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支护模板,包括底板、塑形装置、支撑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的底板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上方均匀设置有塑形装置,每两个塑形装置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位于最下方的塑形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针对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时,不能根据不同长度的梁柱进行拼接处理,针对不同长度的梁柱进行浇筑时,需要不同的设备,从而增加了浇筑的步骤和成本,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不能在梁柱浇筑时对浇筑模板进行加固,容易出现因受力过大,浇筑模板出现变形、断裂或分离的现象,从而导致梁柱浇筑失败,降低了浇筑的成功率,浪费了人力物力等难题。
A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column pouring support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支护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
,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支护模板。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土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当超过3m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浇筑过程中,需要一次性浇筑完成,并且,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目前,在针对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时,通常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设备不能根据不同长度的梁柱进行拼接处理,针对不同长度的梁柱进行浇筑时,需要不同的设备,从而增加了浇筑的步骤和成本,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2、现有设备不能在梁柱浇筑时对浇筑模板进行加固,容易出现因受力过大,浇筑模板出现变形、断裂或分离的现象,从而导致梁柱浇筑失败,降低了浇筑的成功率,浪费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针对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时,不能根据不同长度的梁柱进行拼接处理,针对不同长度的梁柱进行浇筑时,需要不同的设备,从而增加了浇筑的步骤和成本,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不能在梁柱浇筑时对浇筑模板进行加固,容易出现因受力过大,浇筑模板出现变形、断裂或分离的现象,从而导致梁柱浇筑失败,降低了浇筑的成功率,浪费了人力物力等难题。(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支护模板,包括底板、塑形装置、支撑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的底板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上方均匀设置有塑形装置,每两个塑形装置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位于最下方的塑形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塑形装置外侧均匀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安装在底板上,支撑装置上端与塑形装置连接,所述的塑形装置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辅助装置,辅助装置与塑形装置滑动连接,辅助装置位于两塑形装置之间。所述的塑形装置包括塑形板、扇形空腔、滑动杆、拉环、一号伸缩杆、伸缩弹簧、卡紧板、卡紧杆和连接头,所述的底板上端均匀安装有塑形板,塑形板呈对称分部,塑形板外端面对称设置有滚槽,两滚槽之间设置有卡槽,塑形板一侧端面上均匀设置有插入槽,插入槽上方设置有扇形空腔,所述的扇形空腔内部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与塑形板滑动连接,滑动杆上端安装有拉环,滑动杆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一号伸缩杆,一号伸缩杆安装在塑形板内部,一号伸缩杆外表面安装有伸缩弹簧,扇形空腔内部设置有卡紧板,卡紧板安装在滑动杆上,卡紧板下端面上安装有卡紧杆,扇形空腔下壁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插入槽连通,塑形板另一侧端面上均匀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与卡紧杆配合,具体工作时,首先,根据所需对塑形板进行拼接,滑动杆通过卡紧板带动卡紧杆与连接头卡接,从而实现组成支护模板的功能,之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塑形板放置在所需浇筑的梁柱外表面,人工将混凝土浇筑到梁柱内,最后,在混凝土凝结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其取出,从而实现浇筑支护的功能。所述的辅助装置包括滑动架、连接杆、螺纹杆、顶紧机构和滚动机构,所述的塑形板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与塑形板外端面滑动连接,两滑动架之间对称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右端安装在位于右侧的滑动架内端面上,连接杆左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位于左侧的滑动杆连接,位于前侧的连接杆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位于左侧的滑动杆螺纹连接,滑动架内端中部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顶紧机构,顶紧机构外侧对称设置有滚动机构,滚动机构与滑动架滑动连接,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滑动架通过滚动机构滑动到两塑形装置之间,之后,手动转动螺纹杆,螺纹杆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架收紧,顶紧机构对塑形板进行顶紧,从而实现增强两塑形装置牢固性的功能,最后,在混凝土凝结后,手动松动螺纹杆,并将其从塑形装置上取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限位块、支撑杆、支撑架、顶动杆和连接弹簧,所述的每两个辅助装置之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塑形板外端面卡槽卡接,限位块外端面通过销轴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通过销轴对称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杆内端通过销轴连接有顶动杆,顶动杆下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支撑架上,顶动杆外端下侧设置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安装在支撑架上,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限位块插入卡槽内,支撑杆通过支撑架实现对塑形板进行支撑的功能,提高了塑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杆、二号伸缩杆、顶紧弹簧、顶紧板、滑动块和顶动杆,所述的顶紧杆安装在矩形槽内壁上,顶紧杆内端安装有二号伸缩杆,二号伸缩杆外表面设置有顶紧弹簧,顶紧弹簧安装在顶紧杆上,二号伸缩杆内端安装有顶紧板,顶紧板内端面上安装有橡胶垫,顶紧板外端面上均匀设置有滑槽,滑槽呈对称分部,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外端通过销轴连接有顶动杆,顶动杆外端通过销轴与顶紧杆连接,具体工作时,顶紧板受力通过滑动块带动顶动杆转动,顶动杆外端与顶紧杆配合实现限位支撑的功能,从而实现对两个塑形板进行顶紧的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滚动机构包括滑行杆、滑动板、复位弹簧和滚轮,所述的滑行杆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滑动架连接,滑行杆内端面上安装有滑动板,滑行杆外表面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安装在滑动板上,滑动板内端通过滚轮架对称安装有滚轮,滚轮与滚槽滚动连接,具体工作时,在对两塑形装置进行顶紧时,滚轮受力带动滑行杆进行运动,滚轮起到滚动的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顶动杆包括上转杆和下转杆,所述的上转杆上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支撑杆上,上转杆下端通过销轴连接有下转杆,下转杆下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支撑架上,具体工作时,上转杆与下转杆配合,实现支撑支撑杆的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位于最下方的塑形装置外表面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安装在底板上,具体工作时,加强块起到对最下方的塑形装置进行受力加强的功能,避免出现底部受力过大,导致断裂的现象发生。(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支护模板,所采用的塑形装置可以根据梁柱的长度进行拼接,从而可以实现在同一设备上针对不同长度的梁柱在浇筑时起到支护的功能,降低了浇筑的步骤和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支护模板,可以通过辅助装置可以在对梁柱进行浇筑时对塑形装置进行顶紧,避免在浇筑时,两塑形装置连接处出现破裂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塑形装置的受力强度,并且,塑形装置的外部有支撑装置进行支撑,提高了塑形装置的稳定型,增加了梁柱浇筑的成功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B-B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N向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4中D向的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5中X向的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支护模板,包括底板(1)、塑形装置(2)、支撑装置(3)和辅助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上方均匀设置有塑形装置(2),每两个塑形装置(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位于最下方的塑形装置(2)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的塑形装置(2)外侧均匀设置有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装置(3)上端与塑形装置(2)连接,所述的塑形装置(2)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辅助装置(4),辅助装置(4)与塑形装置(2)滑动连接,辅助装置(4)位于两塑形装置(2)之间;其中:/n所述的塑形装置(2)包括塑形板(21)、扇形空腔(22)、滑动杆(23)、拉环(24)、一号伸缩杆(25)、伸缩弹簧(26)、卡紧板(27)、卡紧杆(28)和连接头(29),所述的底板(1)上端均匀安装有塑形板(21),塑形板(21)呈对称分部,塑形板(21)外端面对称设置有滚槽,两滚槽之间设置有卡槽,塑形板(21)一侧端面上均匀设置有插入槽,插入槽上方设置有扇形空腔(22),所述的扇形空腔(22)内部设置有滑动杆(23),滑动杆(23)与塑形板(21)滑动连接,滑动杆(23)上端安装有拉环(24),滑动杆(23)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一号伸缩杆(25),一号伸缩杆(25)安装在塑形板(21)内部,一号伸缩杆(25)外表面安装有伸缩弹簧(26),扇形空腔(22)内部设置有卡紧板(27),卡紧板(27)安装在滑动杆(23)上,卡紧板(27)下端面上安装有卡紧杆(28),扇形空腔(22)下壁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插入槽连通,塑形板(21)另一侧端面上均匀安装有连接头(29),连接头(29)上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与卡紧杆(28)配合;/n所述的辅助装置(4)包括滑动架(41)、连接杆(42)、螺纹杆(43)、顶紧机构(44)和滚动机构(45),所述的塑形板(21)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滑动架(41),滑动架(41)与塑形板(21)外端面滑动连接,两滑动架(41)之间对称设置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右端安装在位于右侧的滑动架(41)内端面上,连接杆(42)左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位于左侧的滑动杆(23)连接,位于前侧的连接杆(42)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43),螺纹杆(43)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位于左侧的滑动杆(23)螺纹连接,滑动架(41)内端中部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顶紧机构(44),顶紧机构(44)外侧对称设置有滚动机构(45),滚动机构(45)与滑动架(4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浇筑支护模板,包括底板(1)、塑形装置(2)、支撑装置(3)和辅助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上方均匀设置有塑形装置(2),每两个塑形装置(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位于最下方的塑形装置(2)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的塑形装置(2)外侧均匀设置有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安装在底板(1)上,支撑装置(3)上端与塑形装置(2)连接,所述的塑形装置(2)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辅助装置(4),辅助装置(4)与塑形装置(2)滑动连接,辅助装置(4)位于两塑形装置(2)之间;其中:
所述的塑形装置(2)包括塑形板(21)、扇形空腔(22)、滑动杆(23)、拉环(24)、一号伸缩杆(25)、伸缩弹簧(26)、卡紧板(27)、卡紧杆(28)和连接头(29),所述的底板(1)上端均匀安装有塑形板(21),塑形板(21)呈对称分部,塑形板(21)外端面对称设置有滚槽,两滚槽之间设置有卡槽,塑形板(21)一侧端面上均匀设置有插入槽,插入槽上方设置有扇形空腔(22),所述的扇形空腔(22)内部设置有滑动杆(23),滑动杆(23)与塑形板(21)滑动连接,滑动杆(23)上端安装有拉环(24),滑动杆(23)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一号伸缩杆(25),一号伸缩杆(25)安装在塑形板(21)内部,一号伸缩杆(25)外表面安装有伸缩弹簧(26),扇形空腔(22)内部设置有卡紧板(27),卡紧板(27)安装在滑动杆(23)上,卡紧板(27)下端面上安装有卡紧杆(28),扇形空腔(22)下壁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与插入槽连通,塑形板(21)另一侧端面上均匀安装有连接头(29),连接头(29)上设置有圆形槽,圆形槽与卡紧杆(28)配合;
所述的辅助装置(4)包括滑动架(41)、连接杆(42)、螺纹杆(43)、顶紧机构(44)和滚动机构(45),所述的塑形板(21)外表面对称设置有滑动架(41),滑动架(41)与塑形板(21)外端面滑动连接,两滑动架(41)之间对称设置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右端安装在位于右侧的滑动架(41)内端面上,连接杆(42)左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位于左侧的滑动杆(23)连接,位于前侧的连接杆(42)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43),螺纹杆(43)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位于左侧的滑动杆(23)螺纹连接,滑动架(41)内端中部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顶紧机构(44),顶紧机构(44)外侧对称设置有滚动机构(45),滚动机构(45)与滑动架(4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银花,
申请(专利权)人:曹银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