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38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39
公开了一种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包括冲头模具、夹持模具与两组活动模具,是通过冲头模具、夹持模具与两组活动模具的设计,使成型后的管身能有扩管、折叠、单折等形状成型,能使管身在一次加工成型后,获得多种成型形状。由模具的几何设计可缩减加工道次,而达成单道次成型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

A mold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于多种结构用金属管的成品尺寸精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对于高精度与高价值的管身成型模具的开发也逐渐受到重视。相较于传统的压延与挤制加工,管身成型加工有扩管、弯曲、膨出、折叠、缩口等多种管件成型加工,所以管身成型加工的研究更受到汽车、机床等加工行业的重视。然而目前的管部成型加工所采用的模具结构单一,当需要对一种工件进行多个形状成型操作时,需要分别使用不同的模具进行加工操作,使用效率低下,目前使用的模具不能一次成型多个形状,给加工人员带来的很大的额外工作负担,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成型模具,以期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示例以基本上解决由于相关领域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度提高,有效的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成型模具包括冲头模具,冲头模具上装配有芯轴模具,成型模具还包括夹持模具,夹持模具的上部内侧设有肩座,肩座上设有活动模具,其中,活动模具包括上活动模,上活动模的下方设有下活动模,上活动模和下活动模之间具有间隙,下活动模和肩座的底面之间也具有间隙,夹持模具和活动模具的中部共同形成夹持通槽,被加工管件位于夹持通槽内,冲头模具的端部设有冲压凸头,上活动模的上部设有容纳槽,冲压凸头能够与容纳槽配合,芯轴模具、冲压凸头的端面和容纳槽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一几何成型面,芯轴模具、下活动模的顶部端面和上活动模的底部端面共同形成第二几何成型面,芯轴模具、下活动模的底部端面和肩座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三几何成型面。进一步的,冲头模具设置在顶模上,顶模设置在机台上,机台上设有液压动力装置,液压动力装置能够分别用于提供顶模驱动和夹持模具夹持的作用力,机台上还设有控制器,冲头模具的行程距离由控制器进行控制。进一步的,冲头模具的总行程距离为58mm,上活动模和下活动模之间的间隙的长度为3.2mm,下活动模和肩座的底面之间的间隙的长度为3.6mm。进一步的,芯轴模具的管外径略小于被加工管件的内径。进一步的,控制器还包括控制器面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冲头模具、夹持模具与两组活动模具,是通过冲头模具、夹持模具与两组活动模具的设计,使成型后的管身能有扩管、折叠、单折等形状成型,能使管身在一次加工成型后,获得多种成型形状。由模具的几何设计可缩减加工道次,而达成单道次成型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活动模与下活动模速度—冲程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各组成模具的负载冲程曲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何设计成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管身部加工成型,成型方式分为弯曲加工、膨出加工、缩口加工、扩口加工、异形加工、卷边及反转加工等多种管部加工法。扩口加工是使管材较小的管外径扩大至较大的管外径,使用芯轴模具进入管材内部使管材产生身部扩口加工成型,折叠加工是由冲头模具与夹持模具的端部模具设计和几何形状的设计,能通过冲头挤压管材使其贴合夹持模具,而使管身部有折叠加工成型。单道成型的模具设计能使管身在加工成型后有多种成型形状或是管身一次成型至少两种不同的形状,由模具的几何设计缩减加工次数,达成单次成型的加工优势。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单道次模具成型示意图。具体的,成型模具包括冲头模具1,冲头模具1上装配有芯轴模具2,成型模具还包括夹持模具3,夹持模具3的上部内侧设有肩座,肩座上设有活动模具,其中,活动模具包括上活动模4,上活动模4的下方设有下活动模5,上活动模4和下活动模5之间具有间隙,下活动模5和肩座的底面之间也具有间隙,夹持模具3和活动模具的中部共同形成夹持通槽,被加工管件6位于夹持通槽内,冲头模具1的端部设有冲压凸头,上活动模4的上部设有容纳槽,冲压凸头能够与容纳槽配合,芯轴模具2、冲压凸头的端面和容纳槽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一几何成型面C,芯轴模具2、下活动模5的顶部端面和上活动模4的底部端面共同形成第二几何成型面B,芯轴模具2、下活动模5的底部端面和肩座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三几何成型面A。单道成型是通过冲头模具、夹持模具与两组活动模具的设计,使成型后的管身能有扩管、折叠、单折等形状成型。冲头模具1设置在顶模上,顶模设置在机台上,机台上设有液压动力装置,液压动力装置能够分别用于提供顶模驱动和夹持模具3夹持的作用力。也就是说,顶模的动力来源是通过液压缸给予液压动力,由机台的液压动力驱动冲头模具与芯轴模具,夹持模具所夹持住管件的力量,也是由液压控制器调整压力至加工所需的夹持力量,加工所设定的液压压力为120kgf/cm2。机台上还设有控制器,冲头模具与芯轴模具的冲程距离由控制器上进行控制。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包括如下使用步骤:A),将被加工管件置于夹持通槽的指定位置处,控制操作液压动力装置作用于夹持模具从而将被加工管件夹持住;B),控制操作液压动力装置,使得液压动力装置驱动顶模动作,使得冲头模具和芯轴模具开始向下加工;C),冲头模具的冲压凸头与上活动模的容纳槽完全接合时,在第一几何成型面的作用下,被加工管件的管身产生第一个成型形状;D),冲头模具继续下压,上活动模在冲头模的作用下开始向下移动;E),上活动模和下活动模完全接合时,在第二几何成型面的作用下,被加工管件的管身产生第二个成型形状;F),冲头模具继续下压,下活动模在上活动模的作用下开始向下移动;G),下活动模和夹持模具完全接合时,在第三几何成型面的作用下,被加工管件的管身产生第三个成型形状;H),管件成型后,操作液压动力装置;使得顶模带动冲头模具和芯轴模具向上返回;I),操作液压动力装置放松对夹持模具的夹持,将成型后的被加工管件从夹持通槽中取出,从而完成管件的加工。管部部成型机台的力量,经由顶模传递给加工模具,使冲头与芯轴模具可以在相同力量下进行加工,本专利技术总冲程距离为58mm。上活动模与下活动模的间距长度为3.2mm,下活动模与夹持模具的间距长度为3.6mm,两组活动模具装配在夹持模具上。在成型过程中由顶模的速度控制带动冲头模具,加工过程中当冲头模具瞬间接触到上活动模以此推动活动模具移动,紧接着当上活动模接触到下活动模,对于本专利技术而言,冲头模具接触到活动模具的瞬间,活动模具的速度瞬间达到50mm/s的速度前进,以此完成一次加工程序,图2是上活动模与下活动模速度—冲程关系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单道次成型的各组成模具的负载冲程曲线。首先是芯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模具,所述的成型模具包括冲头模具(1),所述的冲头模具(1)上装配有芯轴模具(2),所述的成型模具还包括夹持模具(3),所述的夹持模具(3)的上部内侧设有肩座,所述的肩座上设有活动模具,其中,所述的活动模具包括上活动模(4),所述的上活动模(4)的下方设有下活动模(5),所述的上活动模(4)和所述的下活动模(5)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下活动模(5)和所述的肩座的底面之间也具有间隙,所述的夹持模具(3)和所述的活动模具的中部共同形成夹持通槽,被加工管件(6)位于所述的夹持通槽内,所述的冲头模具(1)的端部设有冲压凸头,所述的上活动模(4)的上部设有容纳槽,所述的冲压凸头能够与所述的容纳槽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模具(2)、所述的冲压凸头的端面和所述的容纳槽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一几何成型面(C),所述的芯轴模具(2)、所述的下活动模(5)的顶部端面和所述的上活动模(4)的底部端面共同形成第二几何成型面(B),所述的芯轴模具(2)、所述的下活动模(5)的底部端面和所述的肩座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三几何成型面(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所述的成型模具包括冲头模具(1),所述的冲头模具(1)上装配有芯轴模具(2),所述的成型模具还包括夹持模具(3),所述的夹持模具(3)的上部内侧设有肩座,所述的肩座上设有活动模具,其中,所述的活动模具包括上活动模(4),所述的上活动模(4)的下方设有下活动模(5),所述的上活动模(4)和所述的下活动模(5)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下活动模(5)和所述的肩座的底面之间也具有间隙,所述的夹持模具(3)和所述的活动模具的中部共同形成夹持通槽,被加工管件(6)位于所述的夹持通槽内,所述的冲头模具(1)的端部设有冲压凸头,所述的上活动模(4)的上部设有容纳槽,所述的冲压凸头能够与所述的容纳槽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轴模具(2)、所述的冲压凸头的端面和所述的容纳槽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一几何成型面(C),所述的芯轴模具(2)、所述的下活动模(5)的顶部端面和所述的上活动模(4)的底部端面共同形成第二几何成型面(B),所述的芯轴模具(2)、所述的下活动模(5)的底部端面和所述的肩座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三几何成型面(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模具(1)设置在顶模上,所述的顶模设置在机台上,所述的机台上设有液压动力装置,所述的液压动力装置能够分别用于提供所述的顶模驱动和所述的夹持模具(3)夹持的作用力,所述的机台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冲头模具(1)的行程距离由所述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头模具(1)的总行程距离为58mm,所述的上活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城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亨允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