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3015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26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BIM技术创建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对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方案进行设计及优化;在预制墙板的预留钢筋上注塑成型圆柱形聚氨酯树脂安装引导件;预制构件的运输、验收及放置;安装竖直构件;在预制墙板的侧面喷涂聚合物粘结砂浆薄层,然后绑扎节点钢筋并支设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预制梁,形成建筑框架;安装水平构件;混凝土浇筑;预制楼梯、阳台、外挂架及其它预制构件的安装;竣工复核;成果交付及运营维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安全、稳定,施工周期短,能够满足各种装配式建筑的需求。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模型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采取全模型的创建,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分析、优化施工方案以及重点难点分析。从而大大降低返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施工冲突以及安全问题。装配式建筑与BIM的设计方法的结合,可将建筑、结构、机电模型三者进行协同,便可发现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结构之间,结构与机电工程之间存在的碰撞问题,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并能发现各个施工班组之间的交叉作业、节拍施工错误等问题,并及时进行综合调整。利用BIM软件三维管线图可以精确管线的布置及走向,避免交叉班组在施工过程中的碰撞,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返工现象。在钢结构深化设计中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对钢结构构件空间立体布置进行可视化模拟,通过提前碰撞校核,可对方案进行优化,有效解决施工图中的设计缺陷。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基于BIM技术创建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对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方案进行优化,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预制构件的设计及加工;/n(2)在预制墙板的预留钢筋上注塑成型圆柱形聚氨酯树脂安装引导件;/n(3)预制构件的运输、现场验收及放置;/n(4)安装竖直构件:在圆柱形聚氨酯树脂安装引导件的引导下,将预留钢筋安装入预制墙板中的钢筋套管;安装调整预制墙板斜支撑,矫正预制墙体定位和垂直度;配制含有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塞缝砂浆,对预制墙体进行塞缝,塞缝完成2小时后采用加入减缩减水剂的灌浆料进行灌浆作业;/n(5)在预制墙板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于BIM技术创建建筑工程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对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方案进行优化,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预制构件的设计及加工;
(2)在预制墙板的预留钢筋上注塑成型圆柱形聚氨酯树脂安装引导件;
(3)预制构件的运输、现场验收及放置;
(4)安装竖直构件:在圆柱形聚氨酯树脂安装引导件的引导下,将预留钢筋安装入预制墙板中的钢筋套管;安装调整预制墙板斜支撑,矫正预制墙体定位和垂直度;配制含有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塞缝砂浆,对预制墙体进行塞缝,塞缝完成2小时后采用加入减缩减水剂的灌浆料进行灌浆作业;
(5)在预制墙板的侧面喷涂聚合物粘结砂浆薄层,然后绑扎节点钢筋并支设现浇混凝土模板;
(6)安装预制梁,形成建筑框架;
(7)安装水平构件,将水平构件安装至指定位置并进行钢筋绑扎;
(8)浇筑混凝土;
(9)预制楼梯、阳台、外挂架及其它预制构件的安装;
(10)竣工复核;
(11)成果交付及运营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圆柱形聚氨酯树脂安装引导件的高度为12~25mm,直径为预留钢筋直径的95~110%,邵氏硬度为77~83D。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亓玉政刘蓝萍王玉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安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