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21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机壳、回风口、伸缩部、送风装置和热交换器;机壳为纵向较长的立方体形状;在机壳的下端部两侧设置有回风口;在机壳的上端部设置有出风口伸缩部;送风装置将吸入的外部空气强制流动至出风口方向;热交换器设置在机壳的内部,沿上下对角线方向而设置,将经送风装置强制流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有益效果是:第一、机壳的上端部设置有能够向多个方向进行出风的伸缩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制热,从而有效防尘;第二、热交换器沿机壳的纵向较长而设置,能够小型化室内机整体的大小;第三、由于在孔板的外侧面设置有降音器,因此可去除机壳内部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空调噪音,减小空调 器室机整机大小的空调器。背录技术一般来讲,空调器是对冷媒进行压縮、冷凝、膨胀及蒸发的过程,由 此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的装置。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与所述室外机相连接的室内机。空调器又分为 二种, 一种室外机只连接l台室内机的标准空调系统,另一种室外机连接有 多台室内机的一拖多空调系统。另外,空调又分为,使冷媒循环系统的冷 媒流动仅向一个方向驱动,由此对室内仅供给冷气的冷却系统,和使冷媒 循环系统的冷媒流动方向可选择地被驱动,由此对室内供给冷气或暖气的 制冷制热系统。空调器,主要是由压縮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循环 系统。所述压縮机被压縮的气态冷媒流入到冷凝器后,变为液态冷媒。冷 媒流经所述冷凝器上时向外部释放热量。之后,从冷凝器流出的冷媒流经 膨胀阀的同时被膨胀节流后而流入到蒸发器。流入到蒸发器的液态冷媒, 将变为气态冷媒同时吸收热量。但是,现有的空调器,送风扇的设置位置及方向受到限制,为了获得 较大的风量,送风扇的体积也要相应地增大,因此对空调器的小型化设计 变得相当困难。其二,现有的空调器,回风口一般设置在机壳的正面方向,出风口也 设在正面方向,向室内排出冷/热空气,因此制冷/热室内空间温度达到用户设定温度时所需的时间较长。其三,现有的空调器没有设置降低电机振动所导致的噪音及空气流动 所引发的噪音的噪音控制装置,因而,用户使用中会感到噪音大,使人产 生不舒服的感觉,而降低产品的町信度。其四,现有的空调器,不论是否启动,其出风口始终露在外部,因此 出风口容易产生污渍。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种可以 縮小室内机的大小,同时还能降低室内机的内部噪音;空调制冷/制热,使 室内空间可快速达到设定温度;保护空调出风位置始终洁净的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 内机包括机壳、回风口、伸縮部、送风装置和热交换器;所述机壳为纵 向较长的立方体形状;在所述机壳的F端部两侧,设置有使空气流入到所 述机壳内部的回风口;在所述机壳的上端部,设置有排放所述机壳内部经 过热交换后空气的出风口伸縮部;所述送风装置将吸入的外部空气强制流 动至所述出风口方向;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机壳的内部,沿上下对角线方 向而设置,将所述经送风装置强制流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回风口上部的一个以上的轴流风扇, 和驱动所述轴流风扇的电机。所述电机是设置在所述轴流风扇之间的双轴电机。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壳下部两侧回风口之间的两面吸 入空气的贯流风扇,和驱动所述两面吸入空气的贯流风扇的电机。所述热交换器,其一侧与所述送风装置相邻设置,另-一侧与所述伸縮 部相邻设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附近的横流风扇,和设置于所述横流风扇 一侧末端的电机。所述热交换器,其一侧与所述送风装置相邻设置,另一侧与所述回风 口相邻设置。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回风口、伸縮部、贯流风扇和热交换器;所述机壳为纵向较长的立方体形状; 在所述机壳的下端部两侧,设置有使空气流入到所述机壳内部的回风口; 在所述机壳的上端部,设置有排放所述机壳内部经过热交换后空气的出风 口伸縮部;所述贯流风扇设置在所述机壳两侧回风口之间,吸入外部空气, 且使被吸入的外部空气强制流向上部方向;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两面 吸入空气的贯流风扇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机壳纵向设置的长度大于沿 厚度方向设置的长度。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回风 口、伸縮部、多个轴流风扇、空调流动调节部件和热交换器;所述机壳为 纵向较长的立方体形状;在所述机壳的下端部,设置有为了使空气流入到 所述机壳内部的回风口;在所述机壳的上端部,设置有排放所述机壳内部 经过热交换后空气的出风口伸縮部所述多个轴流风扇依次设置于所述回 风口的上部吸入外部空气,使被吸入的外部空气强制流向上部方向;所述 空气流动调节部件设有降音器,可以降低所述机壳内部噪音;所述热交换 器设在所述多个轴流风扇与所述排出口之间,使被吸入的外部空气与冷媒 进行热交换。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部沿上下对角线方向。 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回风 口、伸縮部、横流风扇和热交换器;所述机壳为纵向较长的立方体形状; 在所述机壳的下端部,设置有为了使空气流入到所述机壳内部的回风口; 在所述机壳的上端部设有可上下移动,且具有能够使热交换后的空气向一个方向以上排放的出风口的伸縮部;所述横流风扇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下 方,使所述机壳内部的空气强制流动;所述热交换器设在所述横流风扇与 所述回风口之间,在机壳纵向设置的长度大于沿厚度方向设置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由于回风口设置在机壳两侧的下端部, 机壳的上端部设置有能够向多个方向进行出风的抻縮部,因此能够有效地 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制热。第二、设置在机壳内部的热交换器设置在机壳 的厚度方向,沿机壳的纵向较长而设置,既减小了热交换器所占据的空间, 又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因此能够小型化室内机整体的大小。第三、由于 在孔板的外侧面设置有降音器,因此可去除机壳内部的噪音。第四、空调 仅在运转时,设置在机壳上端部的伸縮部才露出外部,因此当空调停止运 转时,出风口的伸縮部能够回縮到机壳内,从而有效防尘。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空调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第l实施例的立体状态示意图2是附图说明图1所示空调器的纵剖示意图3是图1中送风扇与电机的组合状态的要部立体示意图4是图1所示孔板的立体示意图5是设置于图4所示孔板的降音器的立体示意图6是图1所示伸縮部的立体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第2实施例纵剖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第3实施例纵剖示意图9是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第4实施例纵剖示意图。图中IO:机壳 20:伸縮部30:导流部 40:送风扇50:电机 60:电机支架70:支撑架 80:孔板 90:热交换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空调器的第l实施例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机 壳IO、热交换器90、送风装置和调节部件;机壳10构成空调外观,热交换器90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送风装置设置在机壳内部,使所述机壳内部的空气强制流动,流动调节部件使所述机壳内部的空气顺利流动。为了縮小空调整体的大小,所述机壳io为纵向较长的立方体形状。根据实施例所述的机壳IO,虽然具有四个端面,但并不局限于此,它不仅可 以有多边形端面,而且也可以有圆形端面。所述机壳10的下端部,设置有为了使空气流入到所述机壳10内部的回 风口ll。所述回风口ll,为了使空气容易流入而设置在所述机壳10的两侧 面。另外,所述机壳10的上端部,设置有排放所述机壳10内部经过热交换 后空气的出风口25的伸縮部20。另外,所述机壳10的内部设置有送风装置。具体是,所述送风装置设 置在热交换器90与所述回风口11之间。所述送风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叶 片的送风扇40和驱动所述送风扇旋转的电机50。所述电机50设置在所述送风扇的下部,所述电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回风口、伸缩部、送风装置和热交换器;所述机壳为纵向较长的立方体形状;在所述机壳的下端部两侧,设置有使空气流入到所述机壳内部的回风口;在所述机壳的上端部,设置有排放所述机壳内部经过热交换后空气的出风口伸缩部;所述送风装置将吸入的外部空气强制流动至所述出风口方向;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机壳的内部,沿上下对角线方向而设置,将所述经送风装置强制流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锡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