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952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小型通风系统,其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一端埋入房间的顶篷内,另一端朝向房间内部凸出;使房间外部、该壳体以及房间内部彼此相通的空气供应通道,用于将室外空气供应到房间内部;使房间内部、该壳体以及房间外部彼此相通的空气排出通道,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房间外部;使房间内部与在该壳体内的该空气供应通道的一点相通的空气循环通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入到该壳体中,并将空气再次供应到房间内部;以及设置于该壳体内的风扇,用于将通过该空气供应通道引入该壳体的室外空气供应到房间内部,或将通过该空气循环通道引入到该壳体的室内空气再次供应到房间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小型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在很多人聚集在密闭空间,如办公室、汽车内的情况下,密闭空间被人们呼吸时产生的如二氧化碳等迅速污染,并且污染的空气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因此,需要用房间外部的新鲜空气更换污染的室内空气,为此,通常需使用通风系统。此种通风系统安装于顶蓬内,以便强行排出室内空气及将室外空气引入到房间内部。为了安装通风系统,需要在顶蓬和上面楼层的地板之间为通风系统提供足够的空间。因此,增加了在下面楼层的地板和上面楼层的地板之间的距离,即一个楼层的高度,由此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建筑物的经济效率。同时,当前,为了使房间内部环境更舒适,在房间内部设置空气净化器以及通风系统,以便从室内空气中收集灰尘或细菌,由此需要空气净化器的附加费用。此外,空气净化器安装于房间内部的地板,用于净化引入到房间内部的室外空气。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提高去除室内空气中灰尘的效率。除此之外,在空气净化器安装于房间内部的地板时,婴幼儿可能触摸该空气净化器,使得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和造成空气净化器的损坏。此外,由于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分别设置于房间内部,因此在引入到房间内部的室外空气被污染的情况下,当用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时,该被污染的室外空气直接提供到房间内部。这样,被污染的室外空气直接提供到房间内部,从而不可能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其基本上能够排除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其具有改进的结构,能够不增加在下面楼层的地板和上面楼层的地板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其具有改进的结构,能够在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时,净化室外空气并将净化的空气提供到房间内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的、特征的一部分将在下面进行描述,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下面的描述,另一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变得很明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将通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所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如此处实施及广义描述,提供了一种通风系统,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一端埋入房间的顶蓬内,其另一端朝向房间内部凸出;使房间外部、该壳体以及房间内部彼此相通的空气供应通道,用于将室外空气供应到房间内部;使房间内部、该壳体以及房间外部彼此相通的空气排出通道,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房间外部;使房间内部与在该壳体内的该空气供应通道的一点相通的空气循环通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入到该壳体中,并将空气再次供应到房间内部;以及设置于该壳体内的风扇,用于将通过该空气供应通道引入该壳体的室外空气供应到房间内部,或将通过该空气循环通道引入到该壳体的室内空气再次供应到房间内部。此时,该壳体形成为扁平的四分之一圆形,用于设置在该房间的顶蓬的拐角处。此外,该壳体具有两个附着于该房间的墙壁的拐角处的侧面。该壳体形成为扁平的矩形,并且该壳体的一个侧面位于与该房间的墙壁相邻的位置。此外,该壳体具有一圆形的前侧面,用于将引入该壳体内部的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供应到房间内部。该通风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于该空气循环通道内的窗板,用于开启和关闭该空气循环通道。在该通风系统中,具有设置于一空气供应管道和一空气排出管道之间的交叉处的预热交换器,用于使供应到房间内部的室外空气和排出到房间外部的室内空气进行间接的热交换。此外,该通风系统包括设置于该空气供应通道内的风门,用于开启和关闭该空气供应通道。在这种情况下,该风扇沿轴向吸入空气,并之后沿径向将该空气排出。该空气供应通道包括设置于该壳体的侧面的第一端口;与该第一端口连接、并穿过该墙壁与房间外部相通的空气供应管道;以及设置于该壳体的前面的空气排出孔。此外,该空气排出孔形成于与该壳体的前侧相邻的两个侧面上。该第一端口设置于在该房间的顶蓬下的该壳体的侧面的下部。该空气供应通道进一步包括从该壳体的内上部到该空气排出孔倾斜设置的导向通道。该空气排出通道包括设置于该壳体的底部的第二入口;设置于该壳体的侧面的第二端口;以及与该第二端口连接、并穿过该墙壁与房间外部相通的空气排出管道。该第二端口设置于在该房间的顶蓬下的该壳体的侧面的下部。该空气循环通道包括设置于该壳体的底部的第一入口;以及设置于该壳体的前面的空气排出孔。该空气排出孔形成于与该壳体的前侧相邻的两个侧面上。该壳体包括分隔板,该分隔板用于将该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下部空间和上部空间;以及,在该分隔板上设置的开口,该开口用于连通该壳体的该下部空间和该壳体的上部空间;并且,设置该风扇以从该壳体的该下部空间吸入空气、并将吸入的空气排至该壳体的该上部空间。此外,该壳体包括空气导向件,用于将该空气供应通道与该空气排出通道分隔开。通过穿过该房间的墙壁,该空气供应通道和该空气排出通道穿过该房间的顶蓬下的该壳体。此外,该通风系统包括设置于该壳体内的过滤件,用于净化引入到该壳体的室内空气或室外空气,其中,该过滤件包括设置于该壳体中的集尘过滤器、光催化剂、以及活性碳。该过滤件可由HEPA(高效防微粒)过滤器组成,其可以去除大于0.3微米的粒子和细菌。该过滤件可由ULPA(超低穿透率绝对)过滤器组成,其可以去除尺寸范围在0.01~0.1微米的粒子和细菌。需要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一般描述和下述的详细描述均是举例和说明用的,用于给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为理解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在此处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与文字描述部分一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便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其中图1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I-I’的剖视图;图3是描述当使用图1的通风系统净化室内空气时空气流的透视图;图4是描述当使用图1的通风系统对房间进行通风时空气流的透视图;图5和图6是描述将图1的通风系统安装在房间内部的例子的透视图;图7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描述当使用图7的通风系统净化室内空气时空气流的透视图;图9是描述当使用图7的通风系统对房间进行通风时空气流的透视图;图10是具有在任一排出孔内的风门的图7的通风系统的代表性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例子显示于附图中。在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件。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图1是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I-I’的剖视图。图3是描述当使用图1的通风系统净化室内空气时空气流的透视图。图4是描述当使用图1的通风系统对房间进行通风时空气流的透视图。图5和图6是描述将图1的通风系统安装在房间内部的例子的透视图。在根据现有技术的通风系统中,在顶蓬和上面楼层的地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通风系统的壳体。同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具有壳体100,其中,壳体100的一端朝向房间内部凸出,另一端埋入顶蓬。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壳体100具有彼此连接的两个侧面,以附着于墙壁10的拐角处;和一个朝向房间内部的圆形的前侧面。例如,壳体100以一定厚度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该壳体100具有通过将圆分割成四部分形成的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系统,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一端埋入房间的顶蓬内,另一端朝向房间内部凸出; 使房间外部、该壳体以及房间内部彼此相通的空气供应通道,用于将室外空气供应到房间内部;使房间内部、该壳体以及房间外部彼此相通的空气排出通 道,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到房间外部;使房间内部与在该壳体内的该空气供应通道的一点相通的空气循环通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入到该壳体中,并将空气再次供应到房间内部;以及设置于该壳体内的风扇,用于将通过该空气供应通道引入该壳体的室外空 气供应到房间内部,或将通过该空气循环通道引入到该壳体的室内空气再次供应到房间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瑾荧金廷勇崔皓善廉宽镐李周研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