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131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一根主线束和多根分线束移动至对应的主动夹持机构和从动夹持机构的上方;S2、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套装在转轴上的凸轮转动;S3、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主动夹持机构开合夹持主线束;S4、主动夹持机构带动与其联动的从动夹持机构开合夹持分线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通过主动夹持机构夹持主线束,通过从动夹持机构夹持分线束,实现一分多线束的夹持固定。

Clamping method of one division and multiple harne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飞机及自动化产品设备的迅猛发展,线束作为传递信息、能量的主要载体,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对线束制备的一致性要求日益严格。线束生产主要包括进料、插值、布线、包胶、扎带、检测等工序,各工序中人工是生产主力,线束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亟待提高,而线束的自动进料是制约线束自动化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一分多线束(如附图1所示)是指一根主线束110与多根分线束120相连接,需要将多根分线束120与主线束110焊接,并用胶带包胶成型。目前,该工序未实现自动化,缺少一分多线束的夹持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一根主线束和多根分线束移动至对应的主动夹持机构和从动夹持机构的上方;S2、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套装在转轴上的凸轮转动;S3、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主动夹持机构开合夹持主线束;S4、主动夹持机构带动与其联动的从动夹持机构开合夹持分线束。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301、凸轮带动与其抵接的主动夹持机构中的滑杆向上运动;S302、滑杆带动连接在其顶端的夹爪向上运动;S303、在夹爪伸出套装在滑杆上的滑套时打开手指;S304、在滑杆达到最大行程后凸轮带动滑杆归位;S305、滑杆带动夹爪向下运动,在滑套的作用下,使手指闭合。优选地,在步骤S2中,至少两个凸轮以不同的旋转角度套装在转轴上,当转轴驱动各凸轮转动时,各主动夹持机构依序打开夹爪的手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主动夹持机构夹持主线束,通过从动夹持机构夹持分线束,实现一分多线束的夹持固定。2、凸轮以不同的旋转角度套装在转轴上,能够实现主动夹持机构的依次开合,避免整体开合线束受轴向力过大而引起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一分多线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分多线束夹持装置的简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分多线束夹持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动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动夹持机构的动作状态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线束110、分线束120、电机210、凸轮220、转轴230、主动夹持机构240、弹簧241、滑套242、滑孔2421、滑杆243、凸台2431、夹爪244、从动夹持机构250、连杆260、基板270、开关28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是利用一分多线束夹持装置对主线束和分线束进行夹持固定,下面对一分多线束夹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分多线束夹持装置,包括:电机210、凸轮220、转轴230、主动夹持机构240、从动夹持机构250、连杆260和基板270,基板270作为一分多线束夹持装置的安装固定板,一分多线束夹持装置的其他结构固定在基板270上,为了美观,将电机210固定在基板270的底面,在基板270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的数量为主动夹持机构240与从动夹持机构250的数量之和,将主动夹持机构240与从动夹持机构250固定在基板270的固定孔中,使主动夹持机构240与从动夹持机构250的一小部分位于基板270的上方,而主动夹持机构240与从动夹持机构250的大部分位于基板270的下方。电机210优选为步进电机,可以精确控制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角度。转轴230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10的输出轴连接,转动230随电机210的输出轴同步转动。主动夹持机构240的数量为至少两套,用于夹持固定主线束。主动夹持机构240位于主线束的下方,从下向上夹持固定主线束。位于主线束下方的主动夹持机构240的数量为至少一套,以夹持固定主线束。优选地,在主线束的两端各布置一套主动夹持机构240,根据主线束的长度,选择布置在主线束中间位置的主动夹持机构240的数量。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四套主动夹持机构240,其中的三套布置于主线束的下方,即主线束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各布置一套,另一套布置于分线束的下方。凸轮220的数量与主动夹持机构240的数量相同,各个凸轮220分别套装在转轴230上对应于各主动夹持机构240的位置,各主动夹持机构240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凸轮220相抵接,在转轴230转动时带动各凸轮220转动,各凸轮220带动各主动夹持机构240开合,以夹持固定线束。为了避免各主动夹持机构240同步开合,各凸轮220以转轴230为旋转中心,在绕转轴230旋转不同角度后套装在转轴230上。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各主动夹持机构240的行程,使各主动夹持机构240的开合时间不同步,达到依序控制各主动夹持机构240的目的,防止主动夹持机构240整体开合,导致线束因受轴向力过大而引起损伤的问题。根据各主动夹持机构240的开合顺序,确定各凸轮220的旋转角度,以控制各主动夹持机构240按照预定的顺序进行开合。主动夹持机构240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主动夹持机构240包括弹簧241、滑套242、滑杆243和夹爪244;其中,滑杆243的底端具有一圈凸台2431,凸台2431与凸轮220相抵接,由凸轮220的转动带动滑杆243进行升降运动,滑杆243的顶端与夹爪244连接,在滑杆243进行升降运动时带动夹爪244进行开合,夹持固定线束。弹簧241与滑套242分别套装在滑杆243上,弹簧241位于滑套242的下方,弹簧241的一端与凸台2431抵接,另一端与滑套242的底部抵接,弹簧241用于保证凸轮220与凸台2431始终接触,对滑杆243起到辅助升降的作用。滑套242的顶部具有开口,开口的宽度略大于夹爪244的宽度,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夹爪244上升时,能够让夹爪244伸出滑套242;二是在夹爪244下降时,起到闭合夹爪244的作用。由于各凸轮220以不同的旋转角度套装在转轴230上,因此各滑杆243的运动行程不一致,各夹爪244开合的时间也不同,实现各主动夹持机构240依次开合夹持固定线束的目的。夹爪244可以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在夹爪244为一体结构时,夹爪244由弹性材料构成,弯折成两根手指,两根手指在未受外力时呈打开状态,当两根手指伸出滑套242的开口时,在弹力的作用下自然打开,当两根手指收回到滑套242内时,在开口的收拢下使两根手指闭合。在夹爪244为分体结构时,夹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一根主线束和多根分线束移动至对应的主动夹持机构和从动夹持机构的上方;/nS2、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套装在转轴上的凸轮转动;/nS3、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主动夹持机构开合夹持主线束;/nS4、主动夹持机构带动与其联动的从动夹持机构开合夹持分线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一根主线束和多根分线束移动至对应的主动夹持机构和从动夹持机构的上方;
S2、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套装在转轴上的凸轮转动;
S3、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主动夹持机构开合夹持主线束;
S4、主动夹持机构带动与其联动的从动夹持机构开合夹持分线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分多线束夹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01、凸轮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路超刘震宇余毅吴迪钟香梅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