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202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包括:上支座、往复振荡机构、下支座和防震系统;往复振荡机构包括电机、连轴器、轴承、样品适配器和弹性元件。往复振荡机构中电机高速旋转,经连轴器、轴承带动样品适配器做空间立体运动,在弹性元件的拉持作用下,使得样品适配器上样品容器作上下及左右立体高频振荡,使得样品得到充分研磨;轴承采用滚珠滚动轴承,不采用直线轴承,电机可输出更高的转速,提高研磨效果,提升研磨仪的样品处理能力,扩大应用领域范围;本研磨仪结构简单,体积可制作得小巧,重量轻,更方便携带;通过第一减震装置缓冲减轻了传递到下支座的振动,提升客户使用体验。

A grinding instrument with shockproof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辅助器材,特别是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
技术介绍
组织研磨装置是实验室样品制备常用工具,通过研磨球在样品管内来回震荡实现样本的粉碎、混合、均化以及细胞破碎等,在农业、生物医药、食品、质检、高校等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现有一般研磨机由于受到不平衡往复惯性力,特别是高速时,机器振动激烈,严重时导致机器可靠性下降,研磨效果不佳,同时给操作者身心带来不利影响。另外,现有研磨装置一般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实现电机旋转到活塞杆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但受到活塞杆处直线轴承承载能力的限制,一般研磨装置电机转速不超过2000r/min,部分类型样品达不到理想的研磨效果,而且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包括:上支座;往复振荡机构,其包括电机、连轴器、轴承、样品适配器和弹性元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上支座上,所述连轴器包括连轴部和倾斜轴部,所述连轴部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倾斜轴部的中心轴线与电机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成角度设置,所述样品适配器经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连轴器上倾斜轴部的外圆周,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到所述样品适配器上,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上支座上或连接到与所述上支座相连接的部件上;下支座,其安装于所述上支座的下方;防震系统,其至少包括一级设于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第一减震装置。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往复振荡机构中电机高速旋转,经连轴器、轴承带动样品适配器做空间立体运动,在弹性元件的拉持作用下,使得样品适配器上样品容器作上下及左右立体高频振荡,使得样品得到充分研磨;轴承采用滚珠滚动轴承,不采用直线轴承,电机可输出更高的转速,提高研磨效果,提升研磨仪的样品处理能力,扩大应用领域范围;本研磨仪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更方便携带;通过第一减震装置缓冲减轻了传递到下支座的振动,提升客户使用体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为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或气体阻尼器。进一步地,所述防震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支座下方的第二减震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为橡胶阻尼器、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或气体阻尼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下支座上设置第二减震装置,进一步隔振,大大提升防震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防震系统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下支座上并包围住所述往复振荡机构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消音缓冲材料。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壳体隔振消音,使得研磨仪处于低噪低振水平,极大提升客户体验,减少对周围人员干扰。进一步地,所述样品适配器包括适配器基体、试管夹持件和试管,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于连轴器倾斜轴部的外周,所述适配器基体下部开有安装孔并套设于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试管夹持件固定于所述适配器基体上,试管夹持于所述试管夹持件的夹片之间。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方便制造,也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试管夹持件以适应用户需求,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一电机支架安装在所述上支座上,所述电机支架包括与所述上支座表面相贴合固定的水平部、与所述水平部相垂直的电机安装部以及同时与所述水平部和电机安装部相垂直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至少为两块,两块支撑筋分别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至少两个拉簧,两拉簧分别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两侧,拉簧的一端连接在适配器基体上的挂持部上,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机支架的支撑筋上。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橡胶片,橡胶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适配器基体和电机支架上。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电机安装稳定性,采用相对设置的拉簧,装配工艺简单,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电机支架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上支座;2-往复振荡机构;21-电机;22-连轴器;221-连轴部;222-倾斜轴部;23-轴承;24-样品适配器;241-适配器基体;2411-挂持部;242-试管夹持件;243-试管;25-弹性元件;3-下支座;4-第一减震装置;5-第二减震装置;6-电机支架;61-水平部;62-电机安装部;63-支撑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包括:上支座1;往复振荡机构2,其包括电机21、连轴器22、轴承23、样品适配器24和弹性元件25,电机21安装在上支座1上,连轴器22包括连轴部221和倾斜轴部222,连轴部221连接在电机21的输出轴上,倾斜轴部222的中心轴线与电机21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成角度设置,样品适配器24经轴承23安装于连轴器22上倾斜轴部222的外圆周,弹性元件25一端连接到样品适配器24上,弹性元件25另一端连接到上支座1上或连接到与上支座1相连接的部件上;下支座3,其安装于上支座1的下方;防震系统,其至少包括一级设于上支座1和下支座3之间的第一减震装置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往复振荡机构中电机高速旋转,经连轴器、轴承带动样品适配器做空间立体运动,在弹性元件的拉持作用下,使得样品适配器上样品容器作上下及左右立体高频振荡,使得样品得到充分研磨;轴承采用滚珠滚动轴承,不采用直线轴承,电机可输出更高的转速,提高研磨效果,提升研磨仪的样品处理能力,扩大应用领域范围;本研磨仪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更方便携带;通过第一减震装置缓冲减轻了传递到下支座的振动,提升客户使用体验。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连轴器上倾斜轴部222的中心轴线与连轴部221的内孔中心轴线所成角度α为3°-20°。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震装置4为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或气体阻尼器。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震系统还包括安装于下支座3下方的第二减震装置5。第二减震装置5为橡胶阻尼器、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或气体阻尼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下支座上设置第二减震装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支座;/n往复振荡机构,其包括电机、连轴器、轴承、样品适配器和弹性元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上支座上,所述连轴器包括连轴部和倾斜轴部,所述连轴部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倾斜轴部的中心轴线与电机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成角度设置,所述样品适配器经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连轴器上倾斜轴部的外圆周,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到所述样品适配器上,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上支座上或连接到与所述上支座相连接的部件上;/n下支座,其安装于所述上支座的下方;/n防震系统,其至少包括一级设于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第一减震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支座;
往复振荡机构,其包括电机、连轴器、轴承、样品适配器和弹性元件,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上支座上,所述连轴器包括连轴部和倾斜轴部,所述连轴部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倾斜轴部的中心轴线与电机输出轴的中心轴线成角度设置,所述样品适配器经所述轴承安装于所述连轴器上倾斜轴部的外圆周,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到所述样品适配器上,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上支座上或连接到与所述上支座相连接的部件上;
下支座,其安装于所述上支座的下方;
防震系统,其至少包括一级设于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之间的第一减震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为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或气体阻尼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支座下方的第二减震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装置为橡胶阻尼器、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或气体阻尼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防震系统的研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净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