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M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景施工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91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M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景施工管理方法,属于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步骤为:第一步:BIM模型建立;第二步:现场3D激光扫描技术文件创建:利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现场扫描,采集现场场地及目标构筑物工程的真实、完整的原始数据,得到具有精确空间信息的点云数据;第三步:装配式建筑BIM+MR平台建立;第四步:使用全景摄像机,现场实时拍摄,数据信息实时输入BIM+MR平台系统,现实数据与BIM虚拟数据实整合,实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融合;第五步:装配式建筑BIM+MR平台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BIM技术与MR技术的深度结合,有效指导现场施工,实现现场的施工智能管理。

A panoramic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thod of assembly building based on BIM + MR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M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景施工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信息模型应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M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景施工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单纯的BIM技术应用载体为固定设备和移动端设备,主要在二维显示屏或VR头戴设备上的展示,与实际施工部位脱离,造成BIM信息与实际施工部位信息的分离,致使信息传递容易造成误差,不利于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施工。国内BIM应用还处于普及推广阶段,一系列的应用仍在实践或初步运用探索阶段,而MR技术也是近年来才被重视的一项技术,技术也日臻成熟。BIM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设计、施工、运营等各阶段,MR技术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深入和研究,但将BIM和MR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确并不多,尤其是将BIM技术和MR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更是鲜见。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M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景施工管理方法,通过BIM技术与MR技术的深度结合,有效指导现场施工,实现现场的施工智能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M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景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n第一步:BIM模型建立:参照设计施工图进行装配式建筑BIM模型的创建,包含土建模型、机电模型、场地模型的绘制,然后对模型构建进行属性添加并导出,形成装配式建筑BIM模型文件,最后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将此模型文件转化为通用关系型数据;/n第二步:现场3D激光扫描技术文件创建:利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现场扫描,采集现场场地及目标构筑物工程的真实、完整的原始数据,得到具有精确空间信息的点云数据;/n第三步:装配式建筑BIM+MR平台建立:将上述装配式建筑BIM模型数据及场地3D激光扫描数据文件导入到数据库服务器,依托Ho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M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景施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第一步:BIM模型建立:参照设计施工图进行装配式建筑BIM模型的创建,包含土建模型、机电模型、场地模型的绘制,然后对模型构建进行属性添加并导出,形成装配式建筑BIM模型文件,最后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将此模型文件转化为通用关系型数据;
第二步:现场3D激光扫描技术文件创建:利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现场扫描,采集现场场地及目标构筑物工程的真实、完整的原始数据,得到具有精确空间信息的点云数据;
第三步:装配式建筑BIM+MR平台建立:将上述装配式建筑BIM模型数据及场地3D激光扫描数据文件导入到数据库服务器,依托Hololens设备和全景摄像技术,构件BIM+MR信息管理平台,并进行调整、整合,使数据进行匹配,互相索引,最终形成整体模型,通过综合信息平台,使用者可直接获取相应的数据参数等信息,为施工提供便利;
第四步:使用全景摄像机,现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