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991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内的若干放置架、开瓶机构和推板;放置架上设有存放安瓿瓶的若干瓶身放置腔,瓶身放置腔底部设有通孔,推板表面设有与通孔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凸柱,凸柱能够插入通孔并伸入瓶身放置腔;开瓶机构包括开瓶罩,开瓶罩设有与瓶身放置腔位置对应的瓶头存放腔,瓶头存放腔上部连接有拱形的橡胶帽,橡胶帽上表面连接有压板,下表面连接有压柱,开瓶罩下方设有切割刀,切割刀连接有控制其开合的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同时开启多个安瓿瓶,操作便捷,不需人工徒手掰开安瓿瓶,安全性高,降低了试剂污染的风险,安瓿瓶瓶头和瓶身丢弃和收集方便。

A endotoxin test k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属于生物检测试剂盒
,具体涉及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凝胶法是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定性或半定量检测内毒素的方法。实验室一般购买试剂盒用于检测内毒素,其中试剂盒中的标准品、鲎试剂和内毒素检查用水多用安瓿瓶存放。当用相应试剂盒检测内毒素,尤其是需要同时检测多个样品时,研究人员需徒手掰开多个安瓿瓶,手指划伤及污染试剂的风险极大。现有安瓿瓶开启装置,大多是用于开启单个安瓿瓶,方便医护人员开启医用针剂以免割伤,只留下瓶身方便后续操作,未考虑到开启器中所留瓶头和用完的瓶身如何快速丢弃至利器盒中的问题,而开启器中的瓶头容易到处滚落,引起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解决了同时开启多个安瓿瓶费时费力、安全性低,现有开启装置不利于瓶头和瓶身收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内的若干放置架、开瓶机构和推板;所述放置架上设有存放安瓿瓶的若干瓶身放置腔,所述瓶身放置腔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推板表面设有与通孔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凸柱,所述凸柱能够插入通孔并伸入瓶身放置腔;所述开瓶机构包括开瓶罩,所述开瓶罩设有与瓶身放置腔位置对应的瓶头存放腔,所述瓶头存放腔上部连接有拱形的橡胶帽,所述橡胶帽上表面连接有压板,下表面连接有压柱,所述开瓶罩下方设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连接有控制其开合的控制组件。优选的,所述切割刀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刀片,所述刀片上设有与瓶头存放腔位置对应的半圆形的刀槽。优选的,所述刀片上设有与刀片长度方向相垂直的长条形的限位孔,所述开瓶罩底部设有穿过限位孔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底端连接有宽度大于限位孔宽度的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端固定于开瓶罩两侧的弹簧、与弹簧另一端相连的连接块以及设于连接块与刀片之间的连杆,所述刀片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转轴,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套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外侧设有拉杆,所述拉杆末端设有把手。优选的,所述压板与连接块间设有竖轴,所述压板的两侧中央均设有上横轴,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与上横轴位置对应的下横轴,所述竖轴的两端分别套于上横轴和下横轴形成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瓶身放置腔的底部设有防护垫,内壁下部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若干瓶身固定块,所述瓶头存放腔的内壁上部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列的若干瓶头固定块,所述瓶身固定块和瓶头固定块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弧形。优选的,所述推板的边缘设有能够卡合于放置架外围的边框。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盒体内的托盘。优选的,所述盒体通过合页铰接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泡沫块,所述泡沫块开有容纳放置架、开瓶机构、推板及托盘的空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装有内毒素检测试剂的安瓿瓶置于放置架的瓶身放置腔内,当需要同时开始安瓿瓶时,将安瓿瓶的瓶头插入开瓶罩的瓶头存放腔,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切割刀将瓶头夹紧,实验人员手握开瓶罩,施加少许外力即可将瓶头割下,操作便捷,不需人工徒手掰开安瓿瓶,安全性高,也降低了试剂污染的风险;(2)本技术设有压板,当瓶头被割下后,向下按压压板,橡胶帽下移,压柱将多个瓶头同时从瓶头存放腔中压出;当安瓿瓶内试剂使用完毕后,将压板的凸柱插入瓶身放置腔底部的通孔中,即可将多个瓶身同时推出,便于安瓿瓶瓶头和瓶身的收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放置架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未安放安瓿瓶时放置架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推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开瓶机构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弹簧未施加外力时切割刀和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弹簧轻微压缩时切割刀和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弹簧压缩时切割刀和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6中竖轴、压板和连接块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推板、放置架和托盘配合使用时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盒体;2、盒盖;3、放置架;31、瓶身放置腔;32、瓶身固定块;33、防护垫;34、通孔;4、安瓿瓶;5、开瓶机构;6、压板;61、上横轴;7、开瓶罩;71、瓶头存放腔;72、橡胶帽;73、限位块;74、压柱;75、瓶头固定块;76、限位柱;8、切割刀;81、第一刀片;82、第二刀片;83、刀槽;84、限位孔;85、第一转轴;9、推板;91、边框;92、凸柱;10、托盘;11、泡沫块;12、把手;13、竖轴;14、连接块;141、第二转轴;142、下横轴;15、拉杆;16、弹簧;17、连杆;18、安瓿瓶瓶身;19、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7所示,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1以及设于盒体1内的若干放置架3、开瓶机构5、推板9和托盘10;放置架3上设有存放安瓿瓶4的若干瓶身放置腔31,安瓿瓶内装有若干标准品、鲎试剂以及内毒素检查用水,瓶身放置腔31底部设有通孔34,推板9表面设有与通孔34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硅胶材料的凸柱92,凸柱92能够插入通孔34并伸入瓶身放置腔31,推板9的边缘设有能够卡合于放置架3外围的边框91;开瓶机构5包括开瓶罩7,开瓶罩7设有与瓶身放置腔31位置对应的瓶头存放腔71,瓶头存放腔71上部连接有拱形的橡胶帽72,橡胶帽72上表面连接有压板6,下表面连接有压柱74,开瓶罩7下方设有切割刀8,切割刀8连接有控制其开合的控制组件。如图7-10所示,切割刀8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刀片81和第二刀片82,两刀片上设有与瓶头存放腔71位置对应的半圆形的刀槽83,当第一刀片81和第二刀片82合并时,两个半圆形的刀槽83合并为直径小于安瓿瓶开口处直径的圆形刀槽。刀片上设有与刀片长度方向相垂直的长条形的限位孔84,开瓶罩7底部设有穿过限位孔84的限位柱76,限位柱76底端连接有宽度大于限位孔84宽度的限位块73,刀片移动时,限位柱76位于限位孔8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内的若干放置架、开瓶机构和推板;/n所述放置架上设有存放安瓿瓶的若干瓶身放置腔,所述瓶身放置腔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推板表面设有与通孔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凸柱,所述凸柱能够插入通孔并伸入瓶身放置腔;/n所述开瓶机构包括开瓶罩,所述开瓶罩设有与瓶身放置腔位置对应的瓶头存放腔,所述瓶头存放腔上部连接有拱形的橡胶帽,所述橡胶帽上表面连接有压板,下表面连接有压柱,所述开瓶罩下方设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连接有控制其开合的控制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以及设于盒体内的若干放置架、开瓶机构和推板;
所述放置架上设有存放安瓿瓶的若干瓶身放置腔,所述瓶身放置腔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推板表面设有与通孔位置一一对应的若干凸柱,所述凸柱能够插入通孔并伸入瓶身放置腔;
所述开瓶机构包括开瓶罩,所述开瓶罩设有与瓶身放置腔位置对应的瓶头存放腔,所述瓶头存放腔上部连接有拱形的橡胶帽,所述橡胶帽上表面连接有压板,下表面连接有压柱,所述开瓶罩下方设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连接有控制其开合的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刀片,所述刀片上设有与瓶头存放腔位置对应的半圆形的刀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上设有与刀片长度方向相垂直的长条形的限位孔,所述开瓶罩底部设有穿过限位孔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底端连接有宽度大于限位孔宽度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一端固定于开瓶罩两侧的弹簧、与弹簧另一端相连的连接块以及设于连接块与刀片之间的连杆,所述刀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丽赵丹沈慧王丹辛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茂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