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69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模具合模和转台进同步进行,并控制注射装置进注塑定模板向中模中注射物料,所述模具包括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S2,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开模和转台退,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转台旋转180°,所述转台带动所述中模旋转180°再合模;S3,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装置经吹塑模动模板向中模中的物料吹塑;S4,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板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动模板开模到位,并由控制模块控制顶针顶出成型产品;S5,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机械手取成型产品、控制转台旋转180°同步进行;S6,重复步骤S1‑S5。通过上述步骤提高成型产品的效率。

A method of forming products by horizontal injection and blo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吹机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卧式注吹机是以传统的三板式液压注塑机为基础,在头板和二板中间增加一个转塔机构,定模板在进行注塑管胚的同时,动模板进行吹塑,转塔可以进行180°往复旋转,实现一模多腔连续生产。目前市场上主流客户在生产PC原料LED球泡灯罩制品。通过在头板顶上安装机械手组成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目前的卧式注吹机的成型动作都是逐步完成各个步骤,成型效率低,且卧式注吹机只能适配一种规格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模具合模和转台进同步进行,并控制注射装置进注塑定模板向中模中注射物料,所述模具包括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S2,在注射装置注射物料完成后,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开模和转台退,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转台旋转180°,所述转台带动所述中模旋转180°再合模;S3,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装置经吹塑模动模板向中模中的物料吹塑;S4,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板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动模板开模到位,并由控制模块控制顶针顶出成型产品;S5,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机械手取成型产品、控制转台旋转180°同步进行;S6,重复步骤S1-S5。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PLC。优选地,所述机械手上设置有电眼,所述电眼用于检测模具尺寸以及转台与机械手的实时距离。优选地,S1和S2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电眼检测到的模具尺寸以及转台与机械手的实时距离确定转台进和转台退的位置。优选地,所述中模设置多个模腔。优选地,中模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中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与吹塑模动模板、注塑模定模板匹配对接,在中模旋转180°后,所述中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和注塑模匹配对接。优选地,转台进时,所述转台朝远离机械手的方向平移,转台退时,所述转台朝靠近机械手的方向平移。本专利技术通过工艺流程动作分解,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上实现同步复合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增加安全可设距离,确保了模具和机械手的安全。通过上述的改善方案相对原工艺流程整个周期至少可节约20%。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卧式注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合模和转台100进同步进行,并控制注射装置进注塑定模板向中模中注射物料;本申请中模具200由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和注塑模定模板构成,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控制模具200开模同时还控制转台100进动作,使转台100朝远离机械手300的方向平移至预设位置。S2,在注射装置注射物料完成后,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开模和转台100退,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转台100旋转180°,所述转台100带动所述中模旋转180°再合模;在转台100进后(使转台100往靠近机械手300的方向移动至预设位置),再使模具200中的中模旋转,避免中模与机械手300产生干涉,在中模旋转后,使模具200合模,做好吹塑准备。S3,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装置经吹塑模动模板向中模中的物料吹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模的一侧具有模腔,在注射物料时,通过注射装置往中模的模腔注射物料,在注射好物料后,需开模旋转中模180°后再合模,使吹塑模动模板对准中模中具有模腔的一侧,利用吹塑装置对模腔中的物料吹塑。S4,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板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动模板开模到位,并由控制模块控制顶针顶出成型产品;S5,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机械手300取成型产品、控制转台100旋转180°同步进行;S6,重复步骤S1-S5,具体的说,该卧式注吹机利用该循环执行S1-S5的步骤,实现对产品的持续成型。所述控制模块为PLC,在本实施例中,PLC统一控制卧式注吹机开模动作、合模动作、转台100进动作、转台100旋转、转台100退动作和顶针动作,在PLC中储蓄开模动作、合模动作、转台100旋转、转台100进动作、转台100退动作和顶针动作的动作参数。通过PLC控制开模动作、合模动作、转台100进动作、转台100旋转、转台100退动作和顶针动作等各个动作,可通过编程的方式更改各个动作的参数,在修订工艺流程时更为简单方便。所述机械手300上设置有电眼,所述电眼用于检测模具200尺寸以及转台100与机械手300的实时距离。S1和S2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电眼检测到的模具200尺寸以及转台100与机械手300的实时距离确定转台100进和转台100退的位置。本申请中卧式注吹机可适配多种不同尺寸的模具200,一般的卧式注吹机仅适配一种规格的模具200,例如,若将规格大一号的模具200安装在一般的卧式注吹机中,模具200中中模在旋转时会与机械手300产生干涉,在实施例中,利用电眼检测中模尺寸以及转台100与机械手300的实时距离,电眼将检测到模具200尺寸以及转台100与机械手300的实时距离传输给PLC,PLC实时控制转台100进和转台100退动作,使转台100平移到合适位置,再实行旋转中模,使得卧式注吹机可适配多个不同规格的规格的模具200。所述中模设置多个模腔,多模腔的模具200可一次成型多个产品。中模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中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与吹塑模动模板、注塑模定模板匹配对接,在中模旋转180°后,所述中模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和注塑模匹配对接。转台100进时,所述转台100朝远离机械手300的方向平移,转台100退时,所述转台100朝靠近机械手300的方向平移。本专利技术通过工艺流程动作分解,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控制上实现同步复合动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增加安全可设距离,确保了模具200和机械手300的安全。通过上述的改善方案相对原工艺流程整个周期至少可节约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模具合模和转台进同步进行,并控制注射装置进注塑定模板向中模中注射物料,所述模具包括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nS2,在注射装置注射物料完成后,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开模和转台退,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转台旋转180°,所述转台带动所述中模旋转180°再合模;/nS3,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装置经吹塑模动模板向中模中的物料吹塑;/nS4,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板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动模板开模到位,并由控制模块控制顶针顶出成型产品;/nS5,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机械手取成型产品、控制转台旋转180°同步进行;/nS6,重复步骤S1-S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模具合模和转台进同步进行,并控制注射装置进注塑定模板向中模中注射物料,所述模具包括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
S2,在注射装置注射物料完成后,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定模板开模和转台退,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转台旋转180°,所述转台带动所述中模旋转180°再合模;
S3,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装置经吹塑模动模板向中模中的物料吹塑;
S4,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吹塑模板动模板、中模及注塑模动模板开模到位,并由控制模块控制顶针顶出成型产品;
S5,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机械手取成型产品、控制转台旋转180°同步进行;
S6,重复步骤S1-S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注吹机成型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PL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注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腾超俞诤吴伟徐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