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20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具有设定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上;对卷绕在曲面上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试验;对经过环境试验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往复卷曲和伸展;对经过往复卷曲和伸展后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并判断测试的结果是否合格;如果是,确定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柔性光伏组件的最小卷曲半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通过对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试验,并将其卷绕在具有设定的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上进行多频次的卷曲和展开,从而有效模拟了柔性光伏组件频繁卷曲展开的实际使用情况,并根据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准确确定了柔性光伏组件的卷曲半径。

Determination of minimum crimp radius of flexible photovoltaic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光伏组件大部分是玻璃封装的不可弯折卷曲的刚性组件,但光伏市场仍然存在一部分使用柔性材料封装的可弯曲或卷曲的柔性组件,这种组件一般安装在曲面物体表面,可以以卷曲的状态长时间暴露在户外条件下使用。但是,柔性光伏组件通常需要在合理的卷曲半径范围内卷曲弯折,如果超过合理的卷曲半径范围,则难以发挥柔性光伏组件的功能,甚至造成柔性光伏组件的损坏。现有方法确定的卷曲半径,一般是将组件进行一次或多次卷曲后来确定半径值,但是这种确定半径的方式缺乏理论基础,无法得知确定后的半径是否能保证柔性光伏组件的功能实现及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按照这样确定的半经将柔性光伏组件安装后,经常出现组件功率衰减快,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以获得较佳的卷曲半径,保证柔性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延长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将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具有设定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上;步骤S20、对卷绕在所述曲面上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试验;步骤S30、对经过所述环境试验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往复卷曲和伸展;步骤S40、对经过往复卷曲和伸展后的所述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并判断测试的结果是否合格;如果是,进入步骤S50;r>步骤S50、确定所述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最小卷曲半径。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S10具体包括:步骤S11、检测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在平整状态下的第一最大功率;步骤S12、将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具有设定最小曲率半径的第一曲面上;步骤S30具体包括:步骤S31、以第一设定频次对所述柔性光伏组件进行往复卷曲和伸展;步骤S40具体包括:步骤S41、检测经过往复卷曲和伸展后的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第二最大功率;步骤S42、判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相对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衰减的量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的比值是否处于设定的功率衰减阈值范围内;如果是,进入步骤S421;步骤S421、确定所述第一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所述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如果步骤S42的判断结果为否,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22、判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相对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衰减的量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的比值是否小于所述功率衰减阈值范围的下限;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不是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最小卷曲半径,并采用第二曲面来执行步骤S11至步骤S42;所述第二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如果步骤S42的判断结果为否,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423、判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相对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衰减的量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的比值是否大于所述功率衰减阈值范围的上限;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不是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最小卷曲半径,并采用第三曲面来执行步骤S11至步骤S42;所述第三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功率衰减阈值范围为5%~10%。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设定频次为40~60次。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步骤S20具体包括:步骤S21、将卷绕在所述曲面上的柔性光伏组件悬空设置在环境试验箱中,并保持第一设定时长。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时长为800h~1200h。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步骤S21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211、将经过所述环境试验的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平铺在试验台上静置第二设定时长;步骤S212、检测经过静置后的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第三最大功率。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时长为1h~4h。如上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中,优选的是,在步骤S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3、对在进行环境试验前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往复卷曲和伸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通过对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试验,并将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具有设定的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上进行多频次的卷曲和展开,从而有效模拟了柔性光伏组件频繁卷曲展开的实际使用情况,并根据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准确确定了柔性光伏组件的卷曲半径,保证了柔性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将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具有设定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上。可以理解的是,该曲面为具有曲面的结构上的面,具体地,该具有曲面的结构可以为卷轴。步骤S20、对卷绕在曲面上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试验。其中,步骤S20具体包括:步骤S21、将卷绕在曲面上的柔性光伏组件悬空设置在环境试验箱中,并保持第一设定时长。其中,第一设定时长可以为800h~1200h,优选为1000h。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具有曲面的结构应能够悬置安装于试验箱中,同时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而为了避免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曲面上后发生自动脱落,可以采用胶带将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固定在曲面上。此外,试验箱可以为高温高湿环境试验箱、湿-冻试验箱、温度循环试验箱或紫外可靠性试验箱中的一种,从而可以确定柔性光伏组件在不同使用环境中的卷曲半径。步骤S30、对经过环境试验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往复卷曲和伸展。步骤S40、对经过往复卷曲和伸展后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并判断测试的结果是否合格;如果是,进入步骤S50。步骤S50、确定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柔性光伏组件的最小卷曲半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0、将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具有设定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上;/n步骤S20、对卷绕在所述曲面上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试验;/n步骤S30、对经过所述环境试验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往复卷曲和伸展;/n步骤S40、对经过往复卷曲和伸展后的所述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并判断测试的结果是否合格;如果是,进入步骤S50;/n步骤S50、确定所述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最小卷曲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将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具有设定最小曲率半径的曲面上;
步骤S20、对卷绕在所述曲面上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环境试验;
步骤S30、对经过所述环境试验的柔性光伏组件进行往复卷曲和伸展;
步骤S40、对经过往复卷曲和伸展后的所述柔性光伏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并判断测试的结果是否合格;如果是,进入步骤S50;
步骤S50、确定所述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最小卷曲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具体包括:
步骤S11、检测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在平整状态下的第一最大功率;
步骤S12、将所述柔性光伏组件卷绕在具有设定最小曲率半径的第一曲面上;
步骤S30具体包括:
步骤S31、以第一设定频次对所述柔性光伏组件进行往复卷曲和伸展;
步骤S40具体包括:
步骤S41、检测经过往复卷曲和伸展后的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第二最大功率;
步骤S42、判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相对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衰减的量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的比值是否处于设定的功率衰减阈值范围内;如果是,进入步骤S421;
步骤S421、确定所述第一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为所述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光伏组件最小卷曲半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步骤S42的判断结果为否,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22、判断所述第二最大功率相对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衰减的量与所述第一最大功率的比值是否小于所述功率衰减阈值范围的下限;
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不是所述柔性光伏组件的最小卷曲半径,并采用第二曲面来执行步骤S11至步骤S42;所述第二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彦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盛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