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189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右侧设有第二框架,在第一框架与和第二框架之间设有两块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在两块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加热套;所述第二框架的右侧通过两块第二连接板连接有两个第三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加热套在线缆切割前对线缆进行预热,使得线缆的表皮受热变软便于切开和剥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两个第一卷轮和第一第二卷轮,分别对线缆剥离下的两根表皮进行卷绕收集,以及对线缆的线芯进行卷绕收集。

A device for automatic separation, stripping and winding of ca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分离剥线
,具体是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绝缘皮老化或其他因素需要对线缆进行更换,而更换下来的废旧线缆如果直接丢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对线缆的表皮和线芯进行分离并收集。对线缆的表皮和线芯进行分离需要用到线缆剥离装置,线缆在剥皮时,由于塑料表皮在长期使用中变硬变脆,导致切割效果一般,并且切割后的线缆易断裂,难以收集。此外,现有的线缆剥离装置未添加对线缆的线芯和表皮的收集装置,导致剥离完成的线缆还需要人工捡拾收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夹紧轮、切割刀、加热套、第三框架、第一卷轮、第二卷轮和摇柄,所述第一框架的右侧设有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底端均设有支撑脚,在第一框架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内设有两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杆,在第一安装杆的中间位置套设有夹紧轮;在所述的第二框架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在第二安装孔设有两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杆,在第二安装杆的中间位置套设有切割刀;在所述的第一框架与和第二框架之间设有两块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在两块第一连接板之间设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加热套,两个加热套相互背离的一侧与安装螺柱连接,安装螺柱背离加热套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板并设有调整旋钮;所述第二框架的右侧通过两块第二连接板连接有两个第三框架,在两个第三框架之间设有两根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卷轮,在两个第三框架之间设有一根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卷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设有摇柄;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设有第一链轮,第二转轴的前端设有第二链轮和带轮,带轮设置在第二链轮的前侧,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两个第一链轮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为矩形框架,第一安装孔为竖直设置的长条形通孔,第二安装孔为竖直设置的长条形通孔;所述加热套为空心半圆柱形结构,加热套的内侧壁设有碳纤维加热器;所述第三框架为三角形框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杆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螺纹,第一安装杆上套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一限位圈,第一限位圈设置在第一框架的内侧,第一安装杆上套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一螺套,第一螺套设置在第一框架的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安装杆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螺纹,第二安装杆上套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限位圈,第二限位圈设置在第二框架的内侧,第二安装杆上套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二螺套,第二螺套设置在第二框架的外侧。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框架的内部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限位挡板,限位挡板设置在两个切割刀的下方,两个限位挡板相互背离的一侧通过固定杆与第二框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了两个夹紧轮对线缆起到预导向的作用,使得线缆呈水平向右的方向移动,并且通过两根第一安装杆对两个夹紧轮的相对高度位置进调节,结构简单且易于操控;本技术设置了加热套在线缆切割前对线缆进行预热,使得线缆的表皮受热变软便于切开和剥离;本技术设置了切割刀对线缆表面进行切割,并且设置了两根第二安装杆对两个夹紧轮的相对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结构简单且易于操控;本技术设置了两个第一卷轮和第一第二卷轮,分别对线缆剥离下的两根表皮进行卷绕收集,以及对线缆的线芯进行卷绕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的立体结构前视图。图2为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的立体结构后视图。图3为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支撑脚;4、第一安装孔;5、第一安装杆;51、第一螺套;52、第一限位圈;6、夹紧轮;7、第二安装孔;8、第二安装杆;81、第二螺套;82、第二限位圈;9、切割刀;91、固定杆;92、限位挡板;10、第一连接板;11、加热套;12、安装螺柱;13、调整旋钮;14、第二连接板;15、第三框架;16、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8、第一卷轮;19、第二卷轮;20、摇柄;21、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5,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夹紧轮6、切割刀9、加热套11、第三框架15、第一卷轮18、第二卷轮19和摇柄20,所述第一框架1的右侧设有第二框架2,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均为矩形框架,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底端均设有支撑脚3,在第一框架1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第一安装孔4为竖直设置的长条形通孔,在第一安装孔4内设有两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杆5,在第一安装杆5的中间位置套设有夹紧轮6,夹紧轮6能够绕第一安装杆5转动;在所述的第二框架2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7,第二安装孔7为竖直设置的长条形通孔,在第二安装孔7设有两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杆8,在第二安装杆8的中间位置套设有切割刀9,切割刀9能够绕着第二安装杆8转动。在所述的第一框架1与和第二框架2之间设有两块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0,在两块第一连接板10之间设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加热套11,加热套11为空心半圆柱形结构,加热套11的内侧壁设有碳纤维加热器,两个加热套11相互背离的一侧与安装螺柱12连接,安装螺柱12背离加热套11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板10并设有调整旋钮13,通过转动调整旋钮13能够使得安装螺柱12推动加热套11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框架2的右侧通过两块第二连接板14连接有两个第三框架15,两个第三框架15前后对称设置,第三框架15为三角形框架结构,在两个第三框架15之间设有两根第一转轴16,两根第一转轴16分别设置在第三框架15的两个顶点边缘处且上下对称设置,第一转轴16上套设有第一卷轮18,在两个第三框架15之间设有一根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设置在第三框架15的右端顶垫边缘处,第二转轴17上套设有第二卷轮19。所述第二转轴17的后端设有摇柄20,通过转动摇柄20能够控制第二转轴17转动,并且摇柄20设置为可拆卸,使用者能够根据需要将摇柄20安装上或拆卸下;所述第一转轴16的前端设有第一链轮21,第二转轴17的前端设有第二链轮22和带轮23,带轮23设置在第二链轮22的前侧,第二链轮22通过链条与两个第一链轮21连接,带轮23能够通过皮带连接到驱动电机上。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杆5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螺纹,第一安装杆5上套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第一限位圈52,第一限位圈52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夹紧轮(6)、切割刀(9)、加热套(11)、第三框架(15)、第一卷轮(18)、第二卷轮(19)和摇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右侧设有第二框架(2),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底端均设有支撑脚(3),在第一框架(1)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在第一安装孔(4)内设有两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杆(5),在第一安装杆(5)的中间位置套设有夹紧轮(6);在所述的第二框架(2)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7),在第二安装孔(7)设有两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杆(8),在第二安装杆(8)的中间位置套设有切割刀(9);在所述的第一框架(1)与和第二框架(2)之间设有两块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0),在两块第一连接板(10)之间设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加热套(11),两个加热套(11)相互背离的一侧与安装螺柱(12)连接,安装螺柱(12)背离加热套(11)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板(10)并设有调整旋钮(13);/n所述第二框架(2)的右侧通过两块第二连接板(14)连接有两个第三框架(15),在两个第三框架(15)之间设有两根第一转轴(16),第一转轴(16)上套设有第一卷轮(18),在两个第三框架(15)之间设有一根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上套设有第二卷轮(19);所述第二转轴(17)的后端设有摇柄(20);所述第一转轴(16)的前端设有第一链轮(21),第二转轴(17)的前端设有第二链轮(22)和带轮(23),带轮(23)设置在第二链轮(22)的前侧,第二链轮(22)通过链条与两个第一链轮(2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自动分离剥线缠绕装置,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夹紧轮(6)、切割刀(9)、加热套(11)、第三框架(15)、第一卷轮(18)、第二卷轮(19)和摇柄(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右侧设有第二框架(2),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底端均设有支撑脚(3),在第一框架(1)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在第一安装孔(4)内设有两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安装杆(5),在第一安装杆(5)的中间位置套设有夹紧轮(6);在所述的第二框架(2)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7),在第二安装孔(7)设有两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杆(8),在第二安装杆(8)的中间位置套设有切割刀(9);在所述的第一框架(1)与和第二框架(2)之间设有两块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板(10),在两块第一连接板(10)之间设有两个上下对称设置的加热套(11),两个加热套(11)相互背离的一侧与安装螺柱(12)连接,安装螺柱(12)背离加热套(11)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板(10)并设有调整旋钮(13);
所述第二框架(2)的右侧通过两块第二连接板(14)连接有两个第三框架(15),在两个第三框架(15)之间设有两根第一转轴(16),第一转轴(16)上套设有第一卷轮(18),在两个第三框架(15)之间设有一根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上套设有第二卷轮(19);所述第二转轴(17)的后端设有摇柄(20);所述第一转轴(16)的前端设有第一链轮(21),第二转轴(17)的前端设有第二链轮(22)和带轮(23),带轮(23)设置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景黄昊旻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