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及其简易冷水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244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及其简易冷水供给系统,在储水罐中注入常温流体,启动盘绕在储水罐中的冷却系统,使冷却系统内循环供给‑5℃的冷冻盐水,并通过盐水电磁阀和温度计对储水罐中的常温流体进行温度自动监控和调整,使其形成5℃的冷流体;通过冷水泵将储水罐中5℃的冷流体直接注入Vc酯反应釜中;通过进水电磁阀和液位计对储水罐中的冷流体进行液位自动监控和调整;冷水供给系统包括储水罐、冷水泵、进水系统、冷却系统和温控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储水罐中的冷流体始终保持5℃,并将其直接添加到Vc酯反应釜中,缩短了Vc酯反应釜操作的时间,减轻了工序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反应效率。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VC ester reactor and its simple cold wat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及其简易冷水供给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饲料添加剂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高传统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即VC酯反应釜的制备效率的方法及使用该种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L-抗坏血酸-2-三聚磷酸酯的生产中,见附图1,为精确控制质量,使用的反应釜多,每个反应釜都不大,不超过2m3。反应操作的第一步,都是加入常温水,如无盐水,将水冷却到5℃左右,再进行下面的反应步骤。由于加入的是常温水,-5℃的冷冻盐水将其降到5℃往往需要40分钟以上的时间,再加上反应釜多,造成操作繁杂,反应费时。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制备效率,且自动化程度高的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及其简易冷水供给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在储水罐中注入常温流体,启动盘绕在储水罐中的冷却系统,使冷却系统内循环供给-5℃的冷冻盐水,并通过盐水电磁阀和温度计对储水罐中的常温流体进行温度自动监控和调整,使其形成5℃的冷流体;S2、通过冷水泵将储水罐中5℃的冷流体直接注入Vc酯反应釜中;S3、通过进水电磁阀和液位计对储水罐中的冷流体进行液位自动监控和调整。本专利技术摒弃传统的反应釜的操控弊端,利用Vc酯反应釜原有的-5℃冷冻盐水系统,为储水罐中的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源,使储水罐中的冷流体始终保持5℃,并将其直接添加到Vc酯反应釜中,这样使得反应操作第一步不需要花40分钟以上的时间去用夹套冷却刚加入的流体,通过液位计、温度计和电磁阀的控制,能够实现储水罐中流体液位和流体温度的自动调控,缩短了Vc酯反应釜操作的时间,减轻了工序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反应效率。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中,冷水泵通过远程安装在Vc酯反应釜旁启停按钮进行启动和停止控制。能够实现对冷水泵的快速控制,操控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中,冷流体为水、或冷氯化钙液、或冷氢氧化钙液。选用范围宽,易于操作。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中,进水电磁阀可替换为气动薄膜阀、或者机械式浮球开关。选用范围宽,便于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实现控制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包括:储水罐;冷水泵;所述冷水泵的吸水端与所述储水罐连通,出水端与所述Vc酯反应釜的进水口连通;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管路、进水电磁阀和液位计;所述进水管路一端与常温水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罐内部连通;所述进水电磁阀安装在所述进水管路上;所述液位计与所述储水罐的内部连接,且与所述进水电磁阀电性连接并形成控制回路;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盘绕在所述储水罐内部的盘管,所述盘管的供水口和出水口与-5℃冷冻盐水系统连通;温控系统;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盐水电磁阀和温度计;所述盐水电磁阀安装在所述盘管的供水管路上;所述温度计与所述储水罐的内部连接,且与所述盐水电磁阀电性连接并形成控制回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反应釜冷水系统,通过冷水泵实现冷流体的快速注入,通过冷水系统液位计、温度计和电磁阀的控制,实现冷水系统液位和温度的自动调控,冷水系统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无人值守,系统的投用缩短了反应釜操作的时间,减轻了工序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反应效率。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中,所述储水罐的底部具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阀体与所述冷水泵连通。便于储水罐中的冷流体快速送到Vc酯反应釜。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中,所述储水罐为4立方米、或5立方米、或10立方米的不锈钢储水罐。能够满足不同反应釜容量的使用需求。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中,所述盘管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翼片。提高冷却效果。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中,所述盘管和所述翼片均为304管材质。便于制造和提高冷却效果。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中,所述储水罐、所述冷水泵、所述-5℃冷冻盐水系统及管路均包裹有保冷护套。能够提高保冷效果,降低损耗。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及其简易冷水供给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摒弃传统的反应釜的操控弊端,利用Vc酯反应釜原有的-5℃冷冻盐水系统,为储水罐中的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源,使储水罐中的冷流体始终保持5℃,并将其直接添加到Vc酯反应釜中,这样使得反应操作第一步不需要花40分钟以上的时间去用夹套冷却刚加入的流体,通过液位计、温度计和电磁阀的控制,能够实现储水罐中流体液位和流体温度的自动调控,缩短了Vc酯反应釜操作的时间,减轻了工序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反应效率。2、本专利技术配合方法设计的相应的冷水供给系统,通过冷水泵实现向Vc酯反应釜供水或其他冷流体,通过液位计、温度计和电磁阀的控制,实现冷水罐液位和温度的自动调控,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实现了冷水系统的无人值守,减轻了工序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反应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盘管表面具有翼片,且盘管通过焊接实现连接,制造简单,且能够有效提高冷却效果。4、本专利技术将冷水泵的启停按钮远程安装在Vc酯反应釜旁,能够快速对冷流体的注入和停止进行操控,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现有技术的反应釜运行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冷水系统运行示意图。其中:1-储水罐;11-回水口;2-冷水泵;21-启停按钮;3-进水电磁阀;4-液位计;5-盘管;51-供水口;52-出水口;6-盐水电磁阀;7-温度计;8-翼片;9-保冷护套;10-Vc酯反应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储水罐(1)中注入常温流体,启动盘绕在储水罐(1)中的冷却系统,使冷却系统内循环供给-5℃的冷冻盐水,并通过盐水电磁阀(6)和温度计(7)对储水罐(1)中的常温流体进行温度自动监控和调整,使其形成5℃的冷流体;/nS2、通过冷水泵(2)将储水罐(1)中5℃的冷流体直接注入Vc酯反应釜(10)中;/nS3、通过进水电磁阀(3)和液位计(4)对储水罐(1)中的冷流体进行液位自动监控和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储水罐(1)中注入常温流体,启动盘绕在储水罐(1)中的冷却系统,使冷却系统内循环供给-5℃的冷冻盐水,并通过盐水电磁阀(6)和温度计(7)对储水罐(1)中的常温流体进行温度自动监控和调整,使其形成5℃的冷流体;
S2、通过冷水泵(2)将储水罐(1)中5℃的冷流体直接注入Vc酯反应釜(10)中;
S3、通过进水电磁阀(3)和液位计(4)对储水罐(1)中的冷流体进行液位自动监控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水泵(2)通过启停按钮(21)远程安装在Vc酯反应釜(10)旁,并进行启动和停止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流体为水、或冷氯化钙液、或冷氢氧化钙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水电磁阀(3)可替换为气动薄膜阀、或者机械式浮球开关。


5.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提高Vc酯反应釜效率方法的简易冷水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罐(1);
冷水泵(2);所述冷水泵(2)的吸水端与所述储水罐(1)连通,出水端与所述Vc酯反应釜(10)的进水口连通;
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管路、进水电磁阀(3)和液位计(4);所述进水管路一端与常温水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罐(1)内部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保何家运张丙仁黄吉波张虎陈丙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