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54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粘合剂(30)和流动成形螺钉(40)由第一接合元件(10)和第二接合元件(20)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其中,在将第二接合元件(20)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10)上之前,在第二接合元件的接合面(21)中构成围绕至少一个螺钉位置(P)的凹部(23),在所述至少一个螺钉位置上,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穿过第二接合元件(20)。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借助于粘合剂和至少一个流动成形螺钉(或流钻螺钉)由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借助于粘合剂和流动成形螺钉由两个接合元件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大多将两个平板或一个平板与另一个构件作为接合元件连接。这些板或这个板与该构件的连接应通过粘合剂和流动成形螺钉尽可能可负载地构造。当这些板或这个板通过流动成形螺钉与该构件连接时,该流动成形螺钉至少侵入到所涉及的接合元件中的一个接合元件中并且在此成形孔和螺纹。当成形孔和螺纹时,材料被熔化并且被排挤。在已知方法中,被排挤的材料至少部分地在各接合元件之间输送。各接合元件之间的材料在各接合元件之间产生间隙并且使所述接合元件中的至少一个接合元件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变形。通过间隙形成,设置在各接合元件之间的粘合层受到粘合剂的干扰,使得在间隙的区域中的粘合层构成与周围区域相比较小的对接合元件的附着力。由此,在由于较小的附着力导致断裂之前,粘合层的受干扰的区域与未发生间隙形成的周围区域相比能够接收明显较小的力。为了避免间隙形成,此外已知的是,为流动成形螺钉设置导向孔,使得必须排挤较小量的材料并且由此在各接合元件之间输送较少量的材料。然而这里的缺点是,仍然发生间隙形成,所述间隙形成与没有导向孔的方法相比仅仅更小。此外,为了制造导向孔,需要其他的方法步骤,所述其他的方法步骤是耗时的且昂贵的,因为为此必须设置通常不需要的机器并且必须将各接合元件定位在该机器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之间形成的粘合层具有基本上均匀的高附着力,并且各接合元件不会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变形。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该复合构件包括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a.将粘合剂施加到第一接合元件的一个接合面上;b.将第二接合元件的一个接合面设置在第一接合元件的所述接合面上,其中,粘合剂由此在各接合元件之间面状地分布,并在各接合元件之间成形为尚未硬化的粘合层;c.通过将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在第二接合元件上的至少一个螺钉位置处旋入,将第二接合元件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上,其中,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穿过第二接合元件旋入到第一接合元件中,并且同时成形用于到第一接合元件中的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的孔和螺纹的流孔。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第二接合元件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上之前,在第二接合元件的接合面中形成凹部。凹部围绕至少一个螺钉位置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螺钉位置上,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穿过第二接合元件,从而由流动成形螺钉排挤的材料至少部分地被凹部接收。通过该凹部,在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之间形成空心空间。当将第二接合元件设置在第一接合元件上并将第二接合元件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上时,该空心空间填充有粘合剂。在将流动成形螺钉旋入第一接合元件中时由流动成形螺钉排挤的材料至少部分地朝向第二接合元件的方向运动。朝向第二接合元件的方向从第一接合元件运动出来并在传统的方法中导致间隙形成的整个材料被在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之间的空心空间接收,从而不会形成间隙。如果第二接合元件不具有通孔,从而流动成形螺钉也在第二接合元件中形成孔和螺纹,则在此被排挤的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同样被输送到空心空间中,其中,该空心空间也设计成接收该材料。在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中,第二接合元件是板并且尤其是铝板。此外,第一接合元件有利地由铝构成。此外,第一接合元件优选地构成为空心支撑件、板或由固体材料制成的构件,该构件在流动成形螺钉旋入时不会完全被流动成形螺钉穿透。在一种有利的方法变型中,板中的凹部通过非切割成形工艺、特别是冲压工艺或深冲工艺来制造。由此,板通过盆形成型部构成凹部,该凹部的内部空间或空心空间指向第一接合元件。该板通常本来通过非切割成形工艺来形成其形状。借助于非切割成形工艺来形成凹部可以直接集成到第一接合元件的现有的制造过程中,从而为此不需要附加的工艺步骤或工艺时间。在该方法的一个改进方案中,在第二接合元件的背离第一接合元件的面上的盆形成型部构成用于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的螺钉头的支承面。该支承面具有一支承面直径,所述支承面直径至少与相应的螺钉头的直径一样大。通过如下方式:螺钉或螺钉头以为此而设置的面平放在支承面上,可以在最大面积上通过螺钉将力导入第二接合元件中,并且可以从第二接合元件将力导出到螺钉中。在一种有利的构造变型方案中,第二接合元件分别在至少一个螺钉位置上具有通孔。替代地,将通孔引入到第二接合元件中。当将第二接合元件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上时,流动成形螺钉通过该通孔旋入第一接合元件中,从而不必通过流动成形螺钉形成孔并且因此仅必须在空心空间中接收通过在第一接合元件中流孔形成而输送到空心空间中的材料。因为空心空间或凹部必须接收较小量的材料,所以凹部可以较小地构造,由此,第二接合元件的视觉外观被较小程度地影响,并且在凹部的制造中需要较小的变形度。为了能够将来自流动成形工艺的材料均匀地分布在凹部中,有利的是,凹部在一个改进方案中构造成圆的并且以相应的螺钉位置为中心地设置。凹部具有(在第二接合元件的接合面上测量的)优选在10mm与30mm之间的直径。此外,该凹部具有(从第二接合元件的接合面到该凹部的最深点测量的)在0.5mm和2mm之间的深度。如果第二接合元件与第一接合元件通过大于一个的流动成形螺钉连接,则流动成形螺钉分别在螺钉位置处穿过第二接合元件旋入到第一接合元件中。然后有利地,两个螺钉位置彼此之间具有在40mm至100mm的距离。一种替代的实施变型方案规定,两个直接相邻的螺钉位置的凹部彼此连接。这些凹部一起在第二接合元件中形成朝向第一接合元件的通道形的空心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此外提出了经冲压的板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的应用。该板分别具有以至少一个螺钉位置为中心的盆形成型部,该板在该成型部处确定在该板和第一接合元件之间的空心空间。由在第二接合元件或第二接合元件的接合面中的凹部在第一接合元件和第二接合元件之间产生的空心空间构造用于接收如下材料,所述材料在将第二接合元件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期间成形流孔时由流动成形螺钉输送到空心空间中。上面公开的特征可以以任意方式组合,只要这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并且它们不相互矛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表征或者在下面与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一起详细说明。其示出:图1示出了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的第一步骤;图2示出了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的第二步骤;图3示出了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的第三步骤;图4示出了用于制造替代的复合构件的方法的第三步骤;图5示出了用于制造替代的复合构件的方法的第二步骤;图6示出了用于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构件的第二接合元件的俯视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该复合构件包括第一接合元件(10)和第二接合元件(2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a.将粘合剂(30)施加到所述第一接合元件(10)的接合面(11)上;/nb.将所述第二接合元件(20)的接合面(21)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元件(10)的接合面(11)上;/nc.通过将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在第二接合元件(20)上的至少一个螺钉位置(P)处旋入,将第二接合元件(20)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10)上,其中,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穿过第二接合元件(20)旋入到第一接合元件(10)中,并且同时成形用于到第一接合元件(10)中的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的孔和螺纹的流孔,其中,/n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第二接合元件(20)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10)上之前,在第二接合元件的接合面(21)中构成围绕所述至少一个螺钉位置(P)的凹部(23),在所述至少一个螺钉位置上,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穿过第二接合元件(2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16 DE 102017220431.11.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构件的方法,该复合构件包括第一接合元件(10)和第二接合元件(2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粘合剂(30)施加到所述第一接合元件(10)的接合面(11)上;
b.将所述第二接合元件(20)的接合面(21)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元件(10)的接合面(11)上;
c.通过将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在第二接合元件(20)上的至少一个螺钉位置(P)处旋入,将第二接合元件(20)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10)上,其中,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穿过第二接合元件(20)旋入到第一接合元件(10)中,并且同时成形用于到第一接合元件(10)中的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的孔和螺纹的流孔,其中,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第二接合元件(20)固定在第一接合元件(10)上之前,在第二接合元件的接合面(21)中构成围绕所述至少一个螺钉位置(P)的凹部(23),在所述至少一个螺钉位置上,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穿过第二接合元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接合元件(20)是板,尤其是铝板。


3.根据上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该板中的凹部(23)通过非切割成形工艺、特别是冲压工艺或深冲工艺来制造,从而该板通过盆形成型部(24)构成该凹部,该凹部的空心空间指向第一接合元件(10)。


4.根据上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盆形成型部(24)在所述第二接合元件(20)的背离所述第一接合元件(10)的面上构成用于相应的流动成形螺钉(40)的螺钉头(41)的支承面(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普拉斯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