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43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体,下支撑体上端设有下夹持机构,下支撑体一侧设有上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与上夹持机构之间设有打磨机构;下夹持机构用于钻铤下端的夹持作业;上夹持机构通过对钻铤施加向下的力,与下夹持机构相互配合完成钻铤的夹持作业;打磨机构用于钻铤外壁打磨作业。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完成呈竖立式钻铤的下端夹持定位,以及上端的夹持,方便对钻铤的表面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能够实时地调整打磨件的位置,从而提高打磨效果,在打磨完成后方便进行打磨件的位置调整,对钻铤的其他部分进行打磨,提高钻铤的打磨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A grinding device for outer wall of drill coll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铤加工设备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钻铤处在钻柱的最下部,是下部钻具组合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壁厚大,一般为38-53mm,相当于钻杆壁厚的4-6倍,具有较大的重力和刚度。为了方便起下钻工作,可以在钻铤的内螺纹的外表面加工吊卡槽和卡瓦槽。钻铤的作用如下所述:给钻头施加钻压;保证压缩条件下的必要强度;减轻钻头的振动、摆动、和跳动等,使钻头工作平稳;控制井斜。钻铤一般分为3种:螺旋钻铤,无磁钻铤,整体钻铤。整体钻铤为光滑的厚壁圆管,两端加工连接螺纹,螺旋钻铤在圆钻铤外圆柱面上加工3条右旋的螺旋槽,以减少与井壁的接触面积,能有效的防止压差卡钻,为了方便起下钻工作,可以在钻铤的内螺纹的外表面加工吊卡槽和卡瓦槽。钻铤在铸造、粗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现有地,钻铤打磨常采用卧式打磨装置,卧式打磨装置在打磨过程中不方便打磨掉的磨屑掉落,因此在打磨过程中常常产生二次磨削,降低了钻铤的打磨效果,同时,现有地竖立式的夹持装置,不能确保钻铤呈竖直的状态置于打磨装置上,从而影响打磨效果和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完成呈竖立式钻铤的下端夹持定位,以及上端的夹持,方便对钻铤的表面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能够实时地调整打磨件的位置,从而提高打磨效果,在打磨完成后方便进行打磨件的位置调整,对钻铤的其他部分进行打磨,提高钻铤的打磨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体,下支撑体上端设有下夹持机构,下支撑体一侧设有上夹持机构,下夹持机构与上夹持机构之间设有打磨机构;下夹持机构用于钻铤下端的夹持作业;上夹持机构通过对钻铤施加向下的力,与下夹持机构相互配合完成钻铤的夹持作业;打磨机构用于钻铤外壁打磨作业。进一步地,下支撑体包括呈矩形结构的中板,中板四个角均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外凸板,外凸板另一端下壁均安装固定有支脚,中板下端安装固定有下支撑体,中板侧壁安装固定有后位板,后位板下端安装固定有后支件;下夹持机构设于中板;上夹持机构设于后位板;打磨机构设于后位板。进一步地,下夹持机构包括凸出于中板中心位置处的中盘,呈圆周阵列成形于中板的导槽,导槽内侧端延伸于中盘内,导槽槽底均向外延伸地装配有旋杆,旋杆均旋有下夹持件,下夹持件下端均装配于导槽内。进一步地,下夹持件上端呈弧形结构,且外壁设有橡胶垫。进一步地,上夹持机构包括下端安装固定于后位板的导件,导件两外壁成形有凹槽,凹槽装配有上夹持板,上夹持板装配端两侧成形有安装板,安装板下端均设有气缸,气缸下端均安装固定有下固定件,下固定件均设于后位板侧壁,上夹持板另一端成形有上夹持盘,上夹持盘同心于中盘,上夹持盘下壁设有橡胶垫。进一步地,打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于导件后壁上端安装固定有上装配板,上装配板与后位板之间设有导向杆若干,导向杆之间设有螺杆,导向杆穿有升降板,升降板外侧端旋于螺杆,升降板内侧端为环状结构,升降板的环状结构处呈圆周阵列地安装有卡件,卡件两端均旋有固定杆,卡件上端均设有调节气缸,调节气缸上均安装固定有打磨件,螺杆上连接有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异步电机。进一步地,升降板包括穿于导向杆且旋于螺杆的升降块,升降块另一端成形有装配块,导件的内部成形有导向槽,装配块装配于导向槽内,装配块的另一端成形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另一端成形有环件,环件上端成形有环槽,卡件均装配于环槽内,当卡件固定时,固定杆下端顶紧于环槽槽底。进一步地,卡件包括装配于环槽内的下弧板,下弧板向上延伸地安装固定有连接弧板,连接弧板延伸出于环槽,连接弧板上端安装固定有上弧件,上弧件位于环件上端。进一步地,打磨件呈弧形结构,且内壁为打磨面。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1、下支撑体用于钻铤、下夹持机构、上夹持机构以及打磨机构的支撑,其中为了提高下支撑体的稳定性,在中板四个角上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外凸板,并且在外凸板下端安装了相应的支脚,而后位板为上夹持机构以及打磨机构的支撑单元,为了防止下支撑体出现侧翻,因此在后位板的下端设置了相应的后支件;2、下夹持机构,用于钻铤下端的支撑和夹持定位作用,夹持时,通过下夹持件的外壁作用于钻铤的内壁,通过下夹持件的夹持作业,对钻铤下端进行夹持和定位;3、上夹持机构,用于钻铤下端的夹持作业,通过上夹持机构向下施加作用力,将钻铤夹持在上夹持盘与中盘之间,夹持作业时,导件两侧的凹槽为上夹持盘的升降运动提供导向作用,而气缸使上夹持盘向下运动,将钻铤夹持在上夹持盘和中盘之间;4、打磨机构,用于钻铤外壁的打磨作业,打磨时通过异步电机不断驱动螺杆,使得螺杆带动升降块做往复的升降运动,而升降块在升降运动过程中打磨件的打磨面完成了钻铤外壁的打磨作业,同时为了具体地根据钻铤不同位置处的不同尺通过调节气缸,调整打磨件的位置,能够提高打磨效果,并且为了能够对整根钻铤的表面进行打磨,设置了可移动的卡件,并且将打磨件设置在卡件上,当钻铤的一处打磨完成后,通过松动固定杆,而后移动卡件的位置,直至打磨件位于待打磨位置处为止;5、本技术方便完成呈竖立式钻铤的下端夹持定位,以及上端的夹持,方便对钻铤的表面进行打磨,打磨过程中,能够实时地调整打磨件的位置,从而提高打磨效果,在打磨完成后方便进行打磨件的位置调整,对钻铤的其他部分进行打磨,提高钻铤的打磨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立体结构图一。图2示出了本技术立体结构图二。图3示出了本技术立体结构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图3所示,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体1,下支撑体1上端设有下夹持机构2,下支撑体1一侧设有上夹持机构3,下夹持机构2与上夹持机构3之间设有打磨机构4,下夹持机构2用于钻铤下端的夹持作业,上夹持机构3通过对钻铤施加向下的力,与下夹持机构2相互配合完成钻铤的夹持作业,打磨机构4用于钻铤外壁打磨作业。下支撑体1包括呈矩形结构的中板10,中板10四个角均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外凸板11,外凸板11另一端下壁均安装固定有支脚12,中板10下端安装固定有下支撑件13,中板10侧壁安装固定有后位板14,后位板14下端安装固定有后支件15,下夹持机构2设于中板10,上夹持机构3设于后位板14,打磨机构4设于后位板14。下夹持机构2包括凸出于中板10中心位置处的中盘20,呈圆周阵列成形于中板10的导槽100,导槽100内侧端延伸于中盘20内,导槽100槽底均向外延伸地装配有旋杆21,旋杆21均旋有下夹持件22,下夹持件22下端均装配于导槽100内。下夹持件22上端呈弧形结构,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体(1),下支撑体(1)上端设有下夹持机构(2),下支撑体(1)一侧设有上夹持机构(3),下夹持机构(2)与上夹持机构(3)之间设有打磨机构(4);/n下夹持机构(2)用于钻铤下端的夹持作业;/n上夹持机构(3)通过对钻铤施加向下的力,与下夹持机构(2)相互配合完成钻铤的夹持作业;/n打磨机构(4)用于钻铤外壁打磨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撑体(1),下支撑体(1)上端设有下夹持机构(2),下支撑体(1)一侧设有上夹持机构(3),下夹持机构(2)与上夹持机构(3)之间设有打磨机构(4);
下夹持机构(2)用于钻铤下端的夹持作业;
上夹持机构(3)通过对钻铤施加向下的力,与下夹持机构(2)相互配合完成钻铤的夹持作业;
打磨机构(4)用于钻铤外壁打磨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支撑体(1)包括呈矩形结构的中板(10),中板(10)四个角均向外延伸地成形有外凸板(11),外凸板(11)另一端下壁均安装固定有支脚(12),中板(10)下端安装固定有下支撑件(13),中板(10)侧壁安装固定有后位板(14),后位板(14)下端安装固定有后支件(15);
下夹持机构(2)设于中板(10);
上夹持机构(3)设于后位板(14);
打磨机构(4)设于后位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夹持机构(2)包括凸出于中板(10)中心位置处的中盘(20),呈圆周阵列成形于中板(10)的导槽(100),导槽(100)内侧端延伸于中盘(20)内,导槽(100)槽底均向外延伸地装配有旋杆(21),旋杆(21)均旋有下夹持件(22),下夹持件(22)下端均装配于导槽(10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夹持件(22)上端呈弧形结构,且外壁设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铤外壁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夹持机构(3)包括下端安装固定于后位板(14)的导件(34),导件(34)两外壁成形有凹槽(340),凹槽(340)装配有上夹持板(30),上夹持板(30)装配端两侧成形有安装板(31),安装板(31)下端均设有气缸(32),气缸(32)下端均安装固定有下固定件(16),下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油市昊明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