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54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对称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相远离的一侧设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滑杆上,所述滑套底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设于外壳体上,所述内壳体两侧连接有减震弹簧,且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外壳体,所述内壳体顶部设有减震片,且所述减震片连接外壳体,该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提高了减震缓冲性能,减少了运输过程中震动对运输物品的损伤。

A kind of container for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属于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因此集装箱是一种伟大的专利技术,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现有的物流运输集装箱存在运输效果差、未采取防震措施和散热效果差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运输效果好、采取防震措施和散热效果好的集装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提高了集装箱的减震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运输过程中震动对其内货物的损伤,且增添了散热结构,减少了集装箱内的热量,便于货物的储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对称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相远离的一侧设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滑杆上,所述滑套底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且所述第二转轴设于外壳体上,所述内壳体两侧连接有减震弹簧,且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外壳体,所述内壳体顶部设有减震片,且所述减震片连接外壳体。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顶部设有水槽,所述水槽顶部设有隔网,且所述隔网连接外壳体。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导水腔,所述导水腔顶部设有进水阀,且所述进水阀通过管道连通水槽,所述导水腔内侧设有换热孔,且所述换热孔内设有陶瓷导热板。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上安装有换气扇,且所述换气扇通过管道连通内壳体内腔。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内腔两侧设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一端连接有夹紧板,且所述夹紧板相对一侧设有防滑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伸缩杆包括内杆、外杆、压力弹簧,所述内杆一端设于外杆内,所述内杆与外杆之间连接压力弹簧,且所述压力弹簧设于外杆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滑杆、滑套、缓冲弹簧、第一转轴、支撑杆、第二转轴等结构,用于支撑内壳体,可以有效的减少颠簸对集装箱内部物品的影响;2、通过设置减震弹簧与减震片等结构,用于减少外界震动对内的传递,从而减少震动对物品的损伤,提高运输货物的保护性能;3、通过设置水槽、导水腔、换热孔、导热陶瓷板等结构,用于提高热交换速率,有利于保护内部货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的凹槽的位置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的弹簧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壳体;2、内壳体;3、凹槽;4、滑杆;5、滑套;6、缓冲弹簧;7、第一转轴;8、支撑杆;9、第二转轴;10、减震弹簧;11、减震片;12、水槽;13、隔网;14、导水腔;15、进水阀;16、换热孔;17、陶瓷导热板;18、换气扇;19、弹簧伸缩杆;20、夹紧板;21、内杆;22、外杆;23、压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底部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上对称套设有滑套5,所述滑套5相远离的一侧设有缓冲弹簧6,且所述缓冲弹簧6套设于滑杆4上,所述滑套5底部设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活动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9,且所述第二转轴9设于外壳体1上,用于支撑内壳体2,可以有效的减少颠簸对集装箱内部物品的影响,所述内壳体2两侧连接有减震弹簧10,且所述减震弹簧10连接外壳体1,所述内壳体2顶部设有减震片11,且所述减震片11连接外壳体1,减少外界震动对内的传递,从而减少震动对物品的损伤,提高运输货物的保护性能。更具体而言,所述外壳体1顶部设有水槽12,所述水槽12顶部设有隔网13,且所述隔网13连接外壳体1,用于储蓄雨水,所述内壳体2内设有导水腔14,所述导水腔14顶部设有进水阀15,且所述进水阀15通过管道连通水槽12,所述导水腔14内侧设有换热孔16,且所述换热孔16内设有陶瓷导热板17,用于集装箱内部热量的交换,所述外壳体1上安装有换气扇18,且所述换气扇18通过管道连通内壳体2内腔,用于气流的交换,所述外壳体1内腔两侧设有弹簧伸缩杆19,所述弹簧伸缩杆19一端连接有夹紧板20,且所述夹紧板20相对一侧设有防滑凸起,用于固定货物,所述弹簧伸缩杆19包括内杆21、外杆22、压力弹簧23,所述内杆21一端设于外杆22内,所述内杆21与外杆22之间连接压力弹簧23,且所述压力弹簧23设于外杆22内。实施例2所述外壳体1外表面设有加强筋,有效的提高了外壳体1的强度,从而提高了集装箱的保护性能,有利于保护内部货物。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滑杆4、滑套5、缓冲弹簧6、第一转轴7、支撑杆8、第二转轴9等结构,用于支撑内壳体2,可以有效的减少颠簸对集装箱内部物品的影响,减震弹簧10与减震片11等结构,用于减少外界震动对内的传递,从而减少震动对物品的损伤,提高运输货物的保护性能,水槽12、导水腔14、换热孔16、导热陶瓷板17等结构,用于提高热交换速率,有利于保护内部货物。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底部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上对称套设有滑套(5),所述滑套(5)相远离的一侧设有缓冲弹簧(6),且所述缓冲弹簧(6)套设于滑杆(4)上,所述滑套(5)底部设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活动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9),且所述第二转轴(9)设于外壳体(1)上,所述内壳体(2)两侧连接有减震弹簧(10),且所述减震弹簧(10)连接外壳体(1),所述内壳体(2)顶部设有减震片(11),且所述减震片(11)连接外壳体(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设有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底部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上对称套设有滑套(5),所述滑套(5)相远离的一侧设有缓冲弹簧(6),且所述缓冲弹簧(6)套设于滑杆(4)上,所述滑套(5)底部设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活动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9),且所述第二转轴(9)设于外壳体(1)上,所述内壳体(2)两侧连接有减震弹簧(10),且所述减震弹簧(10)连接外壳体(1),所述内壳体(2)顶部设有减震片(11),且所述减震片(11)连接外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顶部设有水槽(12),所述水槽(12)顶部设有隔网(13),且所述隔网(13)连接外壳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流运输用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亮陈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日新通运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