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测定等离子体杀菌后悬浮液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5276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1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测定等离子体杀菌后悬浮液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主要的机理是:丙二醛本身能够与TBA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为红棕色,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光度换算出丙二醛的含量。首先完成丙二醛标准曲线的测定;接着测定悬浮菌液中丙二醛含量。本方明方法灵敏度非常高,能够表征等离子体杀菌过程中自由基与细菌的作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毒
,特别是提供了。
技术介绍
丙二醛(MDA) —般是由于氧自由基攻击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PUFA)后生成的,因此是一种脂质过氧化作用终产物的标志物,并且丙二醛是经过脂质过氧化作用后终产物产生量较多的一种。因此,丙二醛含量被用来检测细菌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另外要说明的是丙二醛本身具有细胞毒性,能够造成DNA损伤,或者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甚至能够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以及功能。因此丙二醛浓度越高,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会越低,最终细胞膜会丧失流动性。也可以用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悬浮菌液中丙二醛的浓度来表征自由基与细菌的作用情况。目前国内外对等离子体杀菌后悬浮液中丙二醛含量的研宄甚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主要的机理是:丙二醛本身能够与TBA发生反应(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时)生成的物质为红棕色,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光度换算出丙二醛的含量。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以上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的步骤如下:(I)、丙二醛标准曲线的测定,称取97% 1,1,3,3_四乙氧基甲烷的丙二醛标准储备液0.315g,加蒸馏水溶解并在IL容量瓶中定容,然后用稀释法制作出80 μ g/ml、60 μ g/ml、40 μ g/ml、20 μ g/ml 的丙二醛标准溶液;然后测定 O μ g/ml、20 μ g/ml、40 μ g/ml、60 μ g/ml、80 μ g/ml的丙二醛标准溶液在532nm下的吸光度,以丙二醛浓度(μ g/mL)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2)、悬浮菌液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将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过的菌膜膜块放置到1ml磷酸盐缓冲液中悬浮振荡,所得液体即为待测液体;在测定之前将每个样品离心处理,取上清液1ml,加入到编号的试管中,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三氯乙酸溶液,并混合均匀;然后再将混合后的样品离心处理,取上清液2ml,在加入3ml的硫代巴比妥酸,将样品混合均匀后放在水浴锅中水浴lOmin,其中温度保持在95°C,待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测定样品在532nm处的吸光度值;然后将吸光度值代入到标准曲线中就能计算出对应样品的丙二醛含量。【附图说明】图1为丙二醛(MDA)含量与杀菌效果曲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在超净工作台中,制备含有大肠杆菌菌种(编号:ATTC25922)的菌膜膜块备用。(I)、丙二醛标准曲线的测定,称取97% 1,1,3,3_四乙氧基甲烷的丙二醛标准储备液0.315g,加蒸馏水溶解并在IL容量瓶中定容,然后用稀释法制作出80 μ g/ml,60 μ g/ml、40yg/ml、20yg/ml的丙二醛标准溶液,放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注意保存时间不宜超过 24h ;然后测定 O μ g/ml、20 μ g/ml、40 μ g/ml、60 μ g/ml、80 μ g/ml 的丙二醛标准溶液在532nm下的吸光度,以丙二醛浓度(y g/mL)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2)悬浮菌液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选用空气微弧等离子体射流作为等离子体发生源,将经过0s、10s、15S、20S、25S、30S等离子体处理过的(处理距离2cm)菌膜膜块放置到1ml磷酸盐缓冲液中悬浮振荡,所得液体即为待测液体;在测定之前将每个样品离心处理(6000rpm,1min),取上清液1ml,加入到编号的试管中,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三氯乙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0% ),并混合均匀;然后再将混合后的样品离心处理(6000rpm, 1min),取上清液2ml,在加入3ml的硫代巴比妥酸(质量分数0.6% ),将样品混合均匀后放在水浴锅中水浴lOmin,其中温度保持在95°C,待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测定样品在532nm处的吸光度值;然后将吸光度值代入到标准曲线中就能计算出对应样品的丙二醛含量。实验结果见附图1,能够看到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确实能够立即造成细胞中脂质过氧化作用,并且在Os处理时间到20s处理时间内,菌液悬浮液中的丙二醛含量逐步上升,在等离子体处理30s后达到了峰值,然后,在30s处理样品中丙二醛开始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0-30s等离子体处理时,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物质(主要是ROS)刻蚀细菌的细胞膜,与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反应,从而生成丙二醛,然后由于超过30s后,所有的细菌都已经死亡,说明等离子体对膜的破坏作用已经很严重,此时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被消耗,丙二醛的生成量减少,然后丙二醛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开始转化或者分解。表现为丙二醛含量开始下降,可以预测,随着等离子体处理的时间进一步延长,丙二醛含量会继续下降。另外,当丙二醛大量生成后,由于细胞裂解,一部分DNA释放出来,丙二醛本身也能造成DNA的损伤而造成细菌死亡。【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丙二醛标准曲线的测定,称取97%1,1,3,3_四乙氧基甲烷的丙二醛标准储备液0.315g,加蒸馏水溶解并在IL容量瓶中定容,然后用稀释法制作出80 μ g/ml、60 μ g/ml、40 μ g/ml、20 μ g/ml 的丙二 醛标准溶液;然后测定 O μ g/ml、20 μ g/ml、40 μ g/ml、60 μ g/ml、80 μ g/ml的丙二醛标准溶液在532nm下的吸光度,以丙二醛浓度(μ g/mL)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 (2)、悬浮菌液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将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过的菌膜膜块放置到1ml磷酸盐缓冲液中悬浮振荡,所得液体即为待测液体;在测定之前将每个样品离心处理,取上清液1ml,加入到编号的试管中,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三氯乙酸溶液,并混合均匀;然后再将混合后的样品离心处理,取上清液2ml,在加入3ml的硫代巴比妥酸,将样品混合均匀后放在水浴锅中水浴lOmin,其中温度保持在95°C,待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测定样品在532nm处的吸光度值;然后将吸光度值代入到标准曲线中就能计算出对应样品的丙二醛含量。【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主要的机理是:丙二醛本身能够与TBA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为红棕色,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光度换算出丙二醛的含量。首先完成丙二醛标准曲线的测定;接着测定悬浮菌液中丙二醛含量。本方明方法灵敏度非常高,能够表征等离子体杀菌过程中自由基与细菌的作用情况。【IPC分类】G01N21-31【公开号】CN104777120【申请号】CN201510217966【专利技术人】杜长明, 马丹燕 【申请人】中山大学【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测定等离子体杀菌后悬浮液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丙二醛标准曲线的测定,称取97%1,1,3,3‑四乙氧基甲烷的丙二醛标准储备液0.315g,加蒸馏水溶解并在1L容量瓶中定容,然后用稀释法制作出80μg/ml、60μg/ml、40μg/ml、20μg/ml的丙二醛标准溶液;然后测定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的丙二醛标准溶液在532nm下的吸光度,以丙二醛浓度(μg/mL)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出标准曲线;(2)、悬浮菌液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将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过的菌膜膜块放置到10ml磷酸盐缓冲液中悬浮振荡,所得液体即为待测液体;在测定之前将每个样品离心处理,取上清液1ml,加入到编号的试管中,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的三氯乙酸溶液,并混合均匀;然后再将混合后的样品离心处理,取上清液2ml,在加入3ml的硫代巴比妥酸,将样品混合均匀后放在水浴锅中水浴10min,其中温度保持在95℃,待样品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测定样品在532nm处的吸光度值;然后将吸光度值代入到标准曲线中就能计算出对应样品的丙二醛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长明马丹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