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854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振动马达、储油罐和微型水泵,第一模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型腔,第一型腔与第一模座的下表面贯通;第二模座的顶部设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与第二模座的上表面贯通;第一模座的下表面与第二模座的上表面接触;第二模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型腔的下方,振动马达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第二模座上设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位于第二型腔的下方并位于第一凹槽的上方;储油罐和微型水泵分别设于第二凹槽内,储油罐内设有加热组件,微型水泵连通循环管道与储油罐。塑料熔化后液体的流动性好,点餐机壳体成型的质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塑胶壳体一般通过注塑模具注塑得到,对于以塑料为原材料的点餐机壳体,由于点餐机壳体的面积一般较大,而注塑过程中存在,因塑料熔化成的液体在型腔中流动性相对较差,而影响注塑成型的点餐机壳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塑料熔化后液体流动性的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振动马达、储油罐和微型水泵,所述第一模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第一模座的下表面贯通;所述第二模座的顶部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与第二模座的上表面贯通;所述第一模座的下表面与第二模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模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型腔的下方,所述振动马达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模座上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位于所述第二型腔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所述储油罐和所述微型水泵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储油罐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微型水泵连通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储油罐。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道呈蛇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座的顶部设有浇口,所述浇口与第一型腔连通,所述第一型腔与第二型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浇口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长度小于下底长度。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的夹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塑料液体流入第二型腔后,振动马达使第二模座产生震动,从而提高第二型腔内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循环管道内流动的热油会对塑料液体进行加热,避免塑料过快凝固,利于进一步提高塑料熔化后液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点餐机壳体成型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中的循环管道的简化示意图。标号说明:1、第一模座;2、第二模座;3、振动马达;4、储油罐;5、微型水泵;6、第一型腔;7、第二型腔;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循环管道;11、浇口;12、夹具。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振动马达使第二模座发生振动以提高第二型腔内液体的流动性;利用循环管道内流动的热油为塑料液体加热,进一步提高塑料液体的流动性。请参照图1和图2,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座1、第二模座2、振动马达3、储油罐4和微型水泵5,所述第一模座1的底部设有第一型腔6,所述第一型腔6与第一模座1的下表面贯通;所述第二模座2的顶部设有第二型腔7,所述第二型腔7与第二模座2的上表面贯通;所述第一模座1的下表面与第二模座2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模座2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8和第二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8位于第二型腔7的下方,所述振动马达3设置在第一凹槽8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模座2上设有循环管道10,所述循环管道10位于所述第二型腔7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8的上方;所述储油罐4和所述微型水泵5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凹槽9内,所述储油罐4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微型水泵5连通所述循环管道10与所述储油罐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塑料液体流入第二型腔7后,振动马达3使第二模座2产生震动,从而提高第二型腔7内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循环管道10内流动的热油会对塑料液体进行加热,避免塑料过快凝固,利于进一步提高塑料熔化后液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点餐机壳体成型的质量。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道10呈蛇形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呈蛇形铺设的循环管道10能够为第二型腔7内的塑料液体均匀加热,避免出现第二型腔7内的塑料液体局部区域温度不相等,致使液体流动性变差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座1的顶部设有浇口11,所述浇口11与第一型腔6连通,所述第一型腔6与第二型腔7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浇口1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长度小于下底长度。从上述描述可知,浇口11的开口处大小小于浇口11与第一型腔6连通处大小,即上小下大的结构,便于开模后,取出成型的点餐机壳体。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模座1和第二模座2的夹具12。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固定第一模座1和第二模座2。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如图1所示,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座1、第二模座2、振动马达3、储油罐4和微型水泵5,所述第一模座1的底部设有第一型腔6,所述第一型腔6与第一模座1的下表面贯通;所述第二模座2的顶部设有第二型腔7,所述第二型腔7与第二模座2的上表面贯通;所述第一模座1的下表面与第二模座2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模座2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8和第二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8位于第二型腔7的下方,所述振动马达3设置在第一凹槽8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模座2上设有循环管道10,所述循环管道10位于所述第二型腔7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8的上方;所述储油罐4和所述微型水泵5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凹槽9内,所述储油罐4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微型水泵5连通所述循环管道10与所述储油罐4,循环管道10远离微型水泵5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油罐4。如图2所示,所述循环管道10呈蛇形设置,即循环管道10在第二型腔7的下方呈多段S形管道,且多段S形管道首尾相连。所述第一模座1的顶部设有浇口11,所述浇口11与第一型腔6连通,所述第一型腔6与第二型腔7连通,点餐机壳体在第一、二型腔内成型。所述浇口11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上底长度小于下底长度。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模座1和第二模座2的夹具12。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塑料液体流入第二型腔后,振动马达使第二模座产生震动,从而提高第二型腔内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循环管道内流动的热油会对塑料液体进行加热,避免塑料过快凝固,利于进一步提高塑料熔化后液体的流动性,进而提高点餐机壳体成型的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振动马达、储油罐和微型水泵,所述第一模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第一模座的下表面贯通;所述第二模座的顶部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与第二模座的上表面贯通;所述第一模座的下表面与第二模座的上表面接触;/n所述第二模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型腔的下方,所述振动马达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模座上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位于所述第二型腔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所述储油罐和所述微型水泵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储油罐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微型水泵连通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储油罐。/n

【技术特征摘要】
1.点餐机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座、第二模座、振动马达、储油罐和微型水泵,所述第一模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与第一模座的下表面贯通;所述第二模座的顶部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与第二模座的上表面贯通;所述第一模座的下表面与第二模座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第二模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型腔的下方,所述振动马达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模座上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位于所述第二型腔的下方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所述储油罐和所述微型水泵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储油罐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微型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璟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