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治理,特别涉及一种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污水处理中,原水(未处理的污水)通常经过前端生化处理系统后先在沉清池内进行沉淀分离粗大颗粒悬浮物,细小悬浮物先在沉清池内进行反应分离,分离的方法现有技术采用将过滤装置(过滤膜)浸入沉清池内进行过滤分离,再通过负压抽吸泵在过滤膜产水侧抽吸形成负压,这样的水处理方式导致大颗粒物质在过滤膜的膜表面由于浓差极化容易产生沉积,为了解决沉积的问题只得在底部设置曝气,利用空气气泡的扰动减少大颗粒物质的沉积,一方面增加了设备投资,另一方面处理效果较差,大颗粒物质的浓度超过10g/l基本上就不能用该方法处理,而大颗粒物质的浓度小于10g/l的虽然能处理,但是处理量少,清洗频率大。而且,该中水处理方式清洗不方便,需将过滤装置从沉清池取出后才能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该装置过滤精度为0.1-0.3μs,且可以反冲洗,且清洗频率较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沉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分离罐和反水洗箱,分离罐位于沉清池外,分离罐内装有平板陶瓷膜组,分离罐还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分离罐底部,第二开口设置在分离罐顶部,第三开口设置在分离罐侧壁;反水洗箱包括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第四开口设置在反水洗箱顶部,第五开口设置在反水洗箱侧下部,第六开口设置在反水洗箱侧上部;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第四管、第五管、第六管和第七管,第一管一端插入沉清池,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开口处,第二管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沉清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分离罐和反水洗箱,分离罐位于沉清池外,分离罐内装有平板陶瓷膜组,分离罐还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分离罐底部,第二开口设置在分离罐顶部,第三开口设置在分离罐侧壁;反水洗箱包括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第四开口设置在反水洗箱顶部,第五开口设置在反水洗箱侧下部,第六开口设置在反水洗箱侧上部;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第一管、第二管、第三管、第四管、第五管、第六管和第七管,第一管一端插入沉清池,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开口处,第二管一端安装在第三开口,另一端与第三管相连,第三管另一端安装在第四开口,第四管一端安装在第六开口,第四管为排放管,第五管一端安装在第二开口,第五管为大颗粒浓液管,第六管一端安装在第二管、第三管连接处,第七管一端安装在第六管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五开口;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和第四阀,第一阀F1为出水气动阀,第二阀F2为进液气动阀,第三阀F3为浓液气动阀,第四阀F4为反洗气动阀,第三阀F3安装在第五管上,第一阀F1安装在第三管上,第四阀安装在第七管上,第二阀F2安装在第一管上;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手动调节阀SF1,手动调节阀SF1为调压阀,手动调节阀SF1安装在第五管上,第三阀F3位于第二开口与手动调节阀SF1之间;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第一泵和第二泵,第一泵安装在第一管上,位于第二阀F2与沉清池之间;第二泵安装在第七管上,位于第四阀F4与第五开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还包括第八管和第五阀F5,第八管为压缩空气管,第八管一端安装在第六管上,第五阀F5为压缩空气阀,第五阀F5安装在第八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MBR平板陶瓷膜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陶瓷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诗超,廖宏,罗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凯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