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78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物的检测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液相色谱仪方法进行测定,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为593纳米,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0.8‑1.2毫升/分钟,进样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物的检测方法,具体是指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永固紫RL,英文名称为PigmentViolet23,CAS号为6358-30-1,分子式为C34H22Cl2N4O2,分子量589.47,是一种色泽鲜艳的蓝光紫色粉末,不溶于水,在二甲基亚砜中稳定,分解温度大于322℃,相对密度(d20)1.5。不可燃,也无腐蚀性。永固紫具有很高的着色力,优异的耐热性、耐晒性和耐升华性。可用于涂料、油墨、橡胶和塑料的着色以及合成纤维的原液着色。如何精确测定永固紫的含量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目前文献还没有。目前未进行测定存在的问题:永固紫RL是二恶嗪类的高档有机颜料。具有突出的着色强度与光亮度及其优异的耐热、耐渗性和良好的耐光牢度,各项性能都很优良的特点,其使用面广泛,是多种涂料、塑料、有机玻璃、橡胶、纺织印花、溶剂量、水性墨、包装印刷等领域深受欢迎的品种,在胶印、凹印、柔版印刷上也都适用。由于这些领域与消费者广泛接触,因此永固紫如果纯度不够,有可能存在一些有害杂质,尤其是多氯联苯和芳胺,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测量永固紫的纯度,有助于下游使用方更好控制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便捷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色谱仪方法进行测定,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为593纳米,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0.8-1.2毫升/分钟,进样体积10~20微升,柱温为25~35℃。作为优选,上述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所述色谱柱为内径4.6毫米,柱长150毫米,填料粒径5微米。作为优选,上述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所述流速为1.0毫升每分钟。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对特定测定条件的摸索,反复试验筛选,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永固紫进行含量测定,选用特定的色谱柱和流动相使永固紫和其他有机杂质更好的分离,方法重现性好,提供了测定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所测得永固紫的含量精度方面更加准确,可更好用于下游用户检查永固紫的纯度。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作具体说明:实施例1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为593纳米,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0.8-1.2毫升每分钟,进样体积20微升,柱温分别为35℃。所得结果如附图1所示。实施例2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为593纳米,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1.0毫升每分钟,进样体积15微升,柱温分别为25℃,其中色谱柱为内径4.6毫米,柱长150毫米,填料粒径5微米。结果与实施例1相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色谱仪方法进行测定,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为593纳米,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0.8-1.2毫升/分钟,进样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固紫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色谱仪方法进行测定,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为593纳米,色谱柱为反相C18柱,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流速为0.8-1.2毫升/分钟,进样体积微升,柱温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霄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瑞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