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模拟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模拟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81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刹车模拟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模拟器,其中,刹车模拟装置包括基体、配合部、连接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配合部固定于基体,踏板本体可转动地设于基体;连接杆的一端与踏板本体铰接,其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配合部;第一弹性件设于连接杆且位于踏板本体与配合部之间;第二弹性件设于连接杆且位于第一弹性件与配合部之间,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抵接,第一弹性件的预紧力与第二弹性件的预紧力不同,在连接杆相对配合部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刹车模拟装置通过预设不同预紧力的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踏板本体在在转动时可以提供不同的受力反馈,提高刹车模拟装置的模拟效果。

Brake simulator and vehicle simulato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刹车模拟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模拟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驾驶模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刹车模拟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模拟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车辆模拟器,该车辆模拟器设有刹车踏板组件,用于模拟真实汽车的刹车踏板的功能。但是该种刹车踏板的踩踏感觉单一,缺乏真实感,影响模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刹车模拟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模拟器,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刹车模拟装置,包括:基体;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固定于所述基体;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体;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配合部;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且位于所述踏板本体与所述配合部之间;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且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预紧力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预紧力不同,在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配合部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发生形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刹车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预紧力不同,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合部抵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三弹性件为管状弹性橡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第三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之间设有连接套,所述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之间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杆设有第一止抵部,所述第一止抵部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踏板本体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靠近所述踏板本体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止抵部;所述连接杆设有第二止抵部,所述第二止抵部位于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的靠近所述配合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止抵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开设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设有相适配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止抵部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套呈管状,所述连接套的中部沿周向凸起形成连接板,连接套的两端形成定位管。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板本体的靠近基体的一端设有两处限位部,两处所述限位部沿所述踏板本体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基体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两处所述限位部之间以限制所述踏板本体的转动范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刹车模拟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踏板本体相对所述基体转动的角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为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包括力敏元件,所述力敏元件连接于所述基体和所述配合部之间。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模拟器,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刹车模拟装置。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设两段不同预紧力的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使踏板本体在不同的转动角度会有受不同的力反馈,提高刹车模拟装置的模拟效果。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刹车模拟装置在连接杆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刹车模拟装置在连接杆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刹车模拟装置100;基体10;限位柱11;踏板本体20;限位部21;弧形开口槽22;连接杆30;连接轴31;连接套32;第一止抵部33;第二止抵部34;螺母35;连接板36;定位管37;配合部40;第一弹性件50;第二弹性件60;第三弹性件70检测装置80;力敏元件81。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下面参照图1-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刹车模拟装置100。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刹车模拟装置100包括基体10、踏板本体20、连接杆30、配合部40、第一弹性件50以及第二弹性件60。具体地,配合部40固定于基体10。踏板本体20可转动地设于基体10。连接杆30可滑动地穿设于配合部40,连接杆30通过连接轴31与踏板本体20铰接,连接轴31与连接杆30铰接。第一弹性件50设于连接杆30且位于踏板本体20与配合部40之间;第二弹性件60设于连接杆30且位于第一弹性件50与配合部40之间,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抵接,第一弹性件50的预紧力与第二弹性件60的预紧力不同,在连接杆30相对配合部40滑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依次发生形变。在一个示例中,踏板本体20的一端与基体10铰接,连接杆30与配合部40设于踏板本体20与基体10之间,连接杆30的一端与踏板本体20铰接,连接杆30的另一端与配合部40滑动配合,配合部40固定于基体10。其中,连接杆30通过连接轴31与踏板本体20铰接。具体地,连接轴31与连接杆30铰接。在踏板本体20相对基体10转动的过程中,踏板本体20带动连接杆30相对踏板本体20转动,同时连接杆30相对配合部40滑动。其中,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位于踏板本体20与配合部40之间,且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可在连接杆30与配合部40的相对运动过程中发生形变。在一个示例中,踏板本体20沿顺时针方向朝向基体10转动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可以为踏板本体20相对基体10的初始位置,且踏板本体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处于自由状态(即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既未被拉伸也未被压缩)。在踏板本体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依次发生形变,随着角度变化越来越大,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发生的形变也随之变大,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作用于踏板本体20的外力也逐渐增大。当踏板本体2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弹性件50与第二弹性件60的形变量达到最大,此时作用于踏板本体20上的外力达到最大。这样,用户在踩踏踏板本体20使踏板本体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动的过程中,在其中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体;/n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固定于所述基体;/n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体;/n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配合部;/n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且位于所述踏板本体与所述配合部之间;/n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且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预紧力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预紧力不同,在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配合部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发生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
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固定于所述基体;
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基体;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配合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且位于所述踏板本体与所述配合部之间;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且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预紧力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预紧力不同,在所述连接杆相对所述配合部滑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发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预紧力不同,所述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杆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配合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配合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所述第三弹性件为管状弹性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第三弹性件分别套设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之间设有连接套,所述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之间设有连接套;
所述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迪张雷杨宝华李琛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千种幻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