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15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可以设置为具有壳体和设置在该壳体中的风扇。就此而论,该风扇可以构造成将空气吸入该壳体,并且将该空气径向地向外引导。另外,可以在壳体内设置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可以构造成与径向地向外引导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而且,可以在该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气流引导件,并且所述气流引导件沿径向地引导的空气的流向延伸。就此而论,所述气流引导件可以构造成引导已经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吸顶空调。技术背景通常,空调为用于保持室内空间中空气状况(例如,由用户设定所需的 温度)的家用电器。由此,可以在夏季制冷而在冬季制热室内空间,并且也 可以控制室内空间中的湿度水平,以提供舒适的、清新的室内空气。根据用途(或应用)或者安装位置,可以将空调分成许多类型。在一种 典型的吸顶空调中,从室内空间抽吸空气的室内单元可以交换热量以降低空 气的温度。随后,可以安装在天花板壁和外天花板表面之间的空调可以使所 述空气返回至室内空间。根据现有技术的吸顶空调包括柜体(或壳体)、安装在所述柜体内的 风扇马达、连接至所述风扇马达的鼓风机、入口和出口、以及连接至所述柜 体的底部的前面板。围绕所述鼓风机设置有热交换器,以与由鼓风机鼓吹的 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在上述构造中,通过鼓风机经由入口抽吸到柜体中的空气沿鼓风机的径 向被鼓吹至穿过热交换器。随后,穿过热交换器的气流被重新定向为其与柜体的表面接触,这样气 流穿过出口进入下方的室内空间。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吸顶空调中,由于柜体形成为矩形,因此沿鼓 风机的径向排出的并且穿过热交换器的空气撞抵柜体的转角,从而产生漩 涡。当在柜体的转角处产生这种漩涡时,导致压力损失的增加。为了补偿所 增加的压力损失,风扇马达必须高速旋转。当风扇马达转速增加时,鼓风机的速度的增加致使所产生的噪声的水平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壳体和设置 在该壳体中的风扇。就此而论,该风扇可以构造成将空气吸入该壳体,并且 将空气径向地向外引导。而且,可以在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构造成与由该风扇径向 地向外引导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另外,至少一个气流引导件可以设置在该壳 体上,并且沿径向地引导的空气的流向延伸。就此而论,所述气流引导件构 造为引导已经进行了热量交换的空气排出。而且,所述气流引导件可以形成 在该壳体的上表面以及侧面。并且,当沿垂直于鼓风机的轴线的方向观察时, 所述气流引导件可以具有弯曲的剖面形状。沿另一非限制性的方向,所述气流引导件可以朝向与由风扇径向地向外 引导的空气的流向相反的方向弯曲。而且,所述气流引导件可以一定的曲率 从壳体的顶部朝向壳体的底部延伸。而且,气流引导件可以从壳体的顶部,沿与由风扇径向地向外引导的空 气的流向相对应的方向向下延伸。而且,气流引导件限定有噪声消减孔。另 外,壳体可以包括多个侧面,并且所述气流引导件包括设置在该壳体的邻接 侧面的相交处附近的多个气流引导件。在另一种非限制性的方案中,壳体可以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以及 连接该第一侧面和该第二侧面的连接件。就此而论,该气流引导件至少设置 在该连接件上,或者设置在该连接件和邻接的侧面上。而且,气流引导件可 以设置在该壳体的上表面上。另外,气流引导件从该壳体伸入到径向地引导 的空气的气流中。附图说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最优实施例的非限制性实例并参考被注解的多个附图,本 专利技术在随后的详细说明中被进一步描述。其中,在附图的所有图示中,相似 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顶空调的竖直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顶空调的水平剖视图。 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顶空调中的气流的竖直剖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吸顶空调的水平剖视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吸顶空调的气流引导件的竖直 剖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吸顶空调的竖直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此所特别示出的内容是采用了实例的方式,并且仅仅为了说明性的讨 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这些示出内容的存在是为了提供被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 的原理和设想方案的最有用和易于理解的说明。因此,并非试图比基本了解 本专利技术所需的细节更为详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细节,结合附图的说明使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如何将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形式结合在实践中。 现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 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顶空调的竖直剖视图。 参考图l,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吸顶空调1可以包括壳体IO,其安装在 天花板5上;前面板20,其连接至所述壳体10的底面上;风扇马达30,其固定至壳体10的内部顶面上;风扇(例如,鼓风机)40,其连接至构造为 使室内空气强制通风的风扇马达30;热交换器50,其构造为在通过通风风 扇40吸入到壳体10中的室内空气和热交换器50中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量 交换;以及安装构件(或固定器)60,其用于将热交换器50固定至壳体10。所述吸顶空调1还可以包括钟形开口 45,其设置在鼓风机40的下方, 并且构造为引导吸入壳体10中的气流;排水盘70,其设置在热交换器50的 下方,并且收集空气穿过热交换器50时凝结的冷凝水;以及气流引导件100, 其形成在壳体10的内表面上,并且引导通过风扇40沿径向排出的气流。更具体地,壳体10可以具有多面体(或多侧面)形状和敞开的底面。前 面板20可以连接至壳体10的敞开部分,从而将空调的内部密封。入口 22可以限定在前面板20的中央部分,室内空气可以穿过该入口 22 吸入到壳体10中。多个出口 24构造成将穿过热交换器50的空气排出至室 内空间,所述多个出口 24可以限定在所述入口 22周围。例如,入口22可以形成为(或设置为)具有矩形形状,而出口24可以形成在入口 22的各壁处。构造为调节排出空气的方向的排气叶片26可以通过铰链可枢转地连接 至各出口 24。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 连接件。另外,所使用的风扇40可以是涡轮式风扇,其沿轴向吸入空气,并且 沿径向排出空气。气流引导件100可以至少形成(或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上表面和侧 面,从而防止空气的紊流沿径向排出至风扇40,并且引导空气通过出口 24 平稳地排入室内空间。现将描述空调中的气流。通过鼓风机40的旋转产生的鼓风力将空气从壳体10的下方向上抽吸到 壳体10中。所抽吸的空气沿鼓风机40的轴向穿过鼓风机40进入,并且被 沿径向排出。通过被沿径向排出而交换了热量的这些空气被重新定向了流 向,从而向下并且向外流动穿过出口 24,返回至室内空间。下面将给出气流引导件100的非限制性实例的更详细的说明。 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吸顶空调的水平剖视图。 参考图2,该吸顶空调可以包括热交换器50,其设置在壳体10中, 并具有近似矩形的形状;以及风扇40,其设置在热交换器50中。并且,在热交换器50的侧边缘处可以设置排水泵75,以将凝结在排水 盘70中的水排放到热交换器50的外部。排水泵75可以通过支架77支撑在 壳体10上。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到可以利用任何适 当的支撑件来支撑所述排水泵75。而且,壳体10也可以具有多个侧面,这些侧面形成(或设置成)壳体 的外周(或外罩)。就此而论,所述侧面可以包括第一侧面ll、与所述第 一侧面11形成近似90°角的第二侧面12、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11的第三 侧面13、平行于所述第二侧面12的第四侧面14、以及连接相应的侧面的连 接件15。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5可以沿直线形成(或设置)。然而, 连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包括:壳体;风扇,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风扇构造成将空气吸入所述壳体,并且将空气径向地向外引导;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热交换器构造成与由所述风扇径向地向外引导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及至少 一个气流引导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且沿径向地引导的空气的流向延伸,所述气流引导件构造成引导已经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仁虎金昊重崔浣林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