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包括护栏、中空螺杆、平台模板、带肋角钢、螺帽、支撑架、固定环、钢丝、孔口、护筒、注浆管、出浆管、预应力筋、锚具、混凝土、桥梁板、膨胀螺栓;利用膨胀螺栓将带肋角钢固定在桥梁上,随后将支撑架置于其上,接着将平台模板放置在支撑架上,并用钢丝连接平台模板与带肋角钢上的固定环,防止平台模板外倾;另外将护筒穿过中空螺杆,并将预应力筋穿过护筒,随后利用混凝土将他们浇筑在一起,由护筒、预应力筋及中空螺杆承载外置平台。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of concrete guardrail external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
本技术涉及护栏平台,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
技术介绍
桥梁作为市政道路中的很重要的功能性结构物,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行人及来往车辆的安全度,一般会在桥梁两侧搭设护栏,而为了提高桥梁的观赏性,有时会在桥梁护栏外侧建造外置平台,然后将观赏性植被置于平台上方。当护栏采用混凝土材料现浇时,由于外置平台悬空在护栏外侧,若模板搭设时承载力不够,灌注混凝土时可能会导致模板被压坏;另外外置平台与护栏不是一起整浇的,因而对两者的衔接要求较高,否则会导致外置平台从护栏上掉落。因此,目前拟寻求一种现可提供足够承载力的模板及可防止外置平台掉落的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供足够承载力的模板及可防止外置平台掉落的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为了实现以上任一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设置于桥梁板上,包括护栏、平台模板、支模体系、预应力体系以及混凝土;其中护栏置于桥梁板上,支模体系置于桥梁板的侧面,平台模板置于支模体系上,且平台模板位于护栏的侧边,平台模板和护栏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其中支模体系由支撑架以及带肋角钢组成,支撑架设置于带肋角钢上方,带肋角钢固定于带肋角钢的侧面;平台模板连接于带肋角钢。在一些实施例中,桥梁板侧面提前预留膨胀螺栓,带肋角钢通过螺帽和膨胀螺栓固定在桥梁板侧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模板和带肋角钢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固定环,分置于两侧的固定环之间设置钢丝,固定环和钢丝连接平台模板和带肋角钢。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模板的下部设置有固定环、侧面设有孔口,对应的,在护栏上对应的位置预留中空螺杆,至少一护筒穿越孔口与中空螺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筒上预先设置注浆管和出浆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浆管和出浆管间隔设置,且注浆管和出浆管垂直于护筒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护筒中穿好预应力筋,在平台模板和护栏之间浇筑混凝土。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混凝土凝固到一定程度后,依次拆除平台模板和拆除支模体系,在护栏的远离平台模板的一侧设置好锚具,对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带肋角钢是在角钢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三角肋板组成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模板为三折结构。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利用膨胀螺栓在桥梁侧面固定带肋角钢,然后在角钢上放置支撑架,为外置平台提供支撑点。2.在平台模板及带肋角钢上设置固定环,利用钢丝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可以增加模板的牢固性。3.在混凝土护栏内插入预应力筋,使外置平台与护栏通过预应力筋固定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模板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模板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护筒穿过中空螺杆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外置平台的浇筑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模板拆除后的外置平台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割除多余筋后的示意图。其中:1—护栏;2—中空螺杆;3—平台模板;4—带肋角钢;5—螺帽;6—支撑架;7—固定环;8—钢丝;9—孔口;10—护筒;11—注浆管;12—出浆管;13—预应力筋;14—锚具;15—混凝土;16—桥梁板;17—膨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该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设置在桥梁板16上,包括平台模板3、支模体系、预应力体系、混凝土15,护栏1置于桥梁板16上,支模体系置于桥梁板16的侧面,平台模板3置于支模体系上,且平台模板3位于护栏1的侧边,平台模板3和护栏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15。其中支模体系由支撑架6以及带肋角钢4组成,支撑架6设置于带肋角钢4上方,带肋角钢4固定于带肋角钢4的侧面。如图3所示,桥梁板16侧面提前预留膨胀螺栓17,带肋角钢4通过螺帽5和膨胀螺栓17固定在桥梁板16侧面上,此时,带肋角钢4置于桥梁板16的侧面,膨胀螺栓17穿过带肋角钢4,螺帽5连接在膨胀螺栓17上起到固定带肋角钢4和桥梁板16的作用。其中带肋角钢4是在角钢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三角肋板组成的。具体而言,当支模体系设置好之后,在支撑架6放置好平台模板3,且平台模板3连接于带肋角钢4。具体而言,平台模板3和带肋角钢4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固定环7,分置于两侧的固定环7之间设置钢丝8,连接平台模板3和带肋角钢4,保证平台模板3的牢靠性。平台模板3为三折结构,平台模板3的下部设置有固定环7、侧面设有孔口9,对应的,在护栏1上对应的位置预留中空螺杆2,至少一护筒10穿越孔口9与中空螺杆2。护筒10上预先设置注浆管11和出浆管12,其中注浆管11和出浆管12间隔设置,且注浆管11和出浆管12垂直于护筒10设置。在护筒10中穿好预应力筋13,浇筑混凝土15,待混凝土15凝固到一定程度后,依次拆除平台模板3和拆除支模体系,在护栏1的远离平台模板3的一侧设置好锚具14,对预应力筋13施加预应力,完成后割除多余的筋材与管道,形成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具体的施工过程如下:(1)中空螺杆2预埋:在混凝土护栏1搭建模板时,将中空螺杆2预埋进模板内,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整浇。(2)带肋角钢4安装:在距离桥梁板16的垂直距离为0.1m及0.2m处搭设膨胀螺栓17。然后将带肋角钢4插到打设好的膨胀螺栓17上,并用螺帽5将带肋角钢4固定在膨胀螺栓17上。(3)支撑架6设置:将支撑架6置于带肋角钢4上。(4)平台模板3安装:将平台模板3放置到支撑架6上,然后利用钢丝8连接平台模板3及带肋角钢4上的固定环7,增加平台模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设置于桥梁板(16)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栏(1)、平台模板(3)、支模体系、预应力体系以及混凝土(15);/n其中护栏(1)置于桥梁板(16)上,支模体系置于桥梁板(16)的侧面,平台模板(3)置于支模体系上,且平台模板(3)位于护栏(1)的侧边,平台模板(3)和护栏(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15);/n其中支模体系由支撑架(6)以及带肋角钢(4)组成,支撑架(6)设置于带肋角钢(4)上方,带肋角钢(4)固定于桥梁板(16)的侧面;平台模板(3)连接于带肋角钢(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设置于桥梁板(16)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栏(1)、平台模板(3)、支模体系、预应力体系以及混凝土(15);
其中护栏(1)置于桥梁板(16)上,支模体系置于桥梁板(16)的侧面,平台模板(3)置于支模体系上,且平台模板(3)位于护栏(1)的侧边,平台模板(3)和护栏(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15);
其中支模体系由支撑架(6)以及带肋角钢(4)组成,支撑架(6)设置于带肋角钢(4)上方,带肋角钢(4)固定于桥梁板(16)的侧面;平台模板(3)连接于带肋角钢(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桥梁板(16)侧面提前预留膨胀螺栓(17),带肋角钢(4)通过螺帽(5)和膨胀螺栓(17)固定在桥梁板(16)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平台模板(3)和带肋角钢(4)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固定环(7),分置于两侧的固定环(7)之间设置钢丝(8),固定环(7)和钢丝(8)连接平台模板(3)和带肋角钢(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护栏外置平台的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平台模板(3)的下部设置有固定环(7)、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亚会,
申请(专利权)人:倡创上海咨询管理事务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