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60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桩体模具由连接转轴将两个半圆形模具弧板连接,并在模具弧板上设置连接耳板,顶端设置吊装耳板,底部设置排气孔,外表面设置振动器;模具弧板的外侧设置抱箍弧板,并将抱箍耳板和抱箍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内侧撑板限定钢筋笼的横向位置;在桩体模具与支架撑杆和支架底板之间均设置限位斜撑;在支架底板上设置与支架撑杆相接的撑杆限位槽;在桩体模具外侧对称布设喷水管;通过混凝土灌注槽和注浆连接管向桩体模具内灌注混凝土;在支架底板上预设渗水孔,其下部与底部平台板之间设置输浆槽支承体、挡水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具拼装方便、结构整体性强、钢筋笼定位准确、养护效果好。

Preparation device of variable section precast concrete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拼装方便、结构整体性强、钢筋笼定位准确、养护效果好的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适用于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
技术介绍
相对于均匀截面桩,变截面桩具有桩身断面尺寸不断变化、钢筋笼安装定位难度大、养护施工困难等特点,其制备的质量对基桩性能影响显著。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用于成型变截面桩的模具,该模具的模腔沿长度方向形成至少一正多边形粗孔段和至少一正多边形细孔段,且所述正多边形粗孔段和所述正多边形细孔段相连通;其中,所述正多边形细孔段的孔壁开设有至少一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模具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模具于所述正多边形粗孔段的横截面内,孔壁至所述模具中轴线的最短直线距离为D1;所述模具于所述正多边形细孔段的横截面内,孔壁至所述模具中轴线的最短直线距离为D2,且D1和D2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凹槽的槽深。此种用于成型变截面桩的模具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且能够制作成型具有较佳抗拔承载性能变截面桩的需求。该结构在适宜的情况下能满足模具成型的基本要求,但是并未涉及钢筋笼定位,桩体的喷水养护,废水收集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改善。鉴于此,目前亟待专利技术一种模具拼装方便、结构整体性强、钢筋笼定位准确、养护效果好的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可以降低模具拼装难度,而且可调提升制备结构的整体性,还可以提升钢筋笼定位精度、改善模型桩养护质量的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成型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桩体模具由连接转轴将两个半圆形模具弧板连接,并在模具弧板上设置连接耳板,顶端设置吊装耳板,底部设置排气孔,外表面设置振动器;模具弧板的外侧设置抱箍弧板,抱箍耳板和抱箍螺栓固定连接;在模具弧板上设置螺纹撑筋,并在螺纹撑筋的两端分别设置内侧撑板和转动手柄;通过内侧撑板限定钢筋笼的横向位置;在桩体模具与支架撑杆和支架底板之间均设置限位斜撑,并在限位斜撑上安装校位螺栓;在支架底板上设置与支架撑杆相接的撑杆限位槽;在支架撑杆与地面之间设置斜撑;在支架底板上设置底部撑板,并在底部撑板与限位板之间设置连接弹簧;在桩体模具外侧对称布设喷水管,并使喷水管与水管连接杆和喷水头连通;通过混凝土灌注槽和注浆连接管向桩体模具内灌注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灌注槽与支架撑杆之间设置漏斗横撑,在漏斗横撑与支架撑杆之间设置链杆;分别在水管连接杆、漏斗横撑和链杆与支架撑杆之间设置转动铰;在支架底板上预设渗水孔,其下部与底部平台板之间设置输浆槽支承体、挡水板;在底部平台板上设置输浆槽,并使输浆槽外侧与废水收集池相连。所述模具弧板上预设撑筋连接栓和撑板凹槽,撑板凹槽的平面形状与内侧撑板相同。所述吊装耳板上留有长方形吊槽。所述连接耳板通过耳板连接栓连接固定。本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整体式的桩体模具,并通过连接转轴和连接耳板进行连接,可有效降低现场拼装的难度;同时在变截面桩模具的外侧设置了抱箍弧板,有助于提升变截面桩模具的整体性。(2)本技术可通过内侧撑板及螺纹撑筋限定钢筋笼的横向位置,提高了钢筋笼定位准确性。(3)本技术在桩体模具的顶部设置了位置可调的混凝土灌注槽,外侧设置了喷水管,并可通过连接水管控制喷水管的位置,可同步提升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施工质量。(4)本技术在桩体模具下部的支架底板上预设渗水孔,并在底部平台板上设置输浆槽,使输浆槽外侧与废水收集池相连,可降低浇筑及养护施工对外界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桩体模具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底部平台版横断面示意图;图中:1-桩体模具;2-连接转轴;3-模具弧板;4-连接耳板;5-吊装耳板;6-排气孔;7-振动器;8-抱箍弧板;9-抱箍耳板;10-抱箍螺栓;11-螺纹撑筋;12-内侧撑板;13-转动手柄;14-钢筋笼;15-支架撑杆;16-支架底板;17-限位斜撑;18-校位螺栓;19-撑杆限位槽;20-地面;21-斜撑;22-底部撑板;23-限位板;24-连接弹簧;25-喷水管;26-水管连接杆;27-喷水头;28-混凝土灌注槽;29-注浆连接管;30-漏斗横撑;31-链杆;32-转动铰;33-渗水孔;34-底部平台板;35-输浆槽支承体;36-挡水板;37-输浆槽;38-废水收集池;39-撑筋连接栓;40-撑板凹槽;41-吊槽;42-耳板连接栓。具体实施方式模具制作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浇筑施工技术要求、钢筋笼绑扎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技术涉及装置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示意图,图2是图1桩体模具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底部平台版横断面示意图。参照图1~图3所示,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桩体模具(1)由连接转轴(2)将两个半圆形模具弧板(3)连接,并在模具弧板(3)上设置连接耳板(4),顶端设置吊装耳板(5),底部设置排气孔(6),外表面设置振动器(7);模具弧板(3)的外侧设置抱箍弧板(8),抱箍耳板(9)和抱箍螺栓(10)固定连接;在模具弧板(3)上设置螺纹撑筋(11),并在螺纹撑筋(11)的两端分别设置内侧撑板(12)和转动手柄(13);通过内侧撑板(12)限定钢筋笼(14)的横向位置;在桩体模具(1)与支架撑杆(15)和支架底板(16)之间均设置限位斜撑(17),并在限位斜撑(17)上安装校位螺栓(18);在支架底板(16)上设置与支架撑杆(15)相接的撑杆限位槽(19);在支架撑杆(15)与地面(20)之间设置斜撑(21);在支架底板(16)上设置底部撑板(22),并在底部撑板(22)与限位板(23)之间设置连接弹簧(24);在桩体模具(1)外侧对称布设喷水管(25),并使喷水管(25)与水管连接杆(26)和喷水头(27)连通;通过混凝土灌注槽(28)和注浆连接管(29)向桩体模具(1)内灌注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灌注槽(28)与支架撑杆(15)之间设置漏斗横撑(30),在漏斗横撑(30)与支架撑杆(15)之间设置链杆(31);分别在水管连接杆(26)、漏斗横撑(30)和链杆(31)与支架撑杆(15)之间设置转动铰(32);在支架底板(16)上预设渗水孔(33),其下部与底部平台板(34)之间设置输浆槽支承体(35)、挡水板(36);在底部平台板(34)上设置输浆槽(37),并使输浆槽(37)外侧与废水收集池(38)相连。桩体模具(1)采用厚度为1cm的铝合金模板,上部直径为30cm,下部直径为20cm,包括两个半圆形模具弧板(3);两个半圆形模具弧板(3)由连接转轴(2)连接,连接转轴(2)采用直径为20mm的栓轴;抱箍耳板(9)平面尺寸为5cm×5cm,材料与桩体模具(1)相同。连接耳板(4)采用厚度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桩体模具(1)由连接转轴(2)将两个半圆形模具弧板(3)连接,并在模具弧板(3)上设置连接耳板(4),顶端设置吊装耳板(5),底部设置排气孔(6),外表面设置振动器(7);模具弧板(3)的外侧设置抱箍弧板(8),抱箍耳板(9)和抱箍螺栓(10)固定连接;在模具弧板(3)上设置螺纹撑筋(11),并在螺纹撑筋(11)的两端分别设置内侧撑板(12)和转动手柄(13);通过内侧撑板(12)限定钢筋笼(14)的横向位置;在桩体模具(1)与支架撑杆(15)和支架底板(16)之间均设置限位斜撑(17),并在限位斜撑(17)上安装校位螺栓(18);在支架底板(16)上设置与支架撑杆(15)相接的撑杆限位槽(19);在支架撑杆(15)与地面(20)之间设置斜撑(21);在支架底板(16)上设置底部撑板(22),并在底部撑板(22)与限位板(23)之间设置连接弹簧(24);在桩体模具(1)外侧对称布设喷水管(25),并使喷水管(25)与水管连接杆(26)和喷水头(27)连通;通过混凝土灌注槽(28)和注浆连接管(29)向桩体模具(1)内灌注混凝土,并在混凝土灌注槽(28)与支架撑杆(15)之间设置漏斗横撑(30),在漏斗横撑(30)与支架撑杆(15)之间设置链杆(31);分别在水管连接杆(26)、漏斗横撑(30)和链杆(31)与支架撑杆(15)之间设置转动铰(32);在支架底板(16)上预设渗水孔(33),其下部与底部平台板(34)之间设置输浆槽支承体(35)、挡水板(36);在底部平台板(34)上设置输浆槽(37),并使输浆槽(37)外侧与废水收集池(38)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变截面预制混凝土桩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桩体模具(1)由连接转轴(2)将两个半圆形模具弧板(3)连接,并在模具弧板(3)上设置连接耳板(4),顶端设置吊装耳板(5),底部设置排气孔(6),外表面设置振动器(7);模具弧板(3)的外侧设置抱箍弧板(8),抱箍耳板(9)和抱箍螺栓(10)固定连接;在模具弧板(3)上设置螺纹撑筋(11),并在螺纹撑筋(11)的两端分别设置内侧撑板(12)和转动手柄(13);通过内侧撑板(12)限定钢筋笼(14)的横向位置;在桩体模具(1)与支架撑杆(15)和支架底板(16)之间均设置限位斜撑(17),并在限位斜撑(17)上安装校位螺栓(18);在支架底板(16)上设置与支架撑杆(15)相接的撑杆限位槽(19);在支架撑杆(15)与地面(20)之间设置斜撑(21);在支架底板(16)上设置底部撑板(22),并在底部撑板(22)与限位板(23)之间设置连接弹簧(24);在桩体模具(1)外侧对称布设喷水管(25),并使喷水管(25)与水管连接杆(26)和喷水头(27)连通;通过混凝土灌注槽(28)和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明李凯仁韩尚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