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云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819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38
相机云台系统包括:支架,其供摄像设备固定;相机云台设备,其被构造成通过使所述支架转动来使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所述摄像设备沿滚转方向转动;夹持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侧夹持使所述摄像设备与所述相机云台设备电连接的线缆;以及引导单元,其被构造成将由所述夹持单元夹持的线缆引导到所述相机云台设备。所述夹持单元布置在当所述摄像设备沿滚转方向转动时通过与所述支架一体地转动的转动区域得到的转动轨迹的内侧。所述引导单元布置在所述转动轨迹的外侧。

Camera pan til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云台系统
本公开涉及相机云台系统,特别地涉及包括用于夹持线缆的单元的相机云台系统。
技术介绍
在用于平摇/俯仰驱动的安装有摄像设备的相机云台系统中,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设备均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电连接器。日本特表(PCT申请的翻译)2010-533884号公报讨论了如下相机云台系统:除了执行平摇/俯仰驱动的机构以外,该系统还包括执行滚转驱动的机构(转动体),并且使摄像设备在成像时绕着光轴转动。当有大量线缆与摄像设备、控制设备和相机云台等连接时,线缆可能会在相机云台的设定或平摇/俯仰操作时被卡住,这可能导致连接器的脱落或损坏。此外,日本特开2010-245409号公报讨论了线缆的夹持部的位置可变的结构。然而,在日本特开2010-245409号公报中讨论的线缆固定方法中,没有考虑插接有线缆的设备的移动,并且不像日本特表(PCT申请的翻译)2010-533884号公报那样,没有讨论在摄像设备绕着光轴转动时对线缆的夹持。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相机云台系统包括:支架,其供摄像设备固定;相机云台设备,其被构造成通过使所述支架转动来使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所述摄像设备沿滚转方向转动;夹持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侧夹持使所述摄像设备与所述相机云台设备电连接的线缆;以及引导单元,其被构造成将由所述夹持单元夹持的线缆引导到所述相机云台设备。所述夹持单元布置在通过转动区域得到的转动轨迹的内侧,所述转动区域在所述摄像设备沿滚转方向转动时与所述支架一体地转动。所述引导单元布置在所述转动轨迹的外侧。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框图。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主相机和取景器成像相机的构造的图。图4A至图4F示出了通过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主相机和广角成像相机拍摄的图像的示例。图5示出了如下情况的示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主相机和广角成像相机以绕着相同的转动轴线执行平摇/俯仰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相机云台。图6A至图6C均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夹持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引导件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云台系统的后视图。图9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云台系统的截面图。图10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云台系统的截面图。图1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云台系统在滚转操作期间的后视图。图12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云台系统在滚转操作期间的侧视图。图13A和图13B分别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云台系统的后视图和侧视图。图14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5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线缆夹持单元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朝向上方的主相机的侧视图。图17是根据比较例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主相机转动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和方面。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构成要素是例示性的而不限制本公开。当通过转动体使摄像设备绕着光轴转动时,从控制设备和摄像设备中的每一者到相机云台设备主体的距离基于转动角度而变化。因此,当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变成最大时,为了防止拉伸状态,必须配置维持足够额外长度的线缆。相比之下,当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减小时,线缆会大幅变松。当相机云台设备执行平摇/俯仰操作时,必须确保更大的线缆额外长度。当在该状态下操作相机云台设备时,相机云台和线缆可能会缠结,这可能导致诸如连接器损坏或相机云台操作受阻等的缺陷。因此,在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执行摄像设备的滚转操作并且能够减少相机云台设备与线缆之间的接触以及线缆的缠结的相机云台系统。参照图1的立体图和图2的框图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造。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转动系统包括操作装置10和相机云台系统20。当拍摄者对操作装置10执行操作时,与操作内容对应的操作指令通过网络从操作装置10传输到相机云台系统20。相机云台系统20基于接收到的操作指令执行控制,这允许从操作装置10对相机云台系统20的远程操作。相机云台系统20包括相机云台21、主相机22、广角成像相机23、取景器成像相机24、供主相机22固定的支架(stand)(称作相机支架26)、控制箱单元27和线缆夹持单元28。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由图1中的箭头表示的相应方向定义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Z方向对应于当主相机22固定于相机支架26时的主相机22的光轴方向。在Z方向上,将从主相机22的镜头侧(光轴的上游侧)观察的表面称作正面,将与正面相反的表面称作背面。将从正面的右侧观察到的表面称作右侧面,将从正面的左侧观察到的表面称作左侧面,将从正面的上侧观察到的表面称作顶面,将从正面的下侧观察到的表面称作底面。当在Z方向上投影时,正面和背面均具有面积,但是右侧面、左侧面、顶面和底面均不具有面积(变成线段)。在构成相机云台系统的设备和单元相对于Z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将在Z方向上投影具有较大宽度(X方向上的长度)的表面称作正面或背面,将具有较小宽度的表面称作侧面。相机云台21包括接口单元211和驱动控制单元212。接口单元211主要执行通信和图像的处理,驱动控制单元212主要执行对各种马达的控制。接口单元211包括接口中央处理单元(CPU)2111、图像处理单元2112和通信单元2113。驱动控制单元212包括驱动控制CPU2121和用于变焦、滚转、俯仰和平摇的马达控制单元2122(2122a至2122d)以及马达2123(2123a至2123d)。来自操作装置10的操作指令通过通信单元2113传输到接口CPU2111。在操作指令是平摇驱动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驱动指令传输到驱动控制单元212并通过驱动控制CPU2121将指令提供给平摇控制单元2122a。此外,响应于平摇驱动控制指令,驱动平摇马达2123a。同样地,在操作指令是俯仰驱动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通过俯仰控制单元2122b控制俯仰马达2123b。在操作指令是滚转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通过滚转控制单元2122c控制滚转马达2123c。在操作指令是变焦控制指令的情况下,通过变焦控制单元2122d控制变焦马达2123d。因此,驱动控制单元212用作各相机的驱动单元。图1所示的转动体25是驱动控制单元212中的能够使主相机22沿滚转方向转动的转动机构,并且包括上述滚转马达2123c。图像处理单元2112将从主相机22、广角成像相机23和取景器成像相机24中的每一者输出的图像传输到接口CPU2111。接口CPU2111通过通信单元2113传输来自各个相机的图像和用于通过操作装置10操作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云台系统,其包括:/n支架,其能够供摄像设备固定;/n相机云台设备,其被构造成通过使所述支架转动来使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所述摄像设备沿滚转方向转动;/n夹持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侧夹持使所述摄像设备与所述相机云台设备电连接的线缆;以及/n引导单元,其被构造成将由所述夹持单元夹持的线缆引导到所述相机云台设备,/n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布置在当所述摄像设备沿滚转方向转动时通过与所述支架一体地转动的转动区域得到的转动轨迹的内侧,并且/n所述引导单元布置在所述转动轨迹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1 JP 2018-205866;20190802 JP 2019-1431021.一种相机云台系统,其包括:
支架,其能够供摄像设备固定;
相机云台设备,其被构造成通过使所述支架转动来使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所述摄像设备沿滚转方向转动;
夹持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摄像设备的背面侧夹持使所述摄像设备与所述相机云台设备电连接的线缆;以及
引导单元,其被构造成将由所述夹持单元夹持的线缆引导到所述相机云台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布置在当所述摄像设备沿滚转方向转动时通过与所述支架一体地转动的转动区域得到的转动轨迹的内侧,并且
所述引导单元布置在所述转动轨迹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云台系统,其中,所述引导单元在光轴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夹持单元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云台系统,其中,
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并且
所述第一夹持部布置在比所述第二夹持部靠近所述转动的转动轴线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云台系统,其中,
所述摄像设备和所述相机云台设备通过所述摄像设备的控制设备电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包括供线缆插入的电连接器部,并且
所述夹持单元夹持从所述控制设备的所述电连接器部延伸出的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云台系统,其中,
所述摄像设备和所述相机云台设备直接电连接,
所述摄像设备包括供线缆插入的电连接器部,并且
所述夹持单元夹持从所述摄像设备的所述电连接器部延伸出的线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敦氏家裕隆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