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06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机,该空调机易于设置用于罩住热交换器间隙的遮蔽部件,而且可以防止遮蔽部件从热交换器脱离的现象。该空调机包含为了对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设在主体内的排风扇和热交换单元,热交换单元包含布置在排风扇周围的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罩住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之间间隙的遮蔽部件,遮蔽部件包含罩住两个热交换器之间间隙的罩盖、从罩盖延长并靠弹性变形而钩住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钩子、从罩盖延长并靠弹性变形而钩住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钩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尤其涉及易于安装用于遮住热交换器间隙的遮 蔽部件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特开平10-227470号"爿〉开的空调才几如图1所示,包含用于 空气排风而设在主体1内部的排风扇2和以包围排风扇2前方和上部的形态 设置的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3包舍没在排风扇2前方的前方热交换器3a和设在排风扇2 上侧后方的后方热交换器3b。前方热交换器3a和后方热交换器3b的上端相 互靠近,两个热交换器3a、 3b的上部设有罩住两个热交换器3a、 3b之间间 隙的遮蔽部件4 (原文中称为"隔离物(spacer)")。遮蔽部件4通过罩住两 个热交换器3a、3b之间间隙以防止吸入空气没有进行热交换而通过间隙漏出。 但是,这种空调机由于在前方及后方热交换器3a、 3b上部设置遮蔽部件 4时需要连接固定螺丝(未图示)等固定遮蔽部件4,因此导致遮蔽部件4的 安装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 设置用于罩住热交换器间隙的遮蔽部件的空调机。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 目的在于提供易于安装遮蔽部件的同时安装之后可以防止 遮蔽部件从热交换器脱离的现象的空调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机包含主体、为了对空气进 行热交换而设在所述主体内的排风扇和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包含布 置在所述排风扇周围的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罩住所述第 一热交换 器及第二热交换器之间间隙的遮蔽部件,所述遮蔽部件包含罩住所述两个热 交换器之间间隙的軍盖、从所迷軍盖延长并靠弹性变形而钩住所迷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钩子、从所述罩盖延长并靠弹性变形而钩住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 第二钩子。并且,所述第一钩子及第二钩子分别包含可发生弹性变形的"V"型折曲部。并且,所述遮蔽部件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横向 长度的长度。并且,所述遮蔽部件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之间间 隙的宽度。并且,所述热交换单元还包含分别结合于所述第 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 换器两端的第 一连接部件及第二连接部件,以用于连接所述第 一热交换器及 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用于约束所述罩盖一端的第一凸起,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根据塑性变形而约束所述罩盖另一端的第二凸起。并且,所述遮蔽部件由罩盖、第一钩子、第二钩子形成为一体。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现有空调机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机结构的剖面图;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机热交换单元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机遮蔽部件的剖面图;图5为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机热交换单元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符号i兌明IO为主体,ll为前面p及入口, 12为上面吸入口, 13为 排出口, 14为排风扇,20为热交换单元,21为第一热交换器,22为第二热 交换器,26为第一连接部件,27为第二连接部件,30为遮蔽部件,31为罩 盖,32为第一钩子,33为第二钩子,41为第一凸起,42为第二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优选实施例。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机如图2所示,包含后表面固定于建筑物墙面的主 体10。主体10的前端和上端分别形成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前面吸入口 11和上面吸入口 12,主体10的下部形成将流经主体10内部的空气排到室内的排 出口 13。主体10内部设有大致位于中央部分的排风扇14,而且设有以包围该排 风扇14上侧周围的形态布置的热交换单元20。排风扇14由沿横向延长的横 流风扇构成。虽然没有在图中示出,但风扇14的转轴分别可选转地支持于主 体10内部两侧,并由驱动电机驱动而旋转。热交换单元20包含布置在靠近前面吸入口 11位置的第一热交换器21 和布置在排风扇14的上侧后方而靠近上面吸入口 12的第二热交换器22。第一热交换器21的上部向后方折曲,以使其上端与第二热交换器22的 上端靠近。为此,第一热交换器21在其中央部分具有折曲部21a。第一热交 换器21的下部具有第一排水托盘23,以排出从第一热交换器21流出的冷凝 水。第一排水托盘23与向排出口 13引导空气的导流部件24 (stabilizer)形 成为一体。第二热交换器22以其上端与第一热交换器21上端接近的形态倾 斜设置。第二热交换器22的下部也设有用于排出冷凝水的第二排水托盘25。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空调机,在排风扇14运行时通过前面吸入口 ll及上面吸入口 12吸入的空气可以经过第一热交换器21及第二热交换器22 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排出口 13供应到室内空间。并且,从各热交换器21、 22流下来的冷凝水通过第一排水托盘23及第二排水托盘25进行排水。并且,热交换单元20如图3所示,包含用于连接第一热交换器21及第 二热交换器22或将这些热交换器21、 22固定到主体10内的第一连接部件 26及第二连接部件27。而且包含用于罩住两个热交换器上端之间间隙28的 遮蔽部件30,以用于切断空气通过两个热交换器21、 22上端之间的间隙28 流动。第一连接部件26形成为对应于两个热交换器21、 22 —侧端部的形状, 并固定于两个热交换器21、 22的侧端而连接两个热交换器21、 22。并且, 第一连接部件26还被固定在主体IO内表面,从而使两个热交换器21、 22牢 固地固定在主体10内。这种第一连接部件26由树脂材料形成。第二连接部件27设在两个热交换器21、 22的另一侧并由可发生塑性变 形的钢板构成。第二连接部件27可以在固定于第一热交换器21及第二热交 换器22侧端而连接两个热交换器21、 22的状态下被固定于主体10,也可以 只结合于第二热交换器22侧,从而只使第二热交换器22固定于主体10。如果第二连接部件27只固定第二热交换器22,则第一热交换器21需要利用另 外的固定装置(未图示)固定于主体10。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部件27表示 只固定第二热交换器22时的情况,但第二连接部件27可以根据构件的设计 而变更为各种形态。遮蔽部件30如图3和图4所示,包含罩住两个热交换器21、 22之间间 隙28的罩盖31、从罩盖31 —侧向下方延长而钩住第一热交换器端部的第一 钩子32、从罩盖31的另一侧向下方延长而钩住第二热交换器22端部的第二 钩子33。罩盖31具有对应于第一热交换器21及第二热交换器22横向长度的长 度,并具有大于第一热交换器21及第二热交换器22之间间隙的宽度。因此, 罩盖31可以罩住两个热交换器21、 22之间间隙28而切断空气流通。第一钩子32从罩盖31的一侧向下方延长,并在下端具有可发生弹性变 形的"V"型折曲部34。该"V"型折曲部34的自由端朝着第一热交换器21, 以用于钩住第一热交换器21端部。第二钩子33从罩盖31的另一侧朝下方延 长,并在下端具有可发生弹性变形的"V"型折曲部35。第二钩子33的"V" 型折曲部35自由端朝着第二热交换器22,以用于钩住第二热交换器22端部。 这种遮蔽部件30最好通过树脂材料的注塑成型或金属板材的折曲成型而使 罩盖31、第一钩子32、第二钩子33形成为一体。在将遮蔽部件30安装在第一热交换器21及第二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包含主体、为了对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设在所述主体内的排风扇和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单元包含布置在所述排风扇周围的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罩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之间间隙的遮蔽部件;所述遮蔽部 件包含罩住所述两个热交换器之间间隙的罩盖、从所述罩盖延长并靠弹性变形而钩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一钩子、从所述罩盖延长并靠弹性变形而钩住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钩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致吾吉镛炫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