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椅具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6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椅具基座,是枢固于接合座下的调整座,其特征是两侧除了具有枢设的侧面板外,调整座的前、后设有一体冲压成型的前、后面板,调整座底面前方亦冲压成型一供弹簧组设置的承座部,而且调整座后方供穿设气压缸的定位孔处,是为一体冲压成型的凹陷部,凹陷部顶面四周有阶缘部,而中央具通孔的板片跨置其上,使两者再焊固在一起;该调整座能够承受大的重量压迫与椅具倾仰的作用力,能够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不会发生偏移。(*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具,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椅具基座。请参阅图1、2所示,申请人前获准台湾专利公告第29724号「办公椅基座控制结构的改良」,其构造是座椅的座垫底面所固设的接合座1,其两侧的侧面板上分设有圆弧孔11及相对的穿孔12,并于接合座1两侧板面间设有一调整座2,且于调整座2两侧面的相对应于圆弧孔11及穿孔12处设有穿透的枢固孔21,而以枢轴14将其枢固于接合座1两侧的枢孔13上,又于调整座2的两侧各设有穿孔22,与一类呈十字状的囿随孔23,使再与接合座1的穿孔12与圆弧孔11相对应,并于调整座2背面固设有一呈“冂”字形的固定板3,且于固定板3中间设有一可容设气压缸4的穿孔31,又于调整座2的相对位置设有一直径较小的定位孔24;另设有一端具有手柄51的调整杆5,并于调整杆5中间适当处冲压有一截面呈十字状的卡固肋52段;又设有一体成形的压制片6,其中间呈中孔状的圆柱通孔61,圆柱通孔61一侧设有一呈适当深度的卡固孔62,使前半段的截面类呈十字状的卡固孔62,使其可与调整杆5的卡固肋52相串通,另压制片6的一侧是呈扁平的压面63平放于调整座2内,使与气压4的顶端平贴而如图2所示,另一侧是设有一凸起的角度限制片64平贴于调整座2的底侧,使压制片6旋转的角度受到限制,此外压制片6的两端长度较调整座2的宽度为小,主要是为预留调整杆5的卡固肋52旋转空间,使可与压制片6的卡固孔62相对。该压制片6靠向调整座2囿限孔23的对侧,再将调整杆5的卡固肋52先穿过调整座2的囿限孔23后,扳转一角度使卡固肋52与卡固孔62相互对正并推入卡固孔62中卡固,且因压制片6角度受限而使卡固肋52无法与调整座2的囿限孔23相对而退出调整座2外;当调整杆5插入压制片6中时,除卡固肋52可没入卡固孔62中,调整杆5的尾端可贯穿压制片6的圆柱通孔61,并可穿入调整座2的穿孔22中;当调整杆5向左再推入,除可带动压制片6移动外,并可使调整杆5的尾端再贯穿接合座1的穿孔12,而使接合座1与调整座2相卡固而无法做倾仰的动作,但仍可做上升下降的动作。另,外设有一弹簧组7螺接在接合座1与调整座2一端适当处,将一气压缸4的锥部41穿入调整座2的定位孔24中,该气压缸4的压杆42与压制片6的压面63平贴,使调整杆5扭转时该压面63压迫压杆42使气压缸4动作调整;反之,如该调整杆5与压制片6分解维修时,仅需按固压制片6,将调整杆5自压制片6中退出,并旋转该卡固肋52与调整座2的卡固孔23相对,即可把调整杆5由压制片6的卡固孔62中抽出,使在维修上方便快速,且压制片6一体成形的制造生产上仅快速,更可降低其成本,其组装上更是简单方便。虽然,上述结构具有前述各项优点,但关于调整座2的结构所能承受的强度与力量稍嫌不足,原因是该调整座2是一底面两边向上90度弯折而呈倒冂字型的断面,且底面亦仅是由两上呈较大夹角的平面所构成,并在调整座2穿设气压缸4的该端上焊设呈倒冂字形的固定板3,因此当气压缸4末端穿固于调整座2及固定板3上的定位孔24及穿孔31中时,该处则会承受椅具及人体的重量压迫,与乘坐者前后倾仰动作所产生的力量,会因调整座2及固定板3两者皆仅为倒冂字型的断面,所以在结构强度上较为无法承受太大的力量,故久而久之,会导致调整座2及固定板3发生变形。此外,尤其是位于调整座2与固定板3之间衔接焊接部位处,可能因为焊接时的品质不良,或焊接时高温所产生的变形,导致焊接部位处或邻近处成为结构强度最弱的地方,而且同时该处又是承受前述人体重量及椅具倾仰扭力最大的部位,所以除了极容易发生变形外,严重者会发生龟裂或甚至断裂,而造成乘坐者会有危险发生。再者,当固定板3焊接于调整座2的下方时,会因焊接时所产生的高温,势必会使调整座2及固定板3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同时穿设气压缸4的定位孔24与穿孔31,因变形无法在同一中心线上,且定位孔24与穿孔31在受热后也会令其真圆度失去,故造成穿设气压缸4时的困难;所以,业者通常会在焊接调整座2与固定板3完成后,都还会对定位孔24与穿孔31做铰孔的作业,而使气压缸4的穿设者得以顺利,可是尽管如何的再加工,都还是无法控制产品品质的稳定度,造成不良率的提高,因此其制造的成本不但高,而且又有品质控制不易等问题。同时,在位于弹簧组7处的调整座2底面,亦会因受弹簧的拉掣而受压强力的压迫,可是该处的底面因仅呈平面状,而无补强的措施,所以亦有变形之虞。因此,为克服上述已知的各项不尽理想的缺点,故有本技术产生。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椅具基座,能够承受更巨大的重量压迫,与椅具前后倾仰动作时所产生的扭力,而不会发生变形或龟裂的现象。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椅具基座,不但可以省略了已知固定板的加工制造及焊接的作业,且不会有焊接时高温变形的影响。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椅具基座,能够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而不偏移。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椅具基座,主要包括一调整座枢固于接合座的下方,并在调整座的前端下方设一弹簧组,同时又在调整座后方处穿一气压缸,其特征是在于调整座两侧除了具有侧面板外,其前、后两侧亦设有加强调整座结构强度的前、后面板,该调整座的装设弹簧组处亦冲压成型一承座部,该调整座后方供穿设气压缸的定位孔处,是一体冲压成型的凹陷部,该凹陷部顶面四周具有一阶缘部,设置一中央具通孔的板片,该板片跨置于调整座的阶缘部上并与其焊固;该调整座整个是一体冲压成型凹陷部、前后面板及承座部,穿设气压缸定位孔及通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本技术藉由调整座整体一体冲压成型凹陷部、前后面板及承座部,使其能承受的人体重量压迫与乘坐者前后倾仰动作所产生的扭力,达到调整座不会发生变形或龟裂的目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而具先进性、实用性。本技术是令调整座后侧一体冲压成型一顶端具阶缘部的凹陷部,该调整座的前后及设置弹簧组处亦一体冲压成型面板与承座部,使整个调整座的整体结构强度更为增强,而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压迫,与椅具前后倾仰动作时所产生的扭力,使调整座不会发生变形或龟裂;该调整座冲压成型的凹陷部四周所设的阶缘部外观尺寸,与上方焊设的板片外观尺寸相同,而使板片跨置在阶缘部上时,就能直接就定位而令定位孔及通孔,能够位于同一中心线上而不偏移;同时省去了已知固定板的加工及焊接作业,提高了产品重量而具经济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已知基座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请参阅图3、4、5所示,本技术的主要组成的构件大致上与已知的构造相似,即设一调整座2的两侧板面上前、后各设有两相对的枢固孔21及两相对的穿孔22、囿限孔23,该调整座2以一枢轴14将其与接合座1枢固在一起,同时再以调整杆5穿设于调整座2与接合座1上,且在调整杆5上设置一压掣片6,同时又在调整座2的下方穿设一气压缸4及设置一弹簧组7;而其中调整座2的两侧除了具有侧面板26a,26b外,其前、后两侧亦设有加强调整座2结构强度的前、后面板25a,25b,同时该调整座2后方处所设的可供穿设气压缸4的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椅具基座,主要包括一调整座枢固于接合座的下方,并在调整座的前端下方设一弹簧组,同时又在调整座后方处穿一气压缸,其特征是在于:调整座两侧除了具有侧面板外,其前、后两侧亦设有加强调整座结构强度的前、后面板,该调整座的装设弹簧组处亦冲压成型一承座部,该调整座后方供穿设气压缸的定位孔处,是一体冲压成型的凹陷部,该凹陷部顶面四周具有一阶缘部,设置一中央具通孔的板片,该板片跨置于调整座的阶缘部上并与其焊固;该调整座整个是一体冲压成型凹陷部、前后面板及承座部,穿设气压缸定位孔及通孔位于同一中心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育鸿
申请(专利权)人:东钰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