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绑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689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54
线束绑扎机属于线束加工装配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手工作业操作繁琐、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以及绑扎设备出现缠绕或进给卡死及绑扎失败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包括:支撑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侧的两组装夹机构,通过两组所述装夹机构对线束进行夹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绕线机构,通过所述绕线机构实现储线以及对线束进行绕线;以及打结机构,通过所述打结机构对绕线结束后的导线进行打结。本发明专利技术储线与绕线不会相互干涉,储线、绕线自动化,打结机械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动绕线、排线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绕线、排线,有效地提高了绕线的效率及质量,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绑扎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束加工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飞机、轨道客车、武器装备等领域的可自动排线、绕线的线束自动绑扎机。
技术介绍
线束是设备电路的网络主体,被称为“设备神经”。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设备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随着科技的发展,线束在一些重要
,例如飞机、轨道客车、武器装备等加工装配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在哪些设备中,电器线路无处不在,因此,对于这些设备来说,良好的布线是设备装备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确保电气线路通畅的同时,有效的保障了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由此可见,线束的绑扎品质在设备的线束装配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的线束自动加工设备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都还在使用传统加工工艺。线束绑扎的传统加工工艺都是手工来作业,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少数的绑扎加工设备存在着缠绕、进给卡死以及捆扎失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线束绑扎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手工作业操作繁琐、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以及绑扎设备出现缠绕或进给卡死及绑扎失败的问题;实现自动化作业以及对绕线数多的线束的加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包括:支撑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两侧的两组装夹机构,通过两组所述装夹机构对线束进行夹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绕线机构,通过所述绕线机构实现储线以及对线束进行绕线;以及打结机构,通过所述打结机构对绕线结束后的导线进行打结。所述绕线机构包括:通过第二动力装置带动相对支撑架沿两组装夹机构连接轴线方向进给运动的绕线架;设置在所述绕线架上并通过导向组件支撑导向的绕线环,所述绕线环通过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绕线环轴线和所述绕线架进给方向同轴,所述绕线环为带有缺口的环形体,所述绕线环外表面设置有楔形轮齿,一侧设置有环形凸起;和所述绕线环同轴设置在绕线架上的储线环,所述储线环通过导向组件支撑导向;所述储线环为带有缺口的环形体,所述储线环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绕线架上的引线块,所述引线块位于所述储线环上方,通过所述引线块将导线引到储线环上;实现所述绕线环和所述储线环同轴固定或分离的长销轴;对储线环上的导线提供摩擦力的阻尼系统;以及固定在所述绕线架一侧的计数传感器,通过所述计数传感器获得导线在线束上的缠绕圈数。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电动缸;和所述电动缸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副;和所述丝杠螺母副的螺母固定连接的转接块,所述转接块和所述绕线架固定连接;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直线导轨固定件;以及直线导轨块,所述直线导轨块和固定在直线导轨固定件上的导轨滑动配合,并和所述丝杠螺母副中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组件为两组圆周均布的导向轮,一组导向轮和绕线环外表面的环形凸起接触配合;另一组导向轮和所述储线环外表面的环形凸起接触配合。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绕线架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绕线架进给方向平行;带轮动力组件,所述带轮动力组件包括两个楔形同步带轮以及连接在所述楔形同步带轮之间的双面多楔带;所述双面多楔带和所述绕线环上的楔形轮齿配合;以及固定在绕线架上的动力调节组件,通过所述动力调节组件调整双面多楔带的张紧力。所述动力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绕线架上的固定架;和所述固定架螺纹连接的调节轴;以及轴线方向和所述楔形同步轮轴线平行的楔形调节轮,所述楔形调节轮和固定在所述调节轴上,所述楔形调节轮和所述双面多楔带外表面接触配合。所述阻尼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绕线架上的磁性阻尼器;以及带有两个同步带轮的带轮组,所述带轮组和所述磁性阻尼器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带轮组的两个承阶梯状的同步带轮为作用轮,所述作用轮和所述储线环接触为所述储线环提供摩擦力。每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一侧设置有平V型的装夹开口;相对所述固定板滑动配合的一侧带有锯齿的锯型调节工件,所述锯型调节工件的运动方向为由定位块的平V型的装夹开口底端至开口端之间,所述锯型调节工件上设置有矩形凹槽;相对所述固定板沿垂直锯型调节工件方向滑动配合的直角三角限位块,所述直角三角限位块和所述锯型调节工件侧面的锯齿配合实现锯型调节工件的定位;以及和所述锯型调节工件垂直设置的夹紧块,所述夹紧块靠近一端的侧面和所述定位块装夹开口相对设置,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弧形开口,靠近另一端位置处和所述锯型调节工件以轴配合,相对所述锯型调节工件沿轴向伸缩及旋转,通过轴向的伸缩实现夹紧块与锯型调节工件的矩形凹槽配合或脱离配合。所述夹紧块和所述锯型调节工件轴配合处设置有弹簧。所述打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靠近绕线环的一侧的定位卡扣,通过所述定位卡扣固定导线的自由端;设置在支撑架上和所述定位卡扣位于同一侧的引线杆,所述引线杆靠近绕线环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引线勾;以及设置在支撑架的另一侧相对支撑架沿自身轴向滑动配合的勾线组件;所述勾线组件包括勾线杆、U型勾线头、导向定位杆、固定块、连接块及导向块;导向定位杆包括一个锯齿定位杆和一个平衡导向杆,锯齿定位杆和平衡导向杆均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导向块轴向间隙配合,勾线杆处于导向定位杆的中间位置,并与其平行,勾线杆穿过U型勾线头轴向中心位置,与U型勾线头间隙配合;所述U型勾线头通过连接块与导向定位杆固连实现U型勾线头的轴向伸出返回的动作,固定块用于U型勾线头勾线完成返还动作后的固定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通过装夹机构对原料进行固定,即对线束进行固定,绕线机构被绕线机构中的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驱动进行储线、绕线运动、能够有效且快速的将导线缠绕在线束上;对线束装夹后有拉紧的动作,使线束绑扎操作准备充分,防止了线束在绑扎过程中线束叠加、绑扎不均匀等现象;在绕线过程中克服了线缠绕、进给卡死的现象;储线与绕线不会相互干涉,储线、绕线自动化,打结机械化,本专利技术采用自动绕线、排线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绕线、排线,有效地提高了绕线的效率及质量,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中除动力装置外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中绕线环、储线环及导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中长销轴连接绕线环、储线环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中第二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中第一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中阻尼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束绑扎机中阻尼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线束绑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1);/n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两侧的两组装夹机构(2),通过两组所述装夹机构(2)对线束进行夹紧固定;/n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的绕线机构(3),通过所述绕线机构(3)实现储线以及对线束进行绕线;/n以及打结机构(4),通过所述打结机构(4)对绕线结束后的导线进行打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线束绑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
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两侧的两组装夹机构(2),通过两组所述装夹机构(2)对线束进行夹紧固定;
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上的绕线机构(3),通过所述绕线机构(3)实现储线以及对线束进行绕线;
以及打结机构(4),通过所述打结机构(4)对绕线结束后的导线进行打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绑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构(3)包括:
通过第二动力装置(37)带动相对支撑架(1)沿两组装夹机构(2)连接轴线方向进给运动的绕线架(31);
设置在所述绕线架(31)上并通过导向组件(34)支撑导向的绕线环(32),所述绕线环(32)通过第一动力装置(36)带动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绕线环(32)轴线和所述绕线架(31)进给方向同轴,所述绕线环(32)为带有缺口的环形体,所述绕线环(32)外表面设置有楔形轮齿(321),一侧设置有环形凸起;
和所述绕线环(32)同轴设置在绕线架(31)上的储线环(33),所述储线环(33)通过导向组件(34)支撑导向;所述储线环(33)为带有缺口的环形体,所述储线环(33)外表面一侧设置有环形凸起;
设置在所述绕线架(31)上的引线块(310),所述引线块(310)位于所述储线环(33)上方,通过所述引线块(310)将导线引到储线环(33)上;
实现所述绕线环(32)和所述储线环(33)同轴固定或分离的长销轴(39);
对储线环(33)上的导线提供摩擦力的阻尼系统(35);
以及固定在所述绕线架(31)一侧的计数传感器(38),通过所述计数传感器(38)获得导线在线束上的缠绕圈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绑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37)包括:
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上的电动缸(371);
和所述电动缸(371)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杠螺母副(372);
和所述丝杠螺母副(372)的螺母固定连接的转接块(373),所述转接块(373)和所述绕线架(31)固定连接;
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直线导轨固定件(374);
以及直线导轨块(375),所述直线导轨块和固定在直线导轨固定件(374)上的导轨滑动配合,并和所述丝杠螺母副(372)中的螺母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绑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34)为两组圆周均布的导向轮,一组导向轮和绕线环(32)外表面的环形凸起接触配合;另一组导向轮和所述储线环(33)外表面的环形凸起接触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绑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36)包括:
固定在所述绕线架(31)上的电机(363),所述电机(363)的输出轴和所述绕线架(31)进给方向平行;
带轮动力组件(361),所述带轮动力组件(361)包括两个楔形同步带轮以及连接在所述楔形同步带轮之间的双面多楔带;所述双面多楔带和所述绕线环(32)上的楔形轮齿(321)配合;
以及固定在绕线架(31)上的动力调节组件(362),通过所述动力调节组件(362)调整双面多楔带的张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绑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调节组件(362)包括:
固定在所述绕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佰超张宏宇张澧桐张洪明王俊生朱晶玉孙晨晨赵鹏程王鑫张雪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