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51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前部框架、与前部框架枢转连接的面板、一个或多个设置在面板侧面上的连接肋以及用于保持面板自前部框架的开启状态的支撑连杆,其中连接肋用来作为面板的枢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器是一种这样的系统,该系统用于控制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或纯度并在诸如室内的封闭空间内循环冷却了的空气。空调器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其中整体式为全部的部件都设置在一个装置内,分体式具有彼此分离的室内和室外单元。图1示出了传统空调器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参见图1,传统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安装在房间内壁上的主机壳1、安装在主机壳1前部的面板3、形成在面板3上的进气格栅5a以及安装在面板3下端的排气格栅7。用于显示当前操作状态并指导使用者操作的显示装置9安装在空气吸入和排气格栅5a和7之间。同时,主机壳1的上表面上可还设置另一个进气格栅5b。传统空调器具有以下问题。由于面板3通过多个螺钉与主机壳1相连接,为了更换内部过滤器(未示出)或进行用于内部部件的维修而拧掉全部的螺钉是令人厌烦的。也就是说,将面板3安装在主机壳1上或将面板3由主机壳1拆卸都是困难的,而且拆下的面板必须好好保管以免遗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其基本上可以避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产生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其具有能够通过绕着其上端枢转向前开启的面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其具有能够在通过连杆支撑的状态下保持其开启状态的面板。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及其他优点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这里做具体化及概括地描述,这里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前部框架;与前部框架枢转连接的面板;一个或多个设置在面板侧面上的连接肋以及用于保持面板自前部框架的开启状态的支撑连杆;其中连接肋用来作为面板的枢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这里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前部框架;绕着其上端与前部框架枢转连接的面板;用于保持面板自前部框架的开启状态的支撑连杆;以及用于将支撑连杆端部枢转连接至面板的铰链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这里提供的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前部框架,在两侧分别设有连杆座部;与前部框架相连的面板,从而能够与前部框架分离;支撑连杆,具有与前部框架相连的第一端和与面板相连的第二端;以及由面板后表面伸出的连接肋,其插入前部框架用来作为面板的枢转轴。根据本专利技术,面板绕着其上端枢转。因此,当需要进行用于诸如室内单元空气过滤器等部件的维修时,面板能够通过仅向前拉动下端-->来容易地开启,其中室内单元通常位于房间内壁的较高位置处。而且,当面板开启时,支撑连杆由挡块来固定。因此,维修能够在面板未完全与室内单元分离的状态下进行。如上所述,由于面板的下部是开启的,即使当工人较矮或室内单元位于较高位置时,维修也能够容易地进行。此外,由于不是在面板由室内单元完全分开的情况下进行维修,能够防止面板遗失的可能性发生,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理解,是并入以及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与说明书一起足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传统分体式空调器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图2和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图4示出了图2和3所示室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5示出了沿图2中直线I-I′的截面图;图6和7示出了当排气面板与前部上面板连接时,图2和3所示前部框架的透视图;图8示出了图6和7所示前部框架的后部透视图;图9是沿图8中直线II-II′的截面图;图10是沿图8中直线III-III′的截面图;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面板的后部透视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排气面板前部的局部断开透视图;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排气面板前部的局部断开的透视图;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排气面板后部的局部断开-->的透视图;以及图15示出了当面板开启时,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已参考其示范性实施例所具体地图示及描述的同时,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和细节方面作出多种改变。图2和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的透视图。参见图2和3,室内单元100包括外壳102、与外壳102前部相连的面板160、与面板160下端可滑动连接的排气面板170、与面板160的上端可滑动连接的前部-上面板172以及与外壳102的下端可滑动连接的排气叶片122。外壳102包括主机壳110和与主机壳110前部相连的前部框架130。进气格栅132形成在前部框架130的顶表面上,而且遥控信号接收部150形成在外壳102的下部上。通过进气格栅132吸入的空气流经安装在室内单元内的热交换器,然后通过排气叶片122排至房间。通过排气面板170的竖直运动,空气由室内单元100向前地排出。随后将描述这些。图4示出了该室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而且图5示出了沿图2中直线I-I′的室内单元的侧截面图。参见图4和5,空调器的室内单元100成六面体形状,且其外壳限定了室内单元100的轮廓。-->也就是说,室内单元100包括热交换器118、风机114、电机组件116以及空气过滤器144和电集尘器146,其中热交换器118与主机壳110的前部相连,用于使引入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风机114安装在热交换器118后部内部,用于吸入及排出室内空气;电机组件116安装在主机壳110的侧部,用于驱动风机114;空气过滤器144和电集尘器146可拆卸地安装在前部框架130的前部上。主机壳110包括形成主机壳110后部轮廓的后部机壳单元110′和设置在后部机壳110′前部的前部机壳单元110″。主机壳110在其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12,通过该进气口112引入室内空气。进气格栅设置在进气口112上。风机114可以是水平布置的横流风扇。由进气口112引入的空气通过风机114由排气叶片122排出。电机组件116安装在风机114的右侧,用于利用由外部施加的电力产生旋转力。通过电机组件116产生的旋转力传送至风机114。此外,热交换器118安装在前部机壳110″的前部,用于进行通过进气口112引入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与风机114类似,热交换器118水平地延伸来布置,因此其能够围绕着风机114的前部及上部。主显示器单元120形成在前部机壳110″的前部上端上。主显示器单元120显示各种信息并通过前部-上面板172来有选择地遮盖。在前部框架130的下端之上,排气叶片122安装在前部机壳单元110″的下端上。排气叶片122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并与排气面板170及-->前部-上面板172一起同时地打开启及关闭,或与排气面板170及前部-上面板172独立地打开启及关闭。前部机壳单元110″的前部-右-下端还设置有模式显示单元124。该模式显示单元124显示空调器的当前操作模式或当前设定状态。前部框架安装在主机壳的前部。也就是说,前部框架130形成了室内单元100的前部轮廓。前部框架130连接从而围绕着主机壳110的前部机壳单元110″。进气格栅132形成在前部框架130的上部上。也就是说,当前部框架130与主机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其包括热交换器、风机、以及用于过滤通过风机吸入的空气中所含杂物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室内单元还包括:具有前部框架和主机壳的外壳,过滤器安装在前部框架的前表面,主机壳用于容纳风机和热交换器;与前部框架枢轴相连的面板;一个或多个设置在面板侧面上的连接肋,用作面板的枢轴;以及用于保持面板自前部框架的开启状态的支撑连杆。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3-20 10-2006-0025450;KR 2006-3-20 10-2006-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其包括热交换器、风机、以及用于过滤通过风机吸入的空气中所含杂物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室内单元还包括:具有前部框架和主机壳的外壳,过滤器安装在前部框架的前表面,主机壳用于容纳风机和热交换器;与前部框架枢轴相连的面板;一个或多个设置在面板侧面上的连接肋,用作面板的枢轴;以及用于保持面板自前部框架的开启状态的支撑连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室内单元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在面板侧面支撑连杆,用于使面板与前部框架紧密地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支撑肋的一端是弯曲或成曲形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连接肋由面板的后表面伸出并向上弯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撑连杆具有与面板铰接相连的第一端和与前部框架可滑动连接的第二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室内单元还包括由面板的后表面伸出的断电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面板具有用于容纳支撑连杆的连杆座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室内单元还包括用于将支撑连杆的一端枢转连接至面板的铰链单元。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铰链单元包括贯穿支撑连杆一端的铰链轴和用于支撑铰链轴两端的铰接支架。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铰链轴成形为贯穿铰接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良武李元培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