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钼酸盐防水缓蚀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190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钼酸盐防水缓蚀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采用乙醇水溶液、硅烷偶联剂和冰乙酸组成的硅烷活化液对金属进行表面硅氧基化处理,再采用含有钼酸钠的反相微乳液对金属进行浸泡处理。其中,硅烷活化液起到了模板剂、防水剂和缓蚀剂等作用,反相微乳液提供微量钼酸盐水溶液,起到延缓成膜,形成致密和光滑缓蚀膜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单浸泡处理能够就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性好、防水性强的高效缓蚀保护膜,具有憎水性的缓蚀保护膜,具有在低浓度钼酸盐条件下制备致密缓蚀膜的优点,在金属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钼酸盐防水缓蚀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腐蚀和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钼酸盐防水缓蚀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缓蚀保护处理是金属防护的一个重要手段,深受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的重视。钼酸盐作为一种常见金属缓蚀剂,其辅助增强缓蚀效率研究是个重要研究问题。目前,文献报道了多种利用有机烷基硅氧烷协同钼酸盐提高金属耐腐蚀性能的研究工作。有机硅氧烷水解产生的硅羟基能够与金属基体产生很强的吸附作用,在防腐涂层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例如:吴海江等人在钼酸钠处理过的热镀钢板上再浸涂一层硅烷膜,获得了密而厚的双层复合膜。芮书静等人研究了在硅烷缓蚀液中加入苯并三氮唑等缓蚀剂对铁基体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彭叔森等人也发现含有苯并三氮唑的硅烷封护液能够提高铜耐腐蚀性能。申佳佳等人将钼酸钠加入硅烷水解液中,制备出钼酸盐改性硅烷膜,也增强了金属耐腐蚀性。上述文献报道有两种思路:1)基于首先生成钼酸盐缓蚀膜在浸涂一层硅烷膜方法;2)采用硅烷缓蚀液混合钼酸盐一步法制备出混合缓蚀膜。其中,这两种思路都采用了高浓度的钼酸盐(>10g/L),主要源于钼酸盐水溶液成膜性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钼酸盐防水缓蚀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n(1)金属表面硅氧基化处理/n将金属基材浸入硅烷活化液中,超声活化处理1~5min,所述的硅烷活化液由体积浓度为75%~90%的乙醇水溶液、硅烷偶联剂和冰乙酸制成,其中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乙醇水溶液体积的5%~15%,冰乙酸的用量为乙醇水溶液体积的0.1%~0.5%;/n(2)金属样品缓蚀处理/n将表面硅氧基化处理后的金属基材在反相微乳液中浸泡20~30h,取出后真空干燥;其中,该反相微乳液由油相、水相、复配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油相为环己烷,水相为0.001~2.5mol/L的钼酸钠水溶液,水相的加入量为油相体积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钼酸盐防水缓蚀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组成:
(1)金属表面硅氧基化处理
将金属基材浸入硅烷活化液中,超声活化处理1~5min,所述的硅烷活化液由体积浓度为75%~90%的乙醇水溶液、硅烷偶联剂和冰乙酸制成,其中硅烷偶联剂的用量为乙醇水溶液体积的5%~15%,冰乙酸的用量为乙醇水溶液体积的0.1%~0.5%;
(2)金属样品缓蚀处理
将表面硅氧基化处理后的金属基材在反相微乳液中浸泡20~30h,取出后真空干燥;其中,该反相微乳液由油相、水相、复配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油相为环己烷,水相为0.001~2.5mol/L的钼酸钠水溶液,水相的加入量为油相体积的5%~15%,复配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组成为:聚氧乙烯蓖麻油55%~65%、司班-8035%~45%,助表面活性剂为乙醇,复配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g:4~8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酸盐防水缓蚀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80%~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钼酸盐防水缓蚀膜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普军孙存冲赵光涛刘亚冲杨小刚成小林凡小盼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