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及包含其的飞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96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及包含其的飞行汽车,包括万向节机构,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输入端导入第一动力源;转动隔离机构,包括上隔离外盘、上隔离内盘、下隔离外盘及下隔离内盘,上隔离外盘和上隔离内盘之间形成第一圆环间隙,下隔离外盘和下隔离内盘之间形成第二圆环间隙;隔离盘连接件,上端部插入第一圆环间隙内,下端部插入第二圆环间隙内;上支撑架,顶部与下隔离外盘及下隔离内盘固定连接,上支撑架导入有第二动力源;万向节机构的输出端与上隔离外盘以及上隔离内盘固定连接,第二动力源驱动上支撑架绕自身的底部转动,进而带动转动隔离机构整体摆动。使用该倾转机构可实现机翼在两个维度的转动,且不会产生机构干涉。

Wing tilting mechanism of flying car and flying car includ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及包含其的飞行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空两栖交通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及包含其的飞行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购买家用汽车,导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了3.25亿辆以上,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因此飞行汽车作为一种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保证飞行汽车在地面行驶时其机翼不会碰撞到道路上的车辆、行人和建筑物等外界因素或者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飞行汽车的机翼需要折叠倾转到车身上方,从而保证飞行汽车在路面行驶时的安全。而且为了提高机翼倾转的速度,方便飞行汽车控制系统对飞行与行驶姿态进行调控,需要使得机翼能够同时实现绕着在空间内相交的两个轴线同步旋转,从而对机翼的倾转机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能够保证机翼实现空间内两种不同自由度的旋转。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万向节机构,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导入第一动力源;/n转动隔离机构,包括上隔离外盘、上隔离内盘、下隔离外盘以及下隔离内盘,所述上隔离外盘和所述上隔离内盘分别相应地设置在所述下隔离外盘以及所述下隔离内盘的上方,所述上隔离外盘和所述上隔离内盘之间形成第一圆环间隙,所述下隔离外盘和所述下隔离内盘之间形成第二圆环间隙;/n若干个隔离盘连接件,其上端部插入至所述第一圆环间隙内,其下端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圆环间隙内,所述隔离盘连接件可在所述第一圆环间隙内以及所述第二圆环间隙内做圆周运动;以及/n上支撑架,其顶部与所述下隔离外盘以及下隔离内盘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万向节机构,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导入第一动力源;
转动隔离机构,包括上隔离外盘、上隔离内盘、下隔离外盘以及下隔离内盘,所述上隔离外盘和所述上隔离内盘分别相应地设置在所述下隔离外盘以及所述下隔离内盘的上方,所述上隔离外盘和所述上隔离内盘之间形成第一圆环间隙,所述下隔离外盘和所述下隔离内盘之间形成第二圆环间隙;
若干个隔离盘连接件,其上端部插入至所述第一圆环间隙内,其下端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圆环间隙内,所述隔离盘连接件可在所述第一圆环间隙内以及所述第二圆环间隙内做圆周运动;以及
上支撑架,其顶部与所述下隔离外盘以及下隔离内盘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架上导入有第二动力源;
所述万向节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上隔离外盘以及上隔离内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源可驱动所述上支撑架绕自身的底部转动,所述上支撑架的顶部带动所述转动隔离机构整体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锥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设置在上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动力源经所述第一锥齿轮导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汽车机翼倾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支撑架和连接板,所述上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转动隔离机构的两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鸿文韩金燕王昌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佳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