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960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属于集装箱结构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框和后端框、斜撑组件以及爬梯组件;斜撑组件,设于前端框和后端框内,所述斜撑组件可设有凹槽;爬梯组件,穿过斜撑组件的凹槽并连接于所述前和/或后端框上下两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其爬梯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站立空间大,且加工容易,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Ladder structure and tank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
本申请属于集装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
技术介绍
罐式集装箱是一种常用的运输设备,罐式集装箱主要有框架和位于框架内的罐体组成,其用于装运液态、气态或固态粉粒等货物,与传统的铁桶运输、箱式集装箱相比,它具有经济、快捷、安全、环保、美观等优点,因此,罐式集装箱逐步发展为国际上一种重要的储运设备,市场对罐式集装箱的需求也日益上升。传统的罐式集装箱采用的爬梯结构为断开结构,一般为多段式结构,人站立空间小,使用不安全,断开式爬梯加工困难且焊接工作量大,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其爬梯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站立空间大,且加工容易,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二)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爬梯结构,包括:前端框和后端框;斜撑组件,设于前端框和后端框内,所述斜撑组件可设有凹槽;爬梯组件,穿过斜撑组件的凹槽并连接于所述前和/或后端框上下两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和/或第三斜撑和/或第四斜撑,所述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和/或第三斜撑和/或第四斜撑依次连接于所述前端框以及后端框内侧相邻角柱和横梁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撑、第二斜撑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与爬梯组件的接触面设有凹槽,所述爬梯组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00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不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与爬梯组件的接触面设有凹槽,所述爬梯组件与第一斜撑在同一平面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00mm。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侧梁横梁,为四组,上下两组平行连接于所述前端框和后端框的棱角处;所述后端框相对于爬梯组件的一侧设有铭牌垫板,所述铭牌垫板内设有铭牌框支撑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爬梯组件设有多个横板以及垂直设于多个横板的竖管,所述横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加强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斜撑设于所述第一斜撑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斜撑的夹角为45-1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棱角上设有加强板。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上述中的爬梯结构。(三)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其爬梯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站立空间大,且加工容易,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和/或第三斜撑和/或第四斜撑上设有凹槽,爬梯组件设于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和/或第三斜撑和/或第四斜撑的凹槽内,相较于断开式爬梯结构,本申请可有效增加站立空间,提高使用安全性能。(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斜撑组件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进行设置数量以及角度,可满足不同使用者需求。(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横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加强槽,可有效增加使用者与横板的摩擦力,提高使用安全性能。(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所述棱角上设有加强板,可有效提高整体框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前端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后端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爬梯结构中横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后端框;2、前端框;3、爬梯组件;30、横板;31、竖管;32、加强槽;4、斜撑组件;40、第一斜撑;41、第二斜撑;42、第三斜撑;43、第四斜撑;5、凹槽;6、顶侧横梁;10、底侧横梁;7、加强盒;8、加强撑;9、加强板;13、铭牌垫板;14、铭牌框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其爬梯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站立空间大,且加工容易,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爬梯结构及其罐式集装箱,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在本申请的此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爬梯结构,包括前端框2和后端框1、侧梁横梁,斜撑组件4以及爬梯组件3;斜撑组件,设于前端框和后端框内,所述斜撑组件可设有凹槽;侧梁横梁,为四组,上下两组平行连接于所述前端框2和后端框1的棱角处;侧梁横梁包括两组顶侧横梁6以及两组底侧横梁10,底侧横梁10的底端设有底侧加强盒7,主要起加强作用,使得框架更加牢固,提高使用寿命,增加承受力。爬梯组件3,穿过斜撑组件的凹槽并连接于所述后端框上下两端,相比于传统的爬梯组件的设置空间更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斜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第二斜撑,第三斜撑和第四斜撑,依次连接于所述前端框和后端框内侧上下两端,相邻两个斜撑呈90度连接。斜撑组件4,包括第一斜撑40、第二斜撑41、第三斜撑42以及第四斜撑43,依次连接于所述前端框2和后端框1内侧;斜撑组件4可以增强前端框2和后端框1的牢固性;所述第一斜撑40、第二斜撑41、第三斜撑42以及第四斜撑43之间依次设有加强撑8,所述加强撑8与任意依次连接的两组斜撑形成三角结构,增加了框架的稳定性。爬梯组件3,设于所述后端框1第一斜撑40和第二斜撑41的一侧;所述爬梯组件3接触第一斜撑40和第二斜撑41的连接处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长度与爬梯组件3的宽度一致。所述爬梯组件3设有多个横板30以及垂直设于多个横板30的竖管31,所述横板30上均匀设有多个加强槽32。所述爬梯组件3连接于所述后端框1的上下端框的内侧,通过连接装置与端框的上下两侧连接,具体的为爬梯组件3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一连接板,后端框1的上下两侧设有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凹槽5的深度为10mm,所述凹槽5的深度与爬梯组件3中竖管31的厚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框1相对于爬梯组件3的一侧设有铭牌垫板13,所述铭牌垫板13内设有铭牌框支撑板14,所述铭牌框支撑板14内可放置标记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撑40、第二斜撑41、第三斜撑42以及第四斜撑43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斜撑40与第二斜撑41与爬梯组件3的接触面设有凹槽5,所述爬梯组件3设于所述凹槽5内,此时爬梯组件3与第一斜撑40以及第二斜撑41融为一体,可有效增加使用者站立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斜撑41设于所述第一斜撑40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斜撑40的夹角为120°。进一步地,所述棱角上设有加强板9,进一步增强框架的牢固性。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上述中的爬梯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端框和后端框;/n斜撑组件,设于前端框和后端框内,所述斜撑组件可设有凹槽;/n爬梯组件,穿过斜撑组件的凹槽并连接于所述前和/或后端框上下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框和后端框;
斜撑组件,设于前端框和后端框内,所述斜撑组件可设有凹槽;
爬梯组件,穿过斜撑组件的凹槽并连接于所述前和/或后端框上下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和/或第三斜撑和/或第四斜撑,所述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和/或第三斜撑和/或第四斜撑依次连接于所述前端框以及后端框内侧相邻角柱和横梁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与爬梯组件的接触面设有凹槽,所述爬梯组件设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爬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与第二斜撑不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斜撑和/或第二斜撑与爬梯组件的接触面设有凹槽,所述爬梯组件与第一斜撑在同一平面并设于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华张宣宣王环之应烁钰叶鸣宇鞠璐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亚泰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