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方式在最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在移动支付上更具有广阔的前景。人们也专利技术了很多指纹识别的方法,譬如光学、电容式、微波,温度及超声波等很多种方式。但是,各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比如传统的光学传感器方式无法实现轻薄,尤其是在高分辨率的要求下,传统设备体积庞大无法便携,因此很难集成到手机这样的设备中。其他的方式虽然解决轻薄的问题,但是无法实现大面积阵列,或无法结合其他功能,而且工艺复杂,成本高。通常光学指纹识别传感器需要独立的光路和电路支撑,对阵列基板Array制程工艺和开口率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受液晶两次光吸收的影响,指纹传感器灵敏度大幅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灵敏度不高、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玻璃基板;阵列基板,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彩膜层,设于所述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玻璃基板;/n阵列基板,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n彩膜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n指纹识别模组,设于所述彩膜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n液晶层,填充于所述彩膜层及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以及/n隔垫物,设于所述彩膜层及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璃基板;
阵列基板,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
彩膜层,设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
指纹识别模组,设于所述彩膜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液晶层,填充于所述彩膜层及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以及
隔垫物,设于所述彩膜层及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遮光层,设于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
第一缓冲层,设于所述遮光层远离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
第一有源层,设于所述第一缓冲层远离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且与所述遮光层相对设置;
第一栅极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有源层及所述第一缓冲层远离所述玻璃基板一侧的表面;
第一栅极层,设于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缓冲层一侧的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有源层相对设置;
介电层,设于所述第一栅极层远离所述有源层一侧的表面;
触控层,设于所述介电层远离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以及
第一源漏极层,设于所述介电层远离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且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有源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膜层包括:
色阻层,设于所述触控层、所述第一源漏极层及所述介电层远离所述第一栅极绝缘层一侧的表面;以及
平坦层,设于所述色阻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膜层还包括:
第一电极层,设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色阻层一侧的表面,且穿过所述平坦层及所述色阻层,电连接至所述触控层;
第一钝化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及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色阻层一侧的表面;以及
第二电极层,设于所述第一钝化层远离所述平坦层一侧的表面,且穿过所述第一钝化层,电连接至所述第一源漏极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衬底基板,设于隔垫物远离所述彩膜层一侧的表面;
第二缓冲层,设于所述衬底基板远离所述彩膜层一侧的表面;
第二栅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城,艾飞,颜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