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活塞风机械泄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49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建筑物类,是一种适用于开式或闭式地铁地下车站(站台不设全封闭式屏蔽门)的一种地铁活塞风机械泄压结构,该结构通过在站台列车进站端隧道口设置泄压孔,通过与风机及其连接控制的风管系统连通的送风口,并将泄压孔排气通入站厅,在卸压的同时,实现气流循环,其优点是在地铁地下车站采用主动控制列车进站活塞风对车站公共区环境的强烈冲击,从而减少车站与恶劣外界环境的冷热交换,稳定公共区温度、湿度和气流场、减少车站冷热能耗的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活塞风机械泄压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建筑物类,是一种适用于开式或闭式地铁地下车站(站台不设全封闭式屏蔽门)的一种地铁活塞风机械泄压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地铁地下车站,随着列车进站高速活塞风冲向站台,并通过楼扶梯、站厅、出入口形成地铁与外界大气的气流交换。过高的活塞风不仅影响乘客乘车安全,还对站内空气环境形成巨大的扰动。目前常用的控制列车进站活塞风冲击的方式是在车站两端上下行区间设置迂回风道,或站端设置活塞风井,列车进站前首先通过迂回风道或活塞风井泄除一部分压力,从而缓解进站的冲击力。在高寒地区,深埋于地下的车站由于地铁系统内部巨大的发热量(主要是列车),即使不采暖,站台也有较高的温度,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还会使站台温度偏高,达20℃以上。但是站厅通过出入口连接室外,由于列车活塞风影响形成站厅与室外的气流交换,形成站厅局部寒冷、站台过热的状况。采用传统的活塞风控制技术,高寒地区冬季站厅温度不稳定,部分区域温度达0℃,站厅较站台温度低10-2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铁活塞风机械泄压结构,该结构通过在站台列车进站端隧道口设置泄压孔,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铁活塞风机械泄压结构,包括车站站台、站厅,以及区间隧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及其连接控制的风管系统,与风管系统连接的有位于站台进站端的泄压孔以及位于站厅的送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活塞风机械泄压结构,包括车站站台、站厅,以及区间隧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及其连接控制的风管系统,与风管系统连接的有位于站台进站端的泄压孔以及位于站厅的送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活塞风机械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正压端通过风管系统连接站厅的送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晋丽闫正才刘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