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88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该前唇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支架与一前唇支架活动连接,该前唇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驱动机构,中部安装有一电机,该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并与前唇相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整车通过性的同时,还能降低气动阻力,使整车达到预期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A kind of automobile active front l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
本技术涉及汽车外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
技术介绍
当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政策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要求汽车要降低CO2的排放;随着消费者对汽车使用成本的提高,其也迫切希望降低汽车的油耗。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当前的做法有:降低整车的重量、减低滚阻、采用电动汽车。但是,降低整车重量会影响整车的稳定性,减低滚阻会增加轮胎的成本,电动汽车行程受限,技术不够成熟。汽车的固定式前唇具有一定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能力,汽车前唇通过阻止空气进入底盘以降低汽车的进风量,此时底盘的压强相对降低,从而增加汽车的下压力,进而可以有效降低气动阻力。但由于汽车通过性的要求,汽车前唇的高度受限,导致其降低气动阻力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前唇高度受限而导致前唇降低气动阻力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该前唇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支架与一前唇支架活动连接,该前唇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驱动机构,中部安装有一电机,该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并与前唇相固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主驱动杆,与该主驱动杆活动连接的副驱动杆,与该副驱动杆滑槽配合的第一连杆以及与该第一连杆枢接的第二连杆。所述主驱动杆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副驱动杆上设有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杆中设有容置该滑块的滑槽。所述前唇外表面粘接有一前唇外板。所述前唇支架两侧分别螺接有耐磨板。所述电机上装配有电机盖。所述驱动机构上装配有防沙盖。所述主动式前唇处于前伸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呈180度且所述副驱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的夹角呈90度。所述主动式前唇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且所述副驱动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基本保持平行。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来弥补固定式前唇不能有效降低空气阻力的缺陷。该主动式前唇通过安装驱动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其旋转,使得该主动式前唇能够在前伸和收回两种工作状态自由切换。当主动式前唇处于前伸状态时,汽车底盘高度降低,从而降低进入汽车底盘的进风量,增加汽车的下压力,进而降低了气动阻力。当主动式前唇处于收回状态时,汽车底盘高度提高,以满足整车通过性要求。因此本技术在保证整车通过性的同时,还能降低气动阻力,使整车达到预期的空气动力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技术的主动式前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按照本技术的主动式前唇处于前伸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按照本技术的主动式前唇处于收回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按照本技术的主动式前唇与耐磨板的装配图。图5是按照本技术的防沙盖和电机盖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应该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如图1所示,包括前唇支架1、转轴支架2、驱动机构3、电机4、前唇内板5以及前唇外板6。其中,前唇支架1的两端安装有驱动机构3,中部安装有电机4。转轴支架2的一端铰接于前唇支架1上,另一端固接于前唇内板5上。前唇内板5和前唇外板6通过胶带粘接在一起。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主驱动杆30、副驱动杆31、第一连杆32以及第二连杆33。主驱动杆30安装于前唇支架1内部,一端与电机4相连,另一端与副驱动杆31铰接。第一连杆32的一端安装于前唇支架1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3枢接,使得第二连杆33可以绕枢接点11旋转。第二连杆33的另一端与前唇内板5固接。第一连杆32的中部设有一滑动槽10,副驱动杆31上设有一滑块13,该滑块13能够在滑动槽10内滑动。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前唇工作原理如下:电机4驱动主驱动杆30运动,主驱动杆30带动副驱动杆31旋转,再由副驱动杆31旋转带动第一连杆32和第二连杆33运动,从而驱使该主动式前唇绕一固定轴作旋转运动。当汽车正常行驶时,主动式前唇运动至前伸状态,此时汽车底盘高度降低,从而降低进入汽车底盘的进风量,增加汽车的下压力,进而降低了气动阻力。当遇到障碍物或道路崎岖时,主动式前唇运动至收回状态,此时汽车底盘高度提高,使得汽车能够顺利通行。如图2所示,当第一连杆32和第二连杆33之间的夹角呈180度且副驱动杆31与第一连杆32呈90度时,主动式前唇处于前伸状态。此时驱动机构3处于锁死状态,通过驱动机构3的自身锁死状态可以承受较大的风压以及沙石的撞击力,从而提高了机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图3所示,当第一连杆32和第二连杆33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且副驱动杆31与第一连杆32保持基本平行时,主动式前唇处于收回状态。此时,将主动式前唇完全收回,满足整车的通过性要求。考虑到美观要求,本实施例将主动式前唇分为前唇内板5和前唇外板6,并将两者通过胶带粘接在一起。当然,本技术所述的主动式前唇也可以不设置前唇外板。在本实施例中,前唇支架1中还装配有耐磨板12,如图4所示。该耐磨板通过螺钉安装于前唇支架1上,并采用易于生产的形状,使得其能够增加主动式前唇的耐久性能,同时也便于生产和装配。在本实施例中,电机4上装配有电机盖7,驱动机构3上装配有防沙盖8,如图5所示,分别用来保护电机与驱动机构免受沙石冲击,有效保护主动式前唇结构的正常状态。在前唇支架1和电机4上均设有螺丝孔13,电机盖7与防沙盖8通过螺钉分别安装于电机4和驱动机构3上。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其特征在于,该前唇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支架与一前唇支架活动连接,该前唇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驱动机构,中部安装有一电机,该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并与前唇相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主动式前唇,其特征在于,该前唇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支架与一前唇支架活动连接,该前唇支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驱动机构,中部安装有一电机,该驱动机构与所述电机电连接,并与前唇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式前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主驱动杆,与该主驱动杆活动连接的副驱动杆,与该副驱动杆滑槽配合的第一连杆以及与该第一连杆枢接的第二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主动式前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杆与所述电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主动式前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驱动杆上设有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杆中设有容置该滑块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主动式前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唇外表面粘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晨徐劼桂小刚林淼天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