下部,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分别配置在室外机本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再有,实开昭62-100425号公报的室外机的结构是,使用装在室外机蜗壳内的两个多叶片风扇进行单面吸排气。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的结构中,如图3a中的箭头所示,送风的方向是,沿热交换器22、室外风扇20及前面格栅27的顺序纵贯室外机,由于不能单面吸排气,因而需要进风空间和排风空间,而且室外机不能紧靠建筑物的墙面安装,所以,设置一定的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居民大楼常不能在外走廊等地方安装室外机,所产生的问题是,室外机的安装性受到了限制。为此,在上述特开平5-215367号公报、特开平3-213928号公报及实开昭62-100425号公报等所述的室外机结构中,虽然提出了能单面吸排气的结构方案,但是,在特开平5-215367号公报的室外机中,相当于规定了热交换器和环流风扇的最佳设置位置,所以,即使是在单面吸排气,其排风口和进风口的位置也相当于被固定化,上部为排风口,下部为进风口,没有配置的自由度。另外,环流风扇本身的静压特性也差,即使有很小的负荷变化,也会引起振动。由于使用结霜室外机,又出现了许多性能上的问题。另外,在特开平3-213928号公报的室外机中,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分别并列地设在室外机本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因此,就产生了对于同样能力的室外机,其尺寸无论如何也要变大的问题。另外,在实开昭62-100425号公报的室外机中,由于把多叶片风扇当送风机使用,做为离心送风机的多叶片风扇需要蜗壳,于是,零件数增多,成本也变高。另外,对于单个多叶片风扇的送风性能来说,其风量少,为了确保所需风量,空调机的室外机至少需要2台这样的风扇,这一点也就导致了成本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该室外机的进风口和排风口在配置上有自由度,该室外机为单面吸排气型,安装性好,静压特性也好,仅用一个送风机就能确保送风量。因此,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至少在相对的两边或相邻接的两边处设有进风口,并且箱型室外机的本体具有排风口,该排风口位于与进风口在同一面的中心部分,在该箱型室外机本体的内部,从风的上游侧开始分别依次配置有进风口、向心风扇、围绕向心风扇的节流孔、热交换器及前面格栅,以形成送风回路,这样,当向心风扇转动以进行送风作用时,至少从相对的两边或相邻接的两边的进风口吸入空气,依次经由向心风扇、节流孔、热交换器和排风口在风的下游侧排出空气,该排风口同进风口处于同一面上,并具有前面格栅,因此,室外机可紧靠在墙壁上进行安装,并且可方便地安装在居民大楼的外走廊等处。另外,由于在热交换器的背后使用向心风扇,仅用一个送风机就能得到充分的送风性能,而且该室外机是小型和廉价的。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室外机至少在相对的两边或相邻接的两边处设进风口,该室外机本体还具有排风口,该排风口位于与上述进风口在同一面上的中央部分,在箱型室外机本体的内部,从风的上游侧开始,分别依次配置了上述的进风口、向心风扇、围绕向心风扇的节流孔、热交换器和前面格栅,并以此形成送风回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室外机的另一方案中,上述的进风口设在室外机本体的前面的两侧,上述的排风口设在前面的中央部分,并且设有一个上述的向心风扇,空气通过进风口从向心风扇叶片的外周吸入,通过节流孔及上述的热交换器在叶片的前方排出。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室外机的另一方案中,在不防碍风流的部分上配置有控制用的电气装置和压缩机。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室外机的另一方案中,控制用的电气装置配置在上述向心风扇的上部,而压缩机配置在向心风扇的下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在上述的室外机的另一方案中,在上述的向心风扇的风流上游的外围部分,配置了数块固定翼片,这些翼片围绕成放射状。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中,用于吸气和排气的送风回路的进风口和排风口配置在室外机主体的同一面上,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结构上,进风口配置在室外机主体的前面的两侧部分,排风口配置在前面的中央部分,所以,不再需要现有技术中的进风空间,室外机可紧靠建筑物的墙面安装,以实现节省空间。特别是,向心风扇本身能够承受作用在空调机上的负荷,具有输出充分风量的静压特性,并且噪声水平也低,所以,能够谋求得到比现有技术中的环流风扇更好的性能,只要使用一对节流孔和向心风扇,就能供给空调机必要的风量,因此,所需送风机的数目和随之所需的零件数就少了,并且也可降低成本。另外,由于向心风扇设在热交换器的背后,且能单面吸排气,所以,空间利用率好,能使同样输出能力的室外机的尺寸做到最小。另外,在向心风扇的上部配置控制用的电气装置,在向心风扇的下部配置压缩机,采用这样的方法配置零件不防碍送风回路,使得向心风扇的送风特性不受损害,并能在低噪音下得到充分的风量特性,同时,使电气装置和压缩机安装得最为合理,室外机的尺寸也可最小化。另外,在向心风扇的风流上游侧的外周部分上配置了几块围绕成放射状的固定翼片,所以,当空调机供暖运转时,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上出现结霜,加在向心风扇上的负荷增大,此时,在固定翼片的作用下,向心风扇的静压特性增大了。因此,针对于室外机的负荷,该室外机可提供充分的风量,并且能够得到强的供暖能力。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从上方看的剖视图;图1b是该分体式空调机从正面看的剖视图;图1c是该室外机从侧面看的剖视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从上方看的剖视图;图2b是该室外机从正面看的剖视图;图2c是该室外机从侧面看的剖视图;图3a是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从上方看的剖视图;图3b是该室外机从正面看的剖视图;和图3c是该室外机从侧面看的剖视图。下面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要结合图1a、图1b和图1c进行说明。图1a是从上部看的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剖视图。图1b是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从正面看的剖视图,而图1c是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从侧面看的剖视图。在图1中,外箱7是室外机的本体,该外箱设有进风口8,该进风口8具有吸入格栅9,该格栅9位于相对的两边部分,即外箱7的前面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外机,该室外机在其箱形的室外机本体的内部具有送风回路,所述室外机本体至少在相对的两边或相邻接的两边上设有进风口,并且在与所述进风口在同一面上的中心部分处设有排风口,从风流的上游侧开始所述送风回路依次配置有所述的进风口、向心风扇、围住所述向心风扇的节流孔、热交换器及前面格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善树藤原克彦佐野洁杉尾孝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