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涉及排线接口扣合设备与设施,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流水线、夹取装置、检测装置、滚压装置、扣合装置A、扣合装置B及转盘装置,所述的转盘装置位于底座中心位置,所述的流水线、夹取装置、检测装置、滚压装置、扣合装置A及扣合装置B围绕转盘装置放置,此装置采用全自动的方式进行排线的扣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装置是自动化生产故废品率降低,从而实现节约成本。
A kind of fully automatic wire arrangement interface closur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线接口扣合设备与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排线接口扣合只能通过人工来完成扣合,人工扣合虽然可以完成扣合,但是人工扣合存在以下缺点:1、工作效率低;2、由于排线工件过小在扣合过程中容易对排线造成损坏,使扣合的成本增加,同时还会使废品率降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流水线、夹取装置、检测装置、滚压装置、扣合装置A、扣合装置B及转盘装置,所述的转盘装置位于底座中心位置,所述的流水线、夹取装置、检测装置、滚压装置、扣合装置A及扣合装置B围绕转盘装置放置。所述的夹取装置包括抓夹及滑轨,所述的滑轨通过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滑轨与抓夹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抓夹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丝杠及螺块,所述的电动机固定在滑轨内部,电动机输出轴与丝杠连接,丝杠与螺块连接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螺块与抓夹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的气压缸或液压缸位于滑轨内部,气压缸或液压缸与抓夹连接。所述的流水线包括扫描工位、待上料工位及出料工位,所述的待上料工位位于扫描工位及出料工位之间。所述的扫描工位、待上料工位及出料工位均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的扫描工位上设有扫码装置,所述的扫描工位包括支架、旋转电机、传动装置、锁紧轮及两组移动装置,所述的支架位于底座上,支架上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锁紧轮相接触,传动装置与两组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的两组移动装置位于两立架之间,两组立架位于支架上。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A、皮带轮B、皮带及转轴,所述的皮带轮B与旋转电机输出轴连接,皮带轮B与皮带轮A通过皮带连接,皮带与锁紧轮相接触,皮带轮A与转轴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转轴与两组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辅助轮及传送带,所述的辅助轮固定在立架上,辅助轮环绕有传送带,同时传送带与转轴相接触,传送带上还设有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此装置采用全自动的方式进行排线的扣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2、由于装置是自动化生产故废品率降低,从而实现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流水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各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流水线2、夹取装置、检测装置3、滚压装置4、扣合装置A5、扣合装置B6及转盘装置7,所述的转盘装置7位于底座1中心位置,所述的流水线2、夹取装置、检测装置3、滚压装置4、扣合装置A5及扣合装置B6围绕转盘装置7放置。所述的夹取装置包括抓夹8及滑轨9,所述的滑轨9通过立柱固定在底座1上,滑轨9与抓夹8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抓夹8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丝杠及螺块,所述的电动机固定在滑轨9内部,电动机输出轴与丝杠连接,丝杠与螺块连接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螺块与抓夹8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的气压缸或液压缸位于滑轨9内部,气压缸或液压缸与抓夹8连接。所述的流水线2包括扫描工位10、待上料工位11及出料工位12,所述的待上料工位11位于扫描工位10及出料工位12之间。所述的扫描工位10、待上料工位11及出料工位12均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的扫描工位10上设有扫码装置,所述的扫描工位10包括支架、旋转电机、传动装置、锁紧轮及两组移动装置,所述的支架101位于底座1上,支架101上设有旋转电机102,旋转电机102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锁紧轮103相接触,传动装置与两组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的两组移动装置位于两立架107之间,两组立架107位于支架101上。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皮带轮A、皮带轮B、皮带及转轴,所述的皮带轮B与旋转电机102输出轴连接,皮带轮B与皮带轮A通过皮带连接,皮带与锁紧轮相接触,皮带轮A与转轴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花键连接,转轴与两组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辅助轮109及传送带108,所述的辅助轮109固定在立架107上,辅助轮109环绕有传送带108,同时传送带108与转轴106相接触,传送带108上还设有工件13。具体工作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工件13放置到流水线2中的扫描工位10上,然后通过扫描装置对工件13进行扫描,然后扫描工件10运动,将工件13传送到待上料工位11上,然后通过夹取装置中的抓夹8对工件13进行抓取,然后通过动力装置控制滑轨9让抓夹8进行移动,将工件13放置到转盘装置7上,然后转盘装置7转动,将工件13转到扣合装置B6下方,通过扣合装置B6对排线进行扣合,转盘装置7再次转动,将工件13转到扣合装置A5下方,再次对排线进行扣合,扣合完毕后,转盘装置7进行再次移动,工件13移动到滚压装置4中,通过滚压装置4对工件13完成扣合部分进行滚压,完成之后转盘装置7再次转动,通过夹取装置将加工完成的工件放置流水线2上,最后通过检测装置3对工件13排线扣合位置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通过出料工位将工件13进行送出。此装置已应用于排线的扣合领域,最小可扣合3x5大小的排线公母头,实现在扣合前翻转90度拍照公头是否有不良,然后再拍照母头,最终通过三维力的实时监控,完成翻转扣合的要求。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流水线、夹取装置、检测装置、滚压装置、扣合装置A、扣合装置B及转盘装置,所述的转盘装置位于底座中心位置,所述的流水线、夹取装置、检测装置、滚压装置、扣合装置A及扣合装置B围绕转盘装置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流水线、夹取装置、检测装置、滚压装置、扣合装置A、扣合装置B及转盘装置,所述的转盘装置位于底座中心位置,所述的流水线、夹取装置、检测装置、滚压装置、扣合装置A及扣合装置B围绕转盘装置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取装置包括抓夹及滑轨,所述的滑轨通过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滑轨与抓夹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抓夹与动力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丝杠及螺块,所述的电动机固定在滑轨内部,电动机输出轴与丝杠连接,丝杠与螺块连接且两者之间为螺纹连接,螺块与抓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的气压缸或液压缸位于滑轨内部,气压缸或液压缸与抓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排线接口扣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水线包括扫描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航,段泽顺,林方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信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