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16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钢板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17%~0.20%,Si:0.20%~0.35%,Mn:0.70%~1.35%,P≤0.020%,S≤0.015%,Al:0.020%~0.050%,Nb:0.012%~0.020%,V:0.015~0.030%,碳当量Ceq≤0.4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钢水精炼、控轧控冷及正火热处理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既保证了钢板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又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且‑30℃低温冲击韧性优良,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钢材来说,随着碳当量的降低,钢板的焊接性会更加优良,同时,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可以保证设备在寒冷地区不易断裂,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其化学成分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17%~0.20%,Si:0.20%~0.35%,Mn:0.70%~1.35%,P≤0.020%,S≤0.015%,Al:0.020%~0.050%,Nb:0.012%~0.020%,V:0.015~0.030%,碳当量Ceq≤0.4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注:碳当量Ceq=C+Mn/6+(Cr+Mo+V)/5+(Ni+Cu)/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钢板的厚度为10~40mm。本专利技术所述钢板屈服强度≥345MPa,抗拉强度485~620MPa,延伸率≥22%,-30℃横向冲击功≥60J。本专利技术所述钢板的生产工序包括钢水精炼、钢坯加热、钢板轧制、钢板轧后冷却及正火热处理工序;所述钢水精炼工序:白渣保持时间≥25min,真空度66Pa以下保持时间≥15min。所述钢板的钢坯加热工序:钢坯最高加热温度1270℃,均热温度1240~1260℃,加热时间≥9min/cm。所述钢板轧制工序:采用两阶段轧制工艺,Ⅰ阶段开轧温度为1030~1100℃,Ⅱ阶段开轧温度为850~880℃,终轧温度为800~840℃,最大道次压下率≥15%。所述钢板轧后冷却工序:钢板轧制完毕入水,水冷至670~710℃。所述钢板正火工序:保温温度Ac3+(30~50)℃,保温时间2.0~2.5min/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控制较低的碳当量,在仅加入微合金元素0.020%以下的Nb和0.030%以下V的情况下,通过强化加热和控轧控冷工艺,增大轧制的道次压下率,细化铁素体晶粒至≥8.5级,以及轧后入水冷却,防止晶粒进一步长大,获得细化的晶粒组织,弥补了碳当量偏低导致的强度下降,既保证了钢板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又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且-30℃低温冲击韧性优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降低碳当量,提高了钢材的焊接性能,并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工序简单,合金元素和微合金含量较低,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2制备的钢板的金相组织图(500倍)。图2为实施例6制备的钢板的金相组织图(500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厚度规格10mm,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17%,Si:0.25%,Mn:0.95%,P:0.012%,S:0.008%,Al:0.050%,Nb:0.012%,V:0.015,Ceq:0.37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1)精炼工序:白渣保持时间25min,真空度66Pa以下保持时间15min。(2)加热工序:钢坯加热温度最高1270℃,均热温度1240℃,加热时间9min/cm。(3)轧制工序:采用两阶段轧制工艺;Ⅰ阶段开轧温度为1050℃,Ⅱ阶段开轧温度为880℃,终轧温度为835℃,最大道次压下率15%。(4)轧后冷却工序:轧后水冷至705℃。(5)正火工序:保温温度Ac3+30℃,保温时间2.5min/mm。本实施例所得钢板力学性能等指标见表1,晶粒度为9.5级。实施例2本实施例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厚度规格15mm,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18%,Si:0.20%,Mn:1.25%,P:0.008%,S:0.005%,Al:0.020%,Nb:0.015%,V:0.025,Ceq:0.39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1)精炼工序:白渣保持时间30min,真空度66Pa以下保持时间18min。(2)加热工序:钢坯加热温度最高1270℃,均热温度1260℃,加热时间10min/cm。(3)轧制工序:采用两阶段轧制工艺;Ⅰ阶段开轧温度为1100℃,Ⅱ阶段开轧温度为865℃,终轧温度为840℃,最大道次压下率16%。(4)轧后冷却工序:轧后水冷至670℃。(5)正火工序:保温温度Ac3+50℃,保温时间2.0min/mm。本实施例所得钢板力学性能等指标见表1,晶粒度为8.5级。实施例3本实施例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厚度规格20mm,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20%,Si:0.29%,Mn:0.70%,P:0.020%,S:0.003%,Al:0.025%,Nb:0.018%,V:0.030,Ceq:0.38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1)精炼工序:白渣保持时间32min,真空度66Pa以下保持时间16min。(2)加热工序:钢坯加热温度最高1270℃,均热温度1245℃,加热时间9min/cm。(3)轧制工序:采用两阶段轧制工艺;Ⅰ阶段开轧温度为1030℃,Ⅱ阶段开轧温度为850℃,终轧温度为800℃,最大道次压下率16%。(4)轧后冷却工序:轧后水冷至710℃。(5)正火工序:保温温度Ac3+35℃,保温时间2.3min/mm。本实施例所得钢板力学性能等指标见表1,晶粒度为9.0级。实施例4本实施例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厚度规格30mm,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19%,Si:0.35%,Mn:1.12%,P:0.010%,S:0.006%,Al:0.035%,Nb:0.020%,V:0.018,Ceq:0.392,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1)精炼工序:白渣保持时间29min,真空度66Pa以下保持时间20min。(2)加热工序:钢坯加热温度最高1270℃,均热温度1245℃,加热时间10min/cm。(3)轧制工序:采用两阶段轧制工艺;Ⅰ阶段开轧温度为1060℃,Ⅱ阶段开轧温度为876℃,终轧温度为810℃,最大道次压下率18%。(4)轧后冷却工序:轧后水冷至685℃。(5)正火工序:保温温度Ac3+45℃,保温时间2.2min/mm。本实施例所得钢板力学性能等指标见表1,晶粒度为10.5级。实施例5本实施例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17%~0.20%,Si:0.20%~0.35%,Mn:0.70%~1.35%,P≤0.020%,S≤0.015%,Al:0.020%~0.050%,Nb:0.012%~0.020%,V:0.015~0.030%,碳当量Ceq≤0.4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化学成分组成:C:0.17%~0.20%,Si:0.20%~0.35%,Mn:0.70%~1.35%,P≤0.020%,S≤0.015%,Al:0.020%~0.050%,Nb:0.012%~0.020%,V:0.015~0.030%,碳当量Ceq≤0.4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屈服强度≥345MPa,抗拉强度485~620MPa,延伸率≥22%,-30℃横向冲击功≥60J。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低碳当量SA537CL1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生产工序包括钢水精炼、钢坯加热、钢板轧制、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李杰龙杰刘生石莉林明新李肖
申请(专利权)人: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