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59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37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装置,包括与连接盘、上轴承座用螺栓连接一起的机器人法兰盘;上轴承座的中心孔装有关节轴承,涡轮式刻磨机能在沿关节轴承的球心摆动,外壳内安装有小气缸座,小气缸座圆周面上均布7个圆孔,圆孔内装有小气缸缸体,小气缸缸体内装有小气缸活塞,小气活塞前端杆位于圆孔内;压缩空气通过气动接头进入小气缸座和小气缸缸体内,推动小气缸活塞顶在外球面套上,压缩空气通过第二气动接头驱动涡轮式刻磨机的刀具夹头围绕自身轴心高速旋转。该铣毛刺浮动动力头,具有动力头浮动力稳定、浮动力可调,适应不同工件边、角、交叉孔等处的加工。可替代市场上的标准浮动动力头,且可根据产品的需求快速非标设计加工。

A floating power head device for debur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装置
本技术属于铝合金件自动生产线配套装置。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能有效搭载在机器人六轴上对铝合金件边缘的毛刺、毛边、飞边合模线等进行高效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的铝合金工件去毛刺大多采用手工加工,或者使用人工手持气动、电动工具进打磨,研磨,锉等方式进行去毛刺加工,手工操作的方式依赖于工人的熟练程度和注意力,极易造成对工件的损失,容易导致产品不良率上升。并且存在加工效率低下,加工精度低,加工后的产品表面粗糙不均匀等问题。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铣毛刺浮动动力头在加工时能贴紧工件进行加工,如同人手滑过工件进行柔性去毛刺,能有效避免造成刀具和工件的损坏,吸收工件及定位等因素的误差。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浮动动力头对非标准件的加工缺少适配性,由于非标准件的工件边,角,交叉孔等处形状不规则,需要经常要执行不规则的摆动动作,摆动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顿现象,影响了加工精度和效率。同时存在浮动力不稳定,不可调的缺点,由于对非标准件的加工装置进行单独定制的价格昂贵,货期长,很难适应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迅速适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装置包括机器人法兰盘(1),所述机器人法兰盘(1)与连接盘(2)、上轴承座(3)用螺栓连接一起;所述上轴承座(3)的中心孔装有关节轴承(6),所述关节轴承(6)与涡轮刻磨机座(4)上端连接;所述涡轮刻磨机座(4)的下端与涡轮式刻磨机(5)连接,所述涡轮式刻磨机(5)能沿关节轴承(6)的球心摆动;/n所述上轴承座(3)与套筒(9)的上端连接,所述套筒(9)的下端与外壳(10)连接;所述外壳(10)内安装有小气缸座(11),所述小气缸座(11)圆周面上均布7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装有小气缸缸体(12),所述小气缸缸体(12)内装有小气缸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铣毛刺浮动动力头装置包括机器人法兰盘(1),所述机器人法兰盘(1)与连接盘(2)、上轴承座(3)用螺栓连接一起;所述上轴承座(3)的中心孔装有关节轴承(6),所述关节轴承(6)与涡轮刻磨机座(4)上端连接;所述涡轮刻磨机座(4)的下端与涡轮式刻磨机(5)连接,所述涡轮式刻磨机(5)能沿关节轴承(6)的球心摆动;
所述上轴承座(3)与套筒(9)的上端连接,所述套筒(9)的下端与外壳(10)连接;所述外壳(10)内安装有小气缸座(11),所述小气缸座(11)圆周面上均布7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装有小气缸缸体(12),所述小气缸缸体(12)内装有小气缸活塞(13),所述小气缸活塞前端杆位于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勇肖国新孙岩韩勇毛健马向前王英峰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信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