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158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冷水箱、热水箱、水泵、热泵机组和控制器,热泵机组与水泵连接,热水箱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水泵上所设的电磁阀以及热泵机组中的压缩机连接,热泵机组中蒸发器管所连的压缩机的输送管以及冷煤罐回收冷煤的输送管上均设有压力开关,控制器上设有单片机和稳压模块;稳压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位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一些水源热水机组智能控制系统,因在热泵机组的输送管上设有压力开关,可通过所测得输送管冷媒的压力,来得到加热速度,从而再通过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由控制器计算是否打开电磁阀对热泵机组进行供水。在提供水时无需考虑供水的压力,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保证限定温度值的热水产生,速度快,可满足商业以及工业对热水量的需求。传统水源热水机组智能控制系统中稳压电源部分的电路原理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水源热水机组智能控制系统的稳压电源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水源热水机组智能控制系统的稳压电源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冷水箱、热水箱、水泵、热泵机组和控制器,所述冷水箱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热泵机组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热水箱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泵上所设的电磁阀以及所述热泵机组中的压缩机连接,所述热泵机组中蒸发器管所连的压缩机的输送管以及冷煤罐回收冷煤的输送管上均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单片机和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位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一端通过所述熔断器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滑动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在另一个固定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中间节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的另一端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S-202T。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稳压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为32kΩ。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稳压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第六电阻的阻值为28kΩ。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三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冷水箱、热水箱、水泵、热泵机组和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单片机和稳压模块,稳压模块与单片机连接;稳压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位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电压输出端,该稳压模块与传统水源热水机组智能控制系统的稳压电源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三二极管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本专利技术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水源热水机组智能控制系统中稳压电源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实施例中稳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实施例中,其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该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冷水箱1、热水箱2、水泵3、热泵机组4和控制器5,冷水箱1与水泵3连接,热泵机组4与水泵3连接,热水箱2中设有温度传感器21,控制器5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1、水泵3上所设的电磁阀31以及热泵机组中的压缩机连接,热泵机组4中蒸发器管所连的压缩机的输送管以及冷煤罐回收冷煤的输送管上均设有压力开关41,压力开关41与控制器5连接,控制器5上设有单片机51和稳压模块52,稳压模块52与单片机51连接。使用时,当热水箱2内的热水温度发生变化时,控制器5发送指令到电磁阀31,使得水泵3将冷水箱1内的冷水抽到热泵机组4内,然后控制器5再由压力开关41感知冷媒压力,再发送指令启动压缩机工作时,冷媒开始气化—吸热,液化—放热的循环,将冷水进行加热进入热水箱2。因加热的速度主要还是由冷媒流动速度所决定,为此,通过压力开关41感知冷媒流动时产生的压力,可以巧妙经计算得出单位时间内加热水的速度、容量以及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对单片机51的程序烧录进行软件的优化以及功能的增加,再在控制器5上增加无线通讯模块,如GSM通讯模块、WiFi模块等,通过无线方式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箱、热水箱、水泵、热泵机组和控制器,所述冷水箱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热泵机组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热水箱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泵上所设的电磁阀以及所述热泵机组中的压缩机连接,所述热泵机组中蒸发器管所连的压缩机的输送管以及冷煤罐回收冷煤的输送管上均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单片机和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n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位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一端通过所述熔断器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滑动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在另一个固定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中间节点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的另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化热泵热水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箱、热水箱、水泵、热泵机组和控制器,所述冷水箱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热泵机组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热水箱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泵上所设的电磁阀以及所述热泵机组中的压缩机连接,所述热泵机组中蒸发器管所连的压缩机的输送管以及冷煤罐回收冷煤的输送管上均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单片机和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电压输入端、熔断器、变压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位器、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入端的一端通过所述熔断器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入端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滑动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在另一个固定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电压输出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陈贤森江明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力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