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99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阀瓣、第一转轴和控制柄,控制柄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穿入阀体后连接第一阀瓣,第一转轴通过一连杆组件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穿入阀体后连接第二阀瓣;第一阀瓣和第二阀瓣均处于关闭位置时,使两者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防混料腔,防混料腔外设有一衬套,衬套设置于阀体上,且将防混料腔封闭其中,衬套上设有第一卸料口组件;第二转轴上设有一随着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第一拨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管路中的不通液体之间的混料现象;节省了设备投入成本,也降低了维护难度和强度。

A butterfly valve structure to prevent m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系统管路设计时,如果使用普通蝶阀进行管路的通断控制,当发生密封件老化或者损坏时,很容易导致蝶阀一侧管路内的CIP清洗液和蝶阀另一侧管路内的产品物料发生混料而造成损失。针对混料的隐患,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通过设置多个蝶阀来实现防混料的一种组合结构。如图5所示,该结构通过在管路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左蝶阀2’和右蝶阀3,使得两个蝶阀之间被分隔出一段防止混料的防混管路1’,在防混管路1’上设有卸料管路4’,在卸料管路4’上设有卸料阀5’,其中卸料阀5’也可以采用蝶阀结构;左蝶阀2’和右蝶阀3’成组后作为控制防混管路1’所在的主管路的通断,两者同步工作,而卸料阀5’的开关关系,则与左蝶阀2’或者右蝶阀3’相异,即,左蝶阀或者右蝶阀呈开启状态时,则卸料阀呈关闭状态,左蝶阀或者右蝶阀呈关闭状态时,则卸料阀呈开启状态。比如,当左蝶阀2’的左侧管路中通入CIP清洗液,右蝶阀3’的右侧为产品物料,则左蝶阀和右蝶阀均为关闭状态,而卸料阀则为开启状态,此时,如果左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阀瓣、第一转轴和控制柄,所述控制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入所述阀体后连接所述第一阀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一连杆组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入所述阀体后连接第二阀瓣;/n所述第一阀瓣和所述第二阀瓣均处于关闭位置时,使两者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防混料腔,所述防混料腔外设有一衬套,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阀体上,且将所述防混料腔封闭其中,所述衬套上设有第一卸料口组件;/n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一随着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第一拨动组件,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固定位置按如下结构设置:/n当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后将所述第二阀瓣关闭时,所述第一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包括阀体、第一阀瓣、第一转轴和控制柄,所述控制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入所述阀体后连接所述第一阀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一连杆组件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入所述阀体后连接第二阀瓣;
所述第一阀瓣和所述第二阀瓣均处于关闭位置时,使两者之间形成一密闭的防混料腔,所述防混料腔外设有一衬套,所述衬套设置于所述阀体上,且将所述防混料腔封闭其中,所述衬套上设有第一卸料口组件;
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一随着所述第二转轴同步转动的第一拨动组件,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在所述第二转轴上的固定位置按如下结构设置:
当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后将所述第二阀瓣关闭时,所述第一拨动组件使所述第一卸料口组件开启后使所述防混料腔与外界连通,当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后将所述第二阀瓣开启时,所述第一拨动组件使所述第一卸料口组件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设置为环状结构的衬套,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阀瓣的夹套、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阀瓣的夹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采用三连杆结构,包括第一直连杆、第二直连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直连杆的一端、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直连杆一端,所述第一直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直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混料的蝶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动组件包括一拨杆,所述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卸料口组件的露出于所述衬套外的部分的一侧;
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韬
申请(专利权)人:应若派上海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