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具的活动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6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椅具的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孔槽及第二孔槽; 一第二本体,其前侧大致成一圆弧板,该圆弧板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圆弧板外缘的圆周设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单排棘齿,该第二本体上设有一第三孔槽,该第三孔槽与第一本体的第二孔槽相对应; 一挡止片,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挡止片中心处设有一第四孔槽,该第四孔槽与该第二孔槽及第三孔槽相对应,该挡止片外缘设有一缺口、一上凸缘及一下凸缘,该上凸缘及下凸缘抵设于该圆弧板外缘的圆周上; 一定位单元,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定位单元前端形成一锥部,该锥部能够插入第二本体的棘齿内,该定位单元上设有一第五孔槽,该第五孔槽与第一孔槽相对应; 一扭力弹簧,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扭力弹簧一端抵设于该第一本体的内壁上,另一端钩设于定位单元下部; 一第一枢轴,其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孔槽、扭力弹簧及该定位单元的第五孔槽枢接;以及 一第二枢轴,其与第一本体的第二孔槽、该第二本体的第三孔槽及该挡止片的第四孔槽枢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具的活动关节,特别是涉及一种装设于按摩椅或躺椅等椅具内的活动关节,进而使该椅具的椅背及椅垫可达到延伸或折叠等状态。而公知的折叠椅具(如按摩椅或躺椅等),除有利用插销等固定方式之外,也有在椅具内设置棘轮,并利用双排的棘齿加以固定或释放,借以形成活动关节,达到椅具的折叠目的,并方便使用者收藏。但是,插销固定方式的折叠椅具在折叠的过程中,需花费较多的时间,除使用上较为缓慢外,动作也较为复杂,因此,这种插销固定方式使用于椅具的折叠上较为不理想。另外,双排棘齿所形成的固定方式,虽在椅具的折叠上较为简易,动作上也较插销固定方式容易,但是,在有限的容置空间,棘轮内必须容置双排棘齿,棘齿的体积势必变小,而过小的棘齿也减低了折叠椅具整体的承载重量,在使用者乘坐折叠椅具时,如过度变换姿势或乘坐的重心偏移,十分容易造成过小的棘齿产生变形,甚至导致变形的棘齿崩解,因而使整体的棘轮崩解。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插销或双排棘齿等固定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椅具的活动关节,其关键在于包括一第一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孔槽及第二孔槽;一第二本体,其前侧大致成一圆弧板,该圆弧板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圆弧板外缘的圆周设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单排棘齿,该第二本体上设有一第三孔槽,该第三孔槽与第一本体的第二孔槽相对应;一挡止片,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挡止片中心处设有一第四孔槽,该第四孔槽与该第二孔槽及第三孔槽相对应,该挡止片外缘设有一缺口、一上凸缘及一下凸缘,该上凸缘及下凸缘抵设于该圆弧板外缘的圆周上;一定位单元,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定位单元前端形成一锥部,该锥部能够插入第二本体的棘齿内,该定位单元上设有一第五孔槽,该第五孔槽与第一孔槽相对应;一扭力弹簧,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扭力弹簧一端抵设于该第一本体的内壁上,另一端钩设于定位单元下部;一第一枢轴,其与该第一本体的第一孔槽、扭力弹簧及该定位单元的第五孔槽枢接;以及一第二枢轴,其与第一本体的第二孔槽、该第二本体的第三孔槽及该挡止片的第四孔槽枢接;借由该挡止片、定位单元及扭力弹簧的动作,使该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形成棘轮关系。所述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挡止片及定位单元可以分别由一金属材料裁切后弯折或冲压成型。所述的挡止片的外型最好大致呈圆弧形,以便与该第二本体的圆弧板相互配合。由此可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椅具的活动关节,由第一本体、第二本体、挡止片、定位单元、扭力弹簧、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所构成,该第一本体上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孔槽及第二孔槽,该容置空间将第二本体、挡止片、定位单元及扭力弹簧等容置其中,并利用第一及第二枢轴将其枢接,该第二本体可在容置空间内动作,该第二本体前侧大致成一圆弧板,该圆弧板外缘的圆周设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单排棘齿,该棘齿由定位单元加以固定或释放,该定位单元前端形成一锥部,该锥部用于方便插入棘齿内,该挡止片外缘设有一缺口、一上凸缘及一下凸缘,以帮助该定位单元卡固或脱离棘齿,借以使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形成棘轮关系,并使椅具达到固定或折叠的目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所示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该第一本体21由一金属等材料裁切后弯折成型,成型后的该第一本体21上形成一容置空间211、第一孔槽212及第二孔槽213,该容置空间211将第二本体22、挡止片23、定位单元24及扭力弹簧25等容置其中,并利用第一枢轴26及第二枢轴27穿设枢接,以便使该第二本体22、挡止片23、定位单元24及扭力弹簧25等可连接于该容置空间211内。该第二本体22由一金属等材料裁切后弯折成型,成型的该第二本体22前侧大致成一圆弧板221,该圆弧板221容置于容置空间211内,该第二本体22的圆弧板221中心处上设有一第三孔槽223,该第三孔槽223与第一本体21的第二孔槽213相对应,以方便第二枢轴27穿设枢接,并将该第二本体22的圆弧板221枢接于容置空间211内。该圆弧板221外缘的圆周设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单排棘齿222,该棘齿222由定位单元24加以固定或释放(如图5及图6所示),借以使第一本体21及第二本体22形成棘轮关系。该挡止片23由一金属等材料冲压成型,该挡止片23中心处上设有一第四孔槽231,该第四孔槽231与第二孔槽213及第三孔槽223相对应,以方便第二枢轴27穿设枢接,并将该挡止片23枢接于容置空间211内。该挡止片23的外型大致呈圆弧型,以便与该第二本体22的圆弧板221相互配合,该挡止片23外缘设有一缺口232、一上凸缘233及一下凸缘234,该上凸缘233及下凸缘234抵设于该圆弧板221外缘的圆周上,该缺口232、上凸缘233及下凸缘234帮助该定位单元24卡固或脱离棘齿222(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借以使第一本体21及第二本体22形成棘轮关系。该定位单元24由一金属等材料冲压成型,该定位单元24上设有一第五孔槽241,该第五孔糟241与第一孔槽213相对应,以方便第一枢轴26穿设枢接,并将该定位单元24枢接于容置空间211内。该定位单元24前端形成一锥部242,该锥部242用于方便插入第二本体22的棘齿222内,以使该第二本体22卡固于第一本体21,借以达到椅具(图略)的固定或折叠的目的。该扭力弹簧25容置于该容置空间211内,并利用第一枢轴26穿设枢接,该扭力弹簧25一端抵设于第一本体21的内壁上(如图4所示),另一端则钩设于定位单元24下部。请续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当第二本体22受外力弯折时,由于该定位单元24前端的锥部242插入在第二本体22的棘齿222内,因此,可使该第二本体22因间隔设置的棘齿222而卡固。当第二本体22伸展或缩减时,由于该挡止片23的位移,并带动该挡止片23外缘的缺口232、上凸缘233或下凸缘234等位移,即可使该定位单元24的锥部242与棘齿222卡固或脱离,并使第一本体21及第二本体22得以伸展或缩减,借以形成棘轮关系。本技术借由复数个间隔设置单排棘齿,达到增大整体的棘齿体积并有效增加该棘齿的强度,借以提升折叠椅具的安全性,有效改善了公知技术中必须使用插销或双排棘齿等固定方式,除需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完成椅具的折叠外,动作也较为复杂,且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等的缺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是运用本技术构思所进行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它相关的
,均包含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内,合予陈明。权利要求1.一种椅具的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孔槽及第二孔槽;一第二本体,其前侧大致成一圆弧板,该圆弧板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圆弧板外缘的圆周设有复数个间隔设置的单排棘齿,该第二本体上设有一第三孔槽,该第三孔槽与第一本体的第二孔槽相对应;一挡止片,其容置于第一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挡止片中心处设有一第四孔槽,该第四孔槽与该第二孔槽及第三孔槽相对应,该挡止片外缘设有一缺口、一上凸缘及一下凸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玮美
申请(专利权)人:得丰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